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教研员端木盐田区讲座.ppt
85页深圳市教科院 端木春晓,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带着文化的力量前行,第一部分:漫谈中考,第二部分:话说语文,第一部分:漫谈中考 ——深圳市2010中考分析,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评价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检验实施新课程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初中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要求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新课标规定下语文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1、坚持课改理念,按照课标要求 2、贯彻落实《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 考试说明》的有关文件精神二、命题思路:,3、结合深圳市初中语文总体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面向五万多考生,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保持承袭往年试卷风格并有所创新1、全市抽样人数(单位,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50342 51440 54362,三、相关数据分析,2、整卷难度: 2008 2009 2010 0.75 0.67 0.73,3、全市均分: 2008 2009 2010 74.91 67.06 73.39,1、分值与用时: 近年来,我市根据市局领导的要求,语文科一直稳定在100分分值,15分客观题(一般设计5道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85分主观题,其中写作40分。
用时100分钟 (从目前全国试卷看,分值最少思考:有无调整的空间?),四、试卷结构分析,2、结构特点: 试卷按照《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模式,以“基础——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命制3、题型分值: 试卷根据“基础-阅读-写作”主线,命制题型为: (1)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15分) (2)文言文(22-23分) 其中包括“比较阅读”(7-8分)及名句名篇默写(15分) 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名句名篇默写分数比重之大显而易见旨在弘扬中国古典文化,强调积累的重要也是正确的教学导向3)现代文阅读阅读(22分) 知识在课内,选文在课外每年在“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三种文体中合理选择两种文段,分数比一般为 7-15,8-14或9-13分4)写作(40分) 近几年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均有所涉猎4、特色题型: 语法题: 从2009“仿词”的“暗考”,提升到2010“词性”的“明考” (1)教学实际中确实存在“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书中出现了这些的知识,有的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但由于中考“不考”,这些知识常被忽略同时语文老师也应与时俱进,整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容面对学生、面对语文;老一辈提倡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无道理。
(2)初高中衔接显然重要,不少高中教师呼吁初中阶段应该交给学生一定的语法知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 (1)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仍不够凸显; (2)选文材料以及题干的设计、表述上尚显保守,缺乏新颖性, 因而影响语文学科试卷内容应有的质感和美感.,五、不足与期待,期待与责任: (1)期待命题机制不断完善 (市招生办主持工作,教科院参与;临时抽调老师集中命题;另有所备资料方面的不足) (2)通过组织全市教师开展各种活动,如“命题大赛”,“命题人、评卷人、初三老师面对面“等等,培养、储备大批业务精、素质高的一线老师,让他们从容不迫地命制出社会称赞、老师认可、学生喜爱的、真正反映深圳风貌和水准的试题,让其成为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评价的最佳体现六、中考阅卷反馈:,(一)试题的质量指标 2010年全市语文科考生54359人,平均分73.39,试卷难度系数0.73,区分度0.29试题整体难度不算大这可作为来年的借鉴,考虑适当加大一点难度,增加区分度,提升试卷检测效度二)各小题的难度分析 1、题1-5小题为选择题本题相对容易,难度偏小,总分15分,均分高达12.03 2、题6为文言文句子翻译本题4分,均分2.67,学生失分较多。
学生多半能大概翻译出句子意思,但重点字词解释的准确度缺乏 【句子及评分特点】 ① 所选句子虽难度适中,但过于平凡,平淡,句意、句型均不经典,或者说缺少一定的美感内涵 ② 评分标准里罗列 “项”“强”“负”“箧”“曳”“屣”6个单字得分点,细碎繁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考虑周全 ③ 句中少数实词如“箧”“屣”古时使用频率高,在现今生活中难以再现,很少使用,和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命题建议】 文言文阅读的基础题(翻译),同样要选择文质兼美的好句名句,带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和现实意义,给学生以较大空间的思考与回味题目命制时还需具有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大胆创新的理念和气魄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应注意重要文言实词的“字字对应、一一落实、触类旁通”3、题7为文言文比较阅读主观题(简答题)本题4分,均分2.86,得分率约为71%总的来说难度中等,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具体理解,也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体会就批阅情况看,零分和空白卷较少答题反馈】 第7题实际上有三问 第一问要答“趣”具体指什么很多考生都能回答到“通过观察大自然获得的乐趣”、“在观察中借助想象获得乐趣”等等,这样答很笼统,只能得0.5-1分。
