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韩国实践多边安全战略的得与失.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912576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95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韩国实践多边安全战略的“得”与“失”    Summary 韩国一直积极探寻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韩国认为,多边安全合作应在坚持韩美同盟基础上进行,这种认识暴露了韩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卢武铉政府却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未将对朝交流合作与核问题挂钩,使得六方会谈得以持续召开,并取得了一系列实际成果而李明博政府立足同盟,坚持“以压促变”的基调,破坏了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原则,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无核化进程之后的“战略忍耐”等于“放任”了朝鲜的核行动,使朝核问题再次经历了一个“失去的十年”Key 多边安全合作六方会谈战略忍耐多边主义构建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曾是学界热议的话题,有关国家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时至今日,尚未能建立起一个多边安全机制,这与东北亚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地位极不相符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对于建立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一直情有独钟,在行动上也颇为积极,为推动东北亚地区多边合作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韩国为什么热衷于多边安全合作,其原则和立场是什么,实践中又做了哪些努力,特别是在倍受关注的朝核六方会谈中,韩国坚持怎样的原则,做了什么贡献,以及存在哪些问题等等,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理解韩国处理多边安全合作与双边同盟关系的方式,尤其是有助于认清韩国在经典的多边安全对话——六方会谈中的“得”与“失”,这可以为下一步推动六方会谈进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多边主义理论探讨“多边主义”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与单边主义和双边主义相对的概念,全面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多边主义在解释和处理国际事务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然而,对于多边主义的定义却没有统一的认识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多边主义是“三个以上的国家集体对政策进行相互调整的制度惯行”Robert O. Keohane, “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45, 1990, p. 731.多边主义研究界大师约翰·罗杰从国际制度的角度对多边主义作出了进一步阐释,认为基欧汉使用的多边主义概念只是纯粹词义上的,忽略了多边主义的性质层面,这容易把传统上的双边主义制度形式也归入到多边主义中来因此罗杰把多边主义看作“立足于普遍的行为原则,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关系的制度形式”John Ruggie,”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 Ruggie, ed.,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6-8.这一阐释是将“普遍化行为原则”设定为多边主义的基础,不仅强调成员数目这一形式,更强调互动模式与互动过程,并把它规定为一种制度形式,因此罗杰定义的多边主义可谓“实质上”的多边主义。

      实质上”的多边主义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即“普遍化行为原则(generalized principles of conduct)”“不可分割性(indivisibility)”“扩散的互惠性(diffuse reciprocity)”普遍化行为原则”与特定当事国的特殊利益无关,一般是指适合集团行动的行为的具体化,这一原则同等地适用于所有成员不可分割性”指的是因一个成员国的行动引发的其他成员国行动的费用和利益的范围,就是说一个成员国的行为会连锁地对其他成员国行为产生影响,因此要考虑其他成员的反应再开展行动扩散的互惠性”是指与追求短期的和个别的利益相比,各成员国需要从长远的层面来考虑共同利益Ibid.,p.11.从这些特性中我们可以看出,多边主义是建立在一个共同体意识基础之上的,即各个国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他国利益多边主义也不同于由多个成员参加的军事同盟,它排斥那种为了封锁或对抗某一个国家为目的的多边合作形态在多边主义制度内,任何国家恣意行动的余地都会受到限制,依照特定的共识原则来决定国家关系结果的可能性得以提高因此可以预见,一个以多边主义为外交指导理念的国家,一般会通过多边外交和谈判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多边主义原则和制度属性对于增进和确保国际合作大有裨益首先,多边国际管理机制最初因国家间利害关系不同而不易结成,但一旦形成之后便具有高度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其次,由于它是依据普遍化行为原则,与立足于特殊利益关系和紧急状态形成的合议机制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再次,由于普遍化行为原则的非差别适用,多边主义制度具有将国家影响力平准化的倾向,它为小国能够在议事过程中发挥较大影响力提供了制度保障Kahler, Miles, ”Multilateralism with Small and Large Numb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3,1992, p. 681.可见,通过建立多边主义机制,中小国家不但可以弱化和牵制大国的单边主义行动,更能够确保自身的自主性,因此它更受中小国家的青睐与单边主义、双边主义相比,多边主义超越了行为者数量层面的差异,能够在国际政治中代言一定的理论立场[韩]辛旭熙(音译):《东亚多边主义适用问题》,载[韩]《韩国与国际政治》,1997年第17卷1号,第244页从单位和体系研究层次来看,多边主义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用来表述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行为取向,即从个体国家角度考虑它的对外行为方式,也就是指多边外交。

