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品设计复习题.doc
11页一、名词解释3纺织品:广义上是指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可用的原料,粗加工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工艺流程制品、制成品狭义上的纺织品一般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4机织物:由纤维或纱线,经过整经排纱工序形成经纱系统和经过卷绕等工序形成纬纱系统,经、纬纱系统相互垂织交错交织而形成的,具有包缠、包裹、披覆能力的片状物6混交织物:经、纬纱同时为混纺纱或其一方为混纺纱,但混纺所用原料经、纬纱中至少有一种不同,这样的经、纬纱制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混交织物6交并织物:由单一原料成分各自纺成纱线然后和不同种类的长丝相互并合后制织而成的织物称为交并织物6混并织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混合纺成纱线与其他不同原料的混纱或长丝并合,同时作为经纬纱制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混并织物6混并交织物:经纱和纬纱分别由不同的原料纺纱再与其他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并合而制织而成的织物6包芯纱:用另一种纤维均匀分布在纱线外面将纱线覆盖而形成一种新的纱线包覆纱:一般是用一种纱线或长丝包旋在另一种纱或长丝的外面,包旋纱在芯纱周围以螺旋线的形式把芯纱包裹起来包缠纱:是指在一种纱线中,一种纤维包裹在另一种纤维的外层而形成的纱线。
20压扁系数:纱线由圆或近似圆形压扁成非圆形,则纱线截面会出现一个大直径,一个小直径,小直径与理论直径(圆直径)之比,则为压扁系数,用Ub表示延宽系数:纱线截面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非圆形,出现的大直径和理论直径(圆直径)之比,为延宽系数,用Uk表示挤压面积系数:描述织物中纱线由于受力挤压其截面形状发生变化后,其截面的实际面积与纱线截面理论面积的关系,用Ug表示21织物的几何结构:织物中,经、纬纱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相互配合的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屈曲波:纱线在织物中所呈现的几何空间形态,类似于一种类型的机械波,将这种波称为织物中纱线的屈曲波,简称屈曲波屈曲波高:纱线在织物中弯曲形成屈曲波,波峰与波谷的垂直距离称为织物中纱线的屈曲波高24织物的支持面:指与外界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作用的纱线系统覆盖紧度:直径交叉理论:在浮长下纱线相互贴紧排列;在经纬纱交叉处,某一系统纱线被另一系统纱线交叉分开的距离等于另一系统纱线的直径,也就是交叉处纱线的中心距为两系统纱线直径之和用这种交织状态对织物进行分析,称为直径交叉理论紧密织物:紧密织物是指交织状态符合直径交叉理论的织物58仿制差异率:表示产品与样品在花型上的变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仿制差异率=(样品花区密度-产品花区密度)/产品花区密度*100%府绸效应:织物的经纱弯曲较大,纬纱比较平直,而且经组织点的浮长比纬组织点的浮长长,结果造成织物表面具有由经纱凸起部分所形成的菱形颗粒。
一般称此为府绸效应.上机充实率:实际上机密度与理论最大密度之比,在毛织物中称之为上机充实率,用百分率表示25结构相的升相:经纱屈曲波高不断地变大,由0变到dj+dw.,称为结构相的升相;把纬纱屈曲波高由0变到dj+dw,称为结构相的降相紧度:原始物理意义是指一定面积的织物中纱线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织物几何密度:织物几何密度是指织物中同一纱线系统两根相邻纱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几何密度用l(mm)表示,lj表示经向几何密度,lw表示纬向几何密度它表示的是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能比较直观的反应出相邻纱线之间的空间间隔,很好的给出织物的空隙大小、孔径、孔隙率32至相效应迟钝:到高结构相时,每升高1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大的经向紧度;在低结构相时,每降低一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多的纬向紧度,这种现象称为至相效应迟钝; 