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周而不比().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3136264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2.05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周周而而不不比比 (16.4)(16.4)孔子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直,,友友谅谅,友,友多闻多闻,益矣友,益矣友便辟便辟,友,友善柔善柔,友,友便便佞佞,损矣 善柔善柔多闻多闻便佞便佞便辟便辟直直谅谅(谄媚逢迎)(谄媚逢迎)(正直)(正直)(假装和善)(假装和善)(信,诚信)(信,诚信)(博学多闻)(博学多闻)(巧言善辨)(巧言善辨)孔子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人作朋友?(择友的标准)益友损友形作名,正直的人形作名,正直的人形作名,诚信的人形作名,诚信的人动作名,博学多闻的人动作名,博学多闻的人谄媚逢迎的人谄媚逢迎的人假装和善的人假装和善的人巧言善变的人巧言善变的人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苑说苑·杂言篇杂言篇》》 那么怎样分别损友与益友呢?那么怎样分别损友与益友呢?(2.10)(2.10)子曰:子曰:““视其视其所所以以,观其所,观其所由由,,察其所察其所安安。

      人人焉焉叟叟哉?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 (4.7)(4.7)子曰: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观过,斯知仁矣斯知仁矣 ” 为为经历经历习惯兴趣习惯兴趣隐藏隐藏宾前宾前所字结构所字结构类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贼既至,谓巨伯曰: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敢独止?”巨伯曰: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善于察人,还可以看出君子与小人善于察人,还可以看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的区别? ?(2.14)(2.14)子曰:子曰:““君子君子周周而不而不比比,小人比而不周小人比而不周 (15.22)(15.22)子曰:子曰:““君子君子矜矜而不而不争争,,群群而不而不党党 ” (15.17)(15.17)子曰:子曰:““群居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行小慧,难矣哉!” ” 因为义而团结因为义而团结因为利而勾结因为利而勾结庄重自持庄重自持争强好胜争强好胜团结合群团结合群明作动,结党营私明作动,结党营私一群人聚在一起一群人聚在一起(4.3)(4.3)子曰:子曰:““唯仁者能唯仁者能好人好人,能恶人 ” 喜爱人喜爱人 •在和朋友交往方面,大圣人孔子有一位自在和朋友交往方面,大圣人孔子有一位自己的己的“偶像偶像”也有自己的交友原则(态也有自己的交友原则(态度)度) •其偶像和孔子同时代,长得又矮又小,而其偶像和孔子同时代,长得又矮又小,而且相貌猥琐,叫晏平仲。

      孔子赞扬他且相貌猥琐,叫晏平仲孔子赞扬他“善善与人交与人交,,久而敬之久而敬之”.甚至连司马迁也甚至连司马迁也说:说:  “如果晏平仲在世,我给他挥挥马鞭如果晏平仲在世,我给他挥挥马鞭赶赶车,也是很高兴和向往的事赶赶车,也是很高兴和向往的事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晏子荐以为大夫 ((15-1515-15)子曰:)子曰:““躬自躬自厚厚(责)(责)而而薄责于人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则远怨矣阅读课文阅读课文p39p39归纳出孔子主张交友态度归纳出孔子主张交友态度( (原则原则) )。

          自我自我状后状后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管仲曰: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责己严,待人宽,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所不可缺少的原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己,宽以待人”。

      这样可以减少怨恨,形成一个这样可以减少怨恨,形成一个宽松的生活宽松的生活 与工作(学习)环境与工作(学习)环境•       孔子在感叹孔子在感叹“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自讼者也!”能够能够“躬自厚躬自厚”的人是很少的,往的人是很少的,往往倒是往倒是“厚厚”责于人把一切功责于人把一切功 劳归于自己,把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这样,怨恨也就随之而起了一切错误推给别人这样,怨恨也就随之而起了•     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一个人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一个人的 思想修养,从思想修养,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客观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 ( (14.34)14.34)或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何如?””子曰:子曰:何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宾前宾前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     “直直”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孔子的怎么理解孔子的“以以直报怨直报怨”?       • 孔子孔子不同意不同意“以德报怨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的做法,认为应当是是“以直报怨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孔子并不是提倡一味地丧失原则,一直孔子并不是提倡一味地丧失原则,一味地以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人面对一件味地以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人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最正确的方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最正确的方式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15.23)(15.23)子曰: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要客观公正地待人要客观公正地待人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等到)同列,数挤(排挤)令外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等到)同列,数挤(排挤)令外使(做官)。