      这种意义上的多边主义强调的是把多边主义作为国家的一种对外战略,可称为战略性多边主义另一类是一种国际互动方式,即从地区或全球角度强调多边制度结构,考虑国家之间互动方式,尤其考虑制度性因素对国家之间互动产生的影响,所以可以称之为制度性多边主义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页多边主义是为了促进多边行动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把规范性原则和现实理念组合在一起,一般会发展成为国际机制或国际机构的形态,作为预防纷争、保障地区安全的机制来发挥作用James A. Caporas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Multilateralism: The Search fo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 3, 1992, pp.601-602. 在多边安全机制建设方面,欧洲、东盟都可算作成功的典范,但在经济依赖度极高的东北亚地区,目前却没有一个成型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这与其世界经济引擎的地位极为不符,甚至有许多人用“东亚悖论”来形容地区经济与安全结构的现实。

      很显然,东北亚地区大国林立,国家关系错综复杂,领土、领海以及历史问题争议长期困扰地区内的每一个国家特别是作为朝鲜半岛问题延伸出来的朝核问题,时常引发局势危机,作为一个高风险因素困扰着地区各国安全,又因其具有高度复杂性,很难以个别国家之力加以解决为应对东北亚地区局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安保问题的扩散化,以及支持东北亚地区建立新的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必要开展多边安全合作,建立起长效的安全机制[韩]李瑞恒:《东北亚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探索:韩国的立场》,载[韩]《地域研究论丛》1993年第5期,第169-171页在东北亚构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应该以增进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和信任,积累对话习惯、创立共同规范,打造地区层面的军备控制基础为主要目的[韩]李瑞恒:《东北亚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探索:韩国的立场》,载[韩]《地域研究论丛》1993年第5期,第174页如建立起地区多边安全机制,有关各成员国将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约束:一是追求通过协商消除异议与纠纷;二是对于影响地区安全的所有事项进行定期意见交换;三是自觉控制损害他国利益的行为;四是运用武力仅限于防御等James E. Goodby, “cooperative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 Disarmament and Security Issu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United Nations Disarmament Topical Paper 11(1992), p.79.为构建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东北亚国家做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伴随第二次朝核危机而出现的六方会谈可谓代表性范例,它既是为解决朝核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话框架,更是区内各国为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做出的尝试。

      六方会谈曾一度被学界看好,许多学者对其寄予厚望,期待着将六方会谈发展成为管理地区安全的多边主义制度,然而因六方会谈长期休会,这种乐观的期待渐渐烟消云散尽管如此,在东北亚地区至今尚未出现更有潜力的多边安全合作模式,六方会谈仍然没有被有关国家所放弃,重启六方会谈的努力仍在继续二、韩国对多边安全合作的立场与实践如前文所述,多边主义的一般制度形式不同于帝国主义的制度形式,它不是通过内部压制而是通过平等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禁止排他性、歧视性,而倡导开放性、民主性、透明性、非强制性和合作性,因此非常受像韩国这样的中小国家欢迎一)韩国对多边安全合作的立场及原则韩国地处东北亚,四周被中美日俄等大国环绕,历史上长期处于大国争夺的漩涡之中,很难在外交、安全领域确保自主性,无论是过去被纳入朝贡体系,或是沦为日本殖民地,还是今天坚持韩美同盟,这些事实都直接反映了韩国在大国间被动且艰难的处境因此,构建一个自主参与、平等议事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成为韩国最为理想的选择,因此韩国成为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积极倡导者在推动构建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方面,韩国有着多重考虑,其中最为根本的目的是要有助于营造朝鲜半岛统一的环境构建一个立足多边协作机制的东北亚新秩序,有助于朝鲜半岛建立和平机制,最终有利于半岛统一。

      [韩]李瑞恒:《东北亚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探索:韩国的立场》,载[韩]《地域研究论丛》1993年第5期,第175页韩国的根本目的便是发源于此因此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通过增进地区国家间利益和积累信任,最终有利于营造半岛统一环境,这一点无须再论当然,韩国也有其他的考虑,即在建设地区多边安全机制时发挥主导作用,以增加其在地区内的影响力和地区事务介入能力[韩]李新和(音译):《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现状与军事方案探索》,韩国国防政策研究报告(2004-08),第31页对于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韩国方面提出了四点原则第一,不应削弱现有的双边关系,而应该是相互补充第二,在建设多边安全机制时应采取分阶段、渐进式方式第三,除官方接触外,还应灵活利用民间渠道,双重努力,相互辉映第四,对于参与成员国问题应采取弹性策略,即先由可以参加对话的国家组成多边对话体同上,第176-178页通过上述原则不难发现,韩国推动多边安全合作方面受到韩美同盟因素制约,即韩国在积极倡导推动多边安全合作的同时,又大力强调韩美同盟的重要作用,主张双边同盟与多边安全合作并行发展,甚至提出在强化韩美同盟的基础上开展多边安全合作这也是韩国在推动多边安全合作方面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同盟是有指向性的,它针对第三方,与前文提到的多边主义“普遍化行为原则”等特性是相背离的,等于是在违背多边主义原则的同时来推进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其结果不言而喻。

      二)韩国的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与实践韩国积极推进多边主义机制建设的明确意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卢泰愚政府开始认识到多边安全的重要性1988年10月19日,卢泰愚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称“没有东亚的和平,没有地区国家的合作,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