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教案(可编辑).docx

46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878831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80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教案第一篇: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教案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通过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析 2、“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3、在对湿地环境效益理解的基础上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了解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分析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江平原自然特点的分析及其历史的演变过程: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转变过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教学重点】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2、“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3、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教学难点】 1、“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2、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大批青年志愿者以满腔豪情、冲天干劲和炽热青春响应国家号召,开启了中国现代史上青年志愿者到“北大荒”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先河,以实际行动奏响了报效祖国的时代强音。

      接下来,让我们追随着这些热血青年的步伐去重温一下北大荒的开发 那开发北大荒,北大荒在哪儿呢?(出图片,学生看图总结北大荒的地理位置) 学生:三江平原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而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经纬度位置大概在45°N—48°N,130°E—135°E,西起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北迄黑龙江,南抵兴凯湖 师:知道了位置,我们到达北大荒,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画面(图片展示) 从画面上看到,地表有薄薄的一层积水,土壤的水分几乎达到饱和,这就是沼泽 现在问题来了,请大家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成因 学生总结: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2、土质黏重,冻土广布,透水性能差; 3、河网密布,地下水位高; 4、地势低平,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师:所以,如果要发展农业,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什么自然条件? 学生:排水 师:除了改造这一条件,北大荒还有哪些有利于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 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3、土壤:黑土、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4、开发较晚,耕地集中,地广人稀; 5、重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农药、化肥; 6、国营农场,国家政策 师:借助以上良好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北大荒变成了我国的北大仓。

      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人在收获了沉甸甸的粮食的同时,原有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土壤贫瘠了,自然灾害频繁了,昔日的北大荒似乎也失去了她那美丽的容颜 接下来咱们分组,就“是否应该停止开发北大荒”进行小型辩论,希望大家都拿出充足的论据证明本组的论点,让大家对你的观点信服并给予支持 学生:应该停止开发: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东北虎、梅花鹿等多种野生动物没了踪迹,关东三宝之一的野山参也罕见 不应该停止开发:开发北大荒可以向荒地要粮,可以安置剩余劳动力,可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师:刚才两方的同学分别从各自的观点出发阐述了理由,但我们知道,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而三江平原的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所以只有停止开发北大荒才能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 实际上我国也正是这么做的:我国在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并依法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严禁盲目围垦。

      我国三江平原是国内最大的、最有保护价值的湿地之一,因此国家于1998年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迁移: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 因为洞庭湖也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可以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后放出,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湿地所拥有的大量水源及其水生植物可以使周围地区的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湿地植被可以完全防止水土流失;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生活在湿地中,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任何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湿地植物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课堂小结 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应在湿地生态结构上下工夫,以环境生态学的有关理论,保证湿地生态平衡条件的满足通过退耕还湿(还林还草)、刹住毁湿(草、林)开荒之风、划入或组建保护区(地)、新建一批蓄水坝和平沟等措施,保持、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探索适合该区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防止农业生产对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的有效途径从资源水利和环境生态水利的战略高度,配置水利工程设施,在满足农田用水的同时,确保湿地生态用水安全,确保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一、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 二、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 三、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转变原因 2、三江平原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的地位 四、停止开发三江平原 1、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2、保护三江平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设想时是比较完整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时操作过程中,没有加强对难点知识的落实,学生对于湿地的环境效益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往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这节课的知识结构,突出重难点 第二篇: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教学设计_地理_教学设计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问题探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教学设计 高飞 神木七中 719300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三[人教版]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推理,得出结论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北大荒即三江平原为例介绍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湿地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湿地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本区离三江平原较远,加上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所以知识结构模糊 3、非认知因素分析 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教会学生养成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 / 5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大荒的位置,开发情况 (2)掌握三江平原的位置、形成、气候等自然特点 (3)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到“北大仓”的优势有哪些? (4)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分析北大荒的发展过程学会解决湿地问题的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 湿地的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教学环境】 l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课本,网络图片) 可用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特定的参考资料(课本) 参考网址(中国湿地网); l l l l 【教学方法】 指导法 讨论法 推理法 【教学思路】 1.提出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2.了解北大荒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特点 3.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原因 4.湿地生态环境效益 【教学过程】 2 / 5 环节1 导课 教师活动1: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北大荒”的位置? 学生活动1: 指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导入课题 环节2 创设问题,解析资料 教师活动2: 1.三江平原的位置?形成?气候、地形如何? 2.哪些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 点拨: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学生活动2: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 点拨: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水分条件——排水;因为这里地势低平,土质黏重 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所以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考虑排水,并不必 考虑引水灌溉,增加土壤肥力,平整土地。

      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点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地集中,人口稀少,粮食消费量有限,生产的粮食大部 分运往其他地区 过渡承转: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人在收获了沉甸甸的粮食的同时,原有的生 3 / 5 态环境也逐渐恶化——土地贫瘠了;自然灾害频繁了,昔日的“北大荒”似乎也失去了她那 美丽的容颜专家惊呼:长此以往,“北大荒”将名存实亡 设计意图: 推理归纳,知识串联 环节3 案例讲解,问题解答 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1.湿地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 教师总结:天然的蓄水库,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2.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教师总结: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 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三江平原的开发,由于过度排水、开垦和捕猎,“北 大荒”的原始生态遭到破坏林地和沼泽减少了一半多,使东北虎、梅花鹿等多种野生动物 没有了踪迹,关东三宝之一的野山参也已罕见因为林地和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水资 源地,所以林地和沼泽的减少还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学生活动3 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 “退田还湖”? 点拨:因为洞庭湖也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湿地可以将过多的降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