      武后觉,问仁杰曰:使(做官)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师德贤乎?”对曰:对曰:“为将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又问:“知(了解)人乎知(了解)人乎?”对曰:对曰:  “臣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后曰:  “朕用卿,朕用卿, 师德荐也,诚师德荐也,诚(实在)知人矣实在)知人矣仁杰惭,已而叹曰: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  “娄公盛德,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及)远矣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及)远矣         因为因为“有言者不必有德有言者不必有德话说得好的人话说得好的人不一定品不一定品 德高尚,所以要德高尚,所以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够只听他说得好便以为一不能够只听他说得好便以为一 切都好,轻切都好,轻易地去推举他另一方面,一个虽然有这易地去推举他另一方面,一个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好,甚至简直就是个魔鬼撒旦,样那样的不好,甚至简直就是个魔鬼撒旦,但只要他说的话有道理,就应采纳,而不但只要他说的话有道理,就应采纳,而不应该以应该以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断然否定来断然否定 (4.26)(4.26)子游曰:子游曰:““事君事君数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斯疏矣 (12.23)(12.23)子贡问子贡问““友友””子曰:““忠告而善忠告而善道道之,不可则止,毋自之,不可则止,毋自辱辱焉   交往要适当、适中交往要适当、适中频繁频繁同同“导导”,劝导,劝导形作动,招致侮辱形作动,招致侮辱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有一个哲学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  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你从你从《《豪猪的哲学豪猪的哲学》》得到什么交友的得到什么交友的启发启发?•朋友交往还要把握一个朋友交往还要把握一个“度度”,太疏太疏远和太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远和太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

      掌握好亲疏的分寸 •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事业的朋友•                  南怀瑾南怀瑾《《论语别裁论语别裁》》 •那么,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那么,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心理学中有一种行为叫做心理学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进行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论语论语》》所说的仁爱之心,是一开始就所说的仁爱之心,是一开始就本着平等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留有一点分寸,留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留有一点分寸,留有一点余地的待人处事原则有一点余地的待人处事原则。

      禅宗也认为人间最禅宗也认为人间最好的境界是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花未全开月未圆”,意思是花一旦,意思是花一旦盛开,马上就要凋谢;月一旦圆满,马上就要缺盛开,马上就要凋谢;月一旦圆满,马上就要缺损而未全开,未能全圆,内心就有所期待而未全开,未能全圆,内心就有所期待        与朋友相处的方法态度:与朋友相处的方法态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亲疏有度、适中交往亲疏有度、适中交往客观公正、就事论事客观公正、就事论事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曾子曰: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评析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指出交友的途径,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指出交友的途径,以文会友,养成高尚的情趣以文会友,养成高尚的情趣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这是君子之所为 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关系亲密、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关系亲密、团结而不互相勾结群而不党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观过知仁观过知仁: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好行小惠好行小惠:喜欢给人一些小恩惠喜欢给人一些小恩惠 言不及义言不及义: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直谅多闻直谅多闻:为人正直,守信用,而且见识广博为人正直,守信用,而且见识广博•以德报怨以德报怨:指不计前仇,反而给予恩惠指不计前仇,反而给予恩惠•   以直报怨以直报怨:用公平正直回报怨恨用公平正直回报怨恨•   以德报德以德报德:拿恩惠酬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己有恩的:拿恩惠酬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己有恩的人•不以人废言不以人废言: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与人为善与人为善:跟别人一起做好事,现指善意帮助别人跟别人一起做好事,现指善意帮助别人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不要过头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不要过头•以文会友以文会友:通过写文章及学术交流来结交朋友通过写文章及学术交流来结交朋友 五、背诵句子五、背诵句子       2·14子曰: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4孔子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15·23子曰: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24曾子曰: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练习三练习三与人交往:与人交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4、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5、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友便佞,损矣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8、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9、无友不如己者、无友不如己者10、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3、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5、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失言17、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1、党、党  群而不党:群而不党:结党,结为帮派结党,结为帮派               各于其党:各于其党:类别类别                党同伐异:党同伐异:偏袒偏袒               乡党:乡党:乡里,家乡乡里,家乡(古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古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党派:党派:政党政党2、比、比  比而不周:比而不周:勾结勾结                         比肩而立:比肩而立:并列并列                         鳞次栉比:鳞次栉比:排别排别               比及:及,比及:及,等到等到    练习四练习四 3、与、与   鄙夫可与鄙夫可与①①事君也与事君也与②②哉:与哉:与①① 介词,和,跟介词,和,跟。

      与与②② 语气语气词,表疑问,读词,表疑问,读yú              岁不我与:岁不我与:等待等待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和人在一起和人在一起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参与,介入,读参与,介入,读yù4、道、道   忠告而善道之:忠告而善道之:引导,劝导,读引导,劝导,读dǎo                         道之以政:道之以政:引导,训导,读引导,训导,读dǎo             道千乘之国:道千乘之国:引导,领导,治理,读引导,领导,治理,读dǎo            (按:以上三个按:以上三个“道道”字的基本意义都是字的基本意义都是“在前面领着在前面领着”)            志于道:志于道: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正确的学说主张,真理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正确的学说主张,真理                中道而废:中道而废:道路道路    练习四练习四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