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雅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pdf

3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6959633
  • 上传时间:2018-01-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5.74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雅安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状、 问题及对策思考市委、市政府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题调研组前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雅安文化定位,制定有利于推动雅安文化发展的地方政策和措施, 市委、 市政府于去年 10 月至今年 3 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推动雅安“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调研活动,课题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对全市文化发展现状和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制约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雅安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推动雅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第一部分:雅安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跨越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调整完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高起点策划,大力实施城市形象品牌推介宣传,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6 年“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 2007 年四川十大宜居城市等殊荣,是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

      一、雅安文化资源现状雅安独特的地理位臵和生态环境积淀了深厚而丰富的文化资源2 这些文化资源分布在全市七县一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具体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类;二是民族风情与民俗节庆类;三是红色文化资源类;四是宗教文化类;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在这些文化资源中,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以及熊猫文化和蒙顶山茶祖文化因其独特性和权威性,更显耀眼璀灿一)历史文物资源雅安是一座地处北纬 30 度的历史名城,文物资源富集,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有著名的“富林文化”遗址、邓通造币遗址、南丝绸之路遗迹和珍贵的汉代文物,芦山县被郭沫若称为“汉代文物之乡” 雅安建城已 2000 多年,秦以后为历代州府所治,解放初期为西康省省会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雅安是全省文物大市,目前全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 处、文物保护点 1300 多处、馆藏文物70000 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88 件,名列全省前茅其中汉代文物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较有代表性的汉代高颐阙属汉代墓阙石刻遗存的精华,汉代石兽占据全国 19 具中的 12 具。

      二) 熊猫文化资源 雅安作为世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素有“熊猫故乡”之美誉,雅安宝兴大熊猫以发现最早、储量最丰、体态最美、出国最多、保护贡献最大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了解中国大熊猫的窗口 建国以来雅安向国家提供大熊猫 127 只, 其中 16 只作为国礼赠送各国,成为和平友好的象征 1979 年,在境内建成了省内最早的拥有 4 万公顷面积的蜂桶寨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以后,国3 家、省先后确定了碧峰峡、栗子坪等以大熊猫为主的具有一定地位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6 个,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作为我国第二个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是我国最大的散放式大熊猫生态园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 52%的面积在雅安,在岷山、大小凉山、大小相岭和秦岭等组成的“熊猫生态走廊”上,雅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熊猫文化的培育和打造,先后举办了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大熊猫文化论坛,成立了大熊猫国际生态文化研究会,建起了“熊猫家园”网站,编辑出版了《熊猫世界》刊物,以大熊猫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报道,不断引起了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密切关注,对熊猫文化品牌的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蒙顶山茶文化资源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位于雅安境内的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世界上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被称为“仙茶故乡” 蒙顶山天盖寺供奉的蒙顶茶祖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蒙顶茶因其品质优异、工艺精湛,被奉为贡茶,从唐代开始入贡,经宋、元、明、清历代,一直持续到清末,绵延了一千多年历史蒙顶山是佛经中“蒙山施食仪规”的发源地,源于宋代的蒙顶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和禅茶茶艺,流传至今,独具魅力蒙顶山还是深受藏族同胞喜爱的南路边茶主产地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千年岁月在茶马古道积淀下丰富的文化宝藏,使雅安境内的茶马古道景点越来越吸引游客眼球,利用传统藏茶砖开发的新型家装材料和茶饰品日渐时尚早在五十年代,蒙顶茶就已经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近4 年来,市委、政府大力发展以蒙顶茶为代表的名优系列绿茶,着力将蒙顶山打造为茶文化圣山,先后举办了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成立了蒙顶山国际生态茶文化研讨会,建起了“蒙顶茶”网站,编辑出版了《蒙顶茶》刊物,打造推出精品舞台剧《千秋蒙顶》及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茶歌、茶书、茶谱等,对挖掘弘扬茶文化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文化基础设施现状公共文化基础框架初步形成 截止 2007 年, 我市现有文化馆 9 个,公共图书馆 8 个,博物馆 3 个,纪念馆 4 个,文艺表演团体 2 个(雅安川剧团、雨城区文工团) ,文艺表演专业场馆 1 个(市本级剧场) ,电影放映院 7 座,综合体育场馆 10 余处,乡镇综合文化站 149 个,村(社区) 文化活动室 45 个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9 个, 有线电视涵盖市、县(区) 、乡镇和村,自然盲村接入点 2159 个, “村村通”工程有序推进, 无线发射 (广播电视) 台站 3 个, 全市有线电视接入 37 万户, “村村通”和无线覆盖 20 万户,覆盖率为 40%,从市到县(区) 、乡镇(街道) 、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雅安市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综合调查情况示意图5 109558 5736623 45020040060080010001200村委会 居委会 社区村(社区)总数已建文化活动室数三、文化队伍现状我市现有各类专职文化人才 1179 人 其中市本级文化人才 282人,占 23.9%;县(区)级文化人才 742 人,占 63%;乡镇级文化人才 155人,占 13.1%。