只有少数同学能关涉“观蚊如鹤”的具体内容谈 第二问满分较多,个别同学解释“乐”的含义,但并没有扣紧文本具体回答 第三问要谈启示大部分考生都能结合文本谈,但部分考生脱离文本漫谈,还有些举了具体事例,但没有或较少谈启示,也会丢分问题反思】 第一问失分最严重题中要求答出具体指什么,很多考生不会审题,答题笼统教学中老师还需加强“审题”(读懂题干)的训练命题建议】 文言文阅读的问答题命制,可以适当拉开区分度,增加难度、广度、深度,略带思考性,突出人文性,也可以观照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由古察今,可以给程度较高的学生提供发挥才智的机会4、题8为名句名篇默写本题15分,均分11.25,得分率约为74.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古诗名句的积累、记忆与运用 (某年,某校,全校均分14分答题反馈】 ① 丢分最多是第三空“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答错人数超过91%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也能引起人们对现代诗的适当重视 ② 中等程度偏下的考生错别字最典型的如:“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燕”“啄”,不少同学有横、点的错、漏问题反思】 ① 诗文默写的考查,可以促使教师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答题情况看,很多老师显然都在“背功”上花了不少时间,但却忽视了学生“默写关”的把握,因而导致错别字出现。
② 学生书写水平严重滑坡,卷面不洁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书写出格,笔画不清,结构混乱,涂改严重等命题建议】 此次15道默写题中,并未出现古代散文名篇名句的默写,有些遗憾应该考虑在今后的考查中给名篇名句多定额度,以突出其重要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5、题9-12为现代文阅读板块的说明文阅读本题共9分,均分6.15,难度系数0.68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特点的认识,及所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融入切合实际的主观题,有关环保的“对深圳未来发展的建议”6、题13-17为现代文阅读板块的文学作品阅读本题共13分,均分8.61,难度系数0.66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对社会、自然的感知能力,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共鸣能力,培养青少年热爱自然、珍视亲情、快乐生活的美好情操7、题18为写作 本题40分,均分29.82,难度系数0.75话题“奖品”体现命题者启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用意,但对考生而言,题目简单,要求宽泛,人人能写,选择余地大反而不能尽快落笔同时写作程度高下难以区分建议适当增加审题难度,使有思想有文采的考生得以施展才华阅卷反馈及建议】 作文题目留印象 此次中考作文是以“奖品”为话题。
虽然阅卷要求中提到:用“奖品”作为题目不扣分,但如果只用原题作为题目一定不讨好倘若自己再深度思考,取一个更具体或者更独特的题目,势必会给老师留下良好印象例如“妈妈的微笑”、“掌声”、“人生若只如初见”等等作文选材视角新 从这次批改的实际情况来看,题材相似的作文占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甚至出现一部分题材完全相同的作文,都是写“爷爷奶奶的糖果”、“爷爷奶奶去世”等等,老师们一看就觉无奈,不会给高分 其实话题作文给同学们以很大的发挥空间,不约束同学们的发散思维且在这次作文批改要求中,也特别提醒老师们不轻易判作文“跑题”,便是鼓励同学们的创新求异思维如果一篇作文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会让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增强阅读的兴趣,吸引注意力,从而生发赞赏之情语言功底显文气 同学们受生活阅历所限,选材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靠题材去吸引老师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选材上没有更加突出之处,那就一定要去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了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是最有效的考查方法对于考场作文,老师们更看重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运用能力所以流畅通顺、丰富生动的语言能让老师相信你有良好的语文功底,从而给出更高档次的分数。
适时点题拿高分 因为是话题作文,同学们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但风筝飞得再高,也不要让它脱了线,最好有几处恰到好处的点题,这样文章便有了中心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写整洁人欢喜 书写整洁,是考场作文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容易影响老师批改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阅卷老师不会以字取文,但整洁的书写毕竟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也能让老师们批改时赏心悦目,看得更加清楚、仔细、顺畅目前作文教学的结症大致表现在:,1、教学目标含糊;(教材中没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及方法指导) 2、评价标准失范;(今年也有多篇4改作文,分数悬殊20分之多) 3、命题技术滞后;(大多是自学、师徒传授所得方法,缺乏正规培训和完善的知识系统) 4、畏难情绪泛滥;(恐惧变憎恨,宁写“火星文”,不享受书面表达的乐趣) 5、写作知识匮乏新教材体例重构,写作知识销声匿迹了),剖析原因:,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科书 3、语文教学,质疑发问,探寻对策:,1、如何认识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 2、全球视野下的写作教学现状?(如美国,从“文章写作——关注作品”,到“过程写作——关系作者”,再到“交际语境写作——关注读者”我们在第一阶段,作品为中心。
3、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4、如何看待作文的立意(主题)? 5、教师批阅的有效性和学生作文水平提升关系?,1、分值、用时? 2、名著阅读? 3、综合性学习? 4、课内现代文,课外文言文? 5、现代诗歌? 6、语法? 7、作文? 8、附加题? ……,七、中考命题改革探索,名著阅读考不考?,——2005年12份试卷中有10份设1-2小题 ——题型:简单记忆型 情节概括型 结合表达型 简评推荐型 文段阅读型,广东省题名著阅读考查的变化,2003年、2004年附加题中,与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结合 2005年基础整合中,与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结合 2006年考纲列出12部名著作为考查范围 2007年起,选段阅读,着眼全书试题举例1,在要求阅读的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这一道理,请写出其中一部作品和该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来2分) 作品名称:《 》 主要人物:,试题举例2,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①三顾茅庐 ②黛玉葬花 ③武松打虎 ④大闹天宫,试题举例3,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 (奥斯特洛夫斯基),试题举例4,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