二、填空1、按生产方法来分,织物可以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复合织物2、按不同的用途来分,织物可以分为:服用织物、装饰织物、产业织物3、按原料组成来分,织物可以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物、混交织物、交并织物、混并织物、混并交织物、包芯包覆包缠纱织物4、棉织物的传统品种府绸、平布、斜纹布、棉哔叽、卡其、贡缎、线呢、线毯、条绒、平绒等5、精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精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有华达呢、哔叽、驼丝锦、贡呢、马裤呢、板司呢、牙签呢等6、粗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粗梳毛织物传统品种也有麦尔登、大衣呢、拷花呢、维罗呢、法兰绒等7、织物内纱线截面形态有: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凸透镜形、不规则形。
影响织物中纱线截面形状的因素有(6点)8、织物的支持面有:经支持面、纬支持面、等支持面三种9、织物的几何结构可以划分为21个几何结构相,其中第1-10结构相为低结构相,织物的支持面为纬支持面,第11结构相为中结构相,织物为等支持面,第12-21结构相为高结构相,织物为经支持面10、纺织品设计的方法有:仿制设计、改进设计、创新设计11、从成匹的织物中选取适当尺寸的样品,用于分析测试,称为取样分析织物中获取的资料、数据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要保证织物分析的准确性,取样应基本做到随机性和有代表性12、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13、经纬密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数法、间接测数法、拆数法14、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拆纱分析法、局部分析法、直接观察法15、常用的经纬密测算方法有称重法、比较判定法16、织物重量测算方法有称重法和计算法两种织物经纬纱原料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梯度法,荧光法,燃烧法17、花型仿制时,可以采用移植法、调整穿筘法、调整花经法和综合调整法来仿制18、无梭织机布边的主要形式有:折入边、纱罗边、绳状边、热熔边、辅助经纱边、辅助纬纱边、针织边19、传统色织物的主要品种有条格布、色织府绸、色织细纺、色织巴里纱、色织牛仔布、色织泡泡纱、色织绉纱、色织薄型弹力绉、色织绒布等20、毛及毛型织物按照纺纱工程来分可以分为精纺毛织物和粗纺毛织物。
21、传统的2/2斜纹精纺毛织物有:哔叽、啥味呢、华达呢22、传统的平纹组织的精纺毛织物有:凡立丁、派力司、薄花呢、旗纱23、某精纺毛织物的编号为SB32001,它表示该织物的原料成分是混纺毛织物,其织物大类为华达呢不同的数字代表什么要记得)三、问答1、论述织物中纱线的屈曲变化状态,屈曲波高和织物厚度的变化论述三种状态下的几何结构屈曲波和厚度的变化24(a)为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的结构状态,这一状态过后,经、纬纱都要弯曲,最后过渡到经纱弯曲,纬纱不弯曲的结构状态这之间还要经过经、纬纱的表面平齐的经、纬纱结构弯曲状态如图(b)、(c)所示这三种曲屈状态,也是织物几何结构状态的三个特殊的结构状态1.经、纬纱曲屈波高的关系 ,当,2.织物曲屈波高和织物厚度的变化 织物中经、纬纱曲屈波高;;织物厚度在整个可变化范围内当经、纬纱直径相等,即时,;3.三种特殊状态下的几何结构曲屈波 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当时,,,;经、纬纱均弯曲,,时,,当时,hj=hw=d,;经纱弯曲,纬纱不弯曲,,,,当时,,,2、织物的高低结构是如何划分的?1.低结构相 低结构相是指纬纱曲屈程度比经纱曲屈程度更大的结构相,此时,织物与外界接触的是纬纱系统,低结构相织物又称为纬支持面结构的织物,>,当时,>。
低结构相是第1结构相到,的那个结构相,时,是1~10结构相的范围2.中结构相 中结构相是指经、纬纱的曲屈程度相当的结构相,中结构相织物与外界接触时,经、纬纱同时参与,即经、纬纱在织物表面平齐中结构相织物又称为等支持面结构织物,,当时,即是第11结构相3.高结构相 高结构相是指经纱屈曲程度比纬纱更大的结构相,此时,织物与外界接触的是经纱系统,高结构相织物又称为经支持面织物hj>,hw<,高结构相是由,的那个结构相到第21结构相当时,即是第12结构相到第21结构相的范围4. 0结构相 当经纬纱直径不相等的情况下,要达到经纬纱构成同支持面的织物,需要满足hj/hw=dw/dj的条件,此时称0结构相3、什么是紧密织物?构成紧密织物的条件是什么?织物紧密状态是如何划分的?紧密织物是指经纬纱处于某种特定挤紧状态下的织物构成紧密织物的条件:1.织物中的纱线截面为圆形:纱线在实际生产中不会是规则的圆形,圆形截面是理论上工艺计算而得到的,由于纱线截面形状多样,研究难度大,因此,假定织物中纱线截面为圆形,以便于研究2.织物中的纱线为刚体:纱线是柔性的,在织物相互挤压会受力产生形变,这样给研究带来了麻烦。
若纱线为刚体,则不存在形变,其截面形状为圆形,受力不产生形变3.经、纬纱之间的关系:经纱与纬纱之间,经纱与经纱之间,纬纱与纬纱之间相互接触而不产生压力与形变织物中纱线截面呈标准圆形,经纬纱都是刚性体,经纬纱与同一系统纱线之间与另一纱线系统之间相互紧靠而不产生压力和形变,这样的织物称为紧密织物织物紧密状况的划分: 1.双向紧密结构的织物 当一个织物的经、纬向紧度均达到某一结构相状态的经、纬紧度时,称该织物为这一结构相的双向紧密结构织物双向紧密结构织物在实际中并不存在,是一种虚拟态织物2.单向紧密结构织物 当一个织物的经或纬向紧度达到某一结构相状态的经或纬向紧度,而该织物的纬或经向紧度未达到这一结构相的纬或经向紧度时,该织物称为这一结构相的经或纬向单向紧密结构织物织物的经向紧度大于该组织织物的同支持面织物的紧度而纬向紧度却小于该组织的同支面织物的紧度时,该织物就是经向单向紧密结构织物,反之则为纬向单向紧密结构织物4、分析常用组织紧密结构织物结构相图图中A、B、C、D、E分别表示平纹、三枚斜纹、四枚斜纹、五枚缎纹、八枚缎纹的结构相图1、位于等支持面附近的结构相以平纹的紧度最小,说明平纹组织易于使织物达到紧密结构,而以缎纹组织的紧度最大,且同样变化一个结构相时,缎纹组织紧度的变化值最小,说明缎纹组织经纬紧度的变化最易导致结构相的变化,在此情况下,缎纹组织最容易获得经支持面结构或纬支持面结构。
2.在经支持面织物中,结构相由第11相开至13相,与结构相由第17相升至第19相比较,都是升高两个结构相,但紧度的变化却相差很大,到高结构相时,每升高1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大的经向紧度,这种现象称为至相效应迟钝至相效应迟钝说明在设计高结构相织物时,结构相选择过高,织物紧度增加很大,织物手感会变硬,织物用纱量增加,生产织造因难,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结构相,便于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和便于生产3.对于纬支持面织物,结构相由第11相降至第9相,与结构相由第5相降至3相相比,都是降低两个结构相,但纬向紧度的变化却相差很大,在低结构相时,每降低一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多的纬向紧度,这也是至相效应迟钝织物设计时,结构相选择过低,织物纬向紧度增加很大,纬密很大,影响织物风格及服用性能,打纬阻力大,纱线断头增加,织造困难且生产效率低因此,织造低结构相织物时,要便于生产和提高织物生产效率及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5、分析等结构相织缩率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织缩率的范围 所有组织的织物,其经、纬织缩率都在以平纹组织经、纬织缩率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内2.各组织的织缩率曲线特征 组织循环愈小,平均浮长愈短的组织其经、纬织缩率曲线接近直线,如平纹组织;组织循环大,平均浮长长的组织、其经、纬织缩率曲线接近圆弧形,如八枚缎纹组织。
3.致相效应状况 织物结构相的升降,其织缩率的变化差异不很大,无明显的至相效应迟钝这表明同种组织的织物只要结构相变化相同大小,其经、纬织缩率变化量接近相等,织物结构相的变化引起的用纱量变化主要是密度变化引起的用线量变化,而由结构相变化引起的织缩率变化产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