      全市各类文化人才构成情况统计表人才总数职称构成 学历构成 年龄构成 备注高级 中级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高中及以下35 岁以下36-50岁50 岁以上1179 7 98 1 206 477 496 404 556 219 人才行业分布情况: 1179 名文化人才中,图书档案、文博人员 95人、文化艺术人员 111 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 18 人,广播电视人员 554 人,电影公司人员 80 人,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员 321 人人才性质分布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只有 289 人,占 24.5%,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 890 人,占 75.5%全市八个县(区)文化新闻出版广电行政执法工作“四无”现象严重,长期无机构、无编制、无专职人员、无经费保障,日常工作普遍采取借用、兼职和“混岗”等办法来维持6 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雅安文化产业分布在文化娱乐业 (包括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歌舞厅、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等) 、广播电视和新闻业 ( 包括电视台、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站及广电网络公司 ) 、印刷、出版发行业(包括报刊发行业、书店系统、邮亭、民营书店等) 、复(打)印业、艺术培训业、电影发行放映业及文化旅游业等不同领域。

      雅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示意图(单位:万元)67518 10 37 16 114 74636383547006582500 231 128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娱 乐业广 电新 闻报 刊发 行 印 刷 业艺 术培 训 复 打 印电 影放 映单位数年收入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雅安市以茶文化和熊猫文化两大旅游主题,围绕城市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开发出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倾力打造的“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碧峰峡熊猫繁育中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喇叭河”三大旅游精品景区,在现今雅安旅游业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文化兴旅在雅安已经初见成效通过以文7 化促旅游,雅安 2007 年总接待游客 650 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 24.85亿元五、文艺创作队伍及文化产品现状从总体上来看,全市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有基本的创作队伍,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文联)外,八个区县有名山、天全、汉源县相继成立了文联文联下设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 美术家协会、 舞蹈家协会和戏曲家协会等七个协会组织七大门类协会会员总数有 688 人,其中:省级会员 137 人,全国会员11 人。

      近年来,我市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企业、农村、民间采风,深入生活,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仅 2007 年,就有 14 个集体或个人的作品在国家级赛事、展览、刊物及媒体发表、获奖;有 56 个集体或个人艺术作品在省级赛事、展览及刊物发表、获奖较有代表性的有杨建光创作的理论专著《区域经营互动城乡论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罗维孝创作的《问道天路》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赵良冶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 《国宝传奇》 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李宣康创作的歌曲 《中国印》荣获“中国第四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郑素琼的摄影作品《故土难离》入选第六届“影像中国”摄影大赛并获铜奖;吕楠的书画作品在河南“书法导报” 2007 国际书法、篆刻展中获金银奖;贾志义的书画作品在“和谐颂”全国书画邀请赛中获一等奖;叶宗明的奥运主题雕塑作品参加北京世纪坛展,袖珍稿作为礼品赠给新西兰,原件已在瑞士、伦敦、首尔、堪培拉、多伦多等地展出以及杨建光的8 长篇报告文学《南方报告》 、杨宓的长篇小说《蓝色子午线》 、李毅涛的长篇小说《古道黄花》以及高富华的中篇报告文学《巴斯百年风雨》等。

      第二部分:制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问题一、文化资源保护不力、利用不够雅安虽然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但在文化资源开发程度和产出水平上与文化资源大市的地位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资源宏观管理和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政策法规和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标准和规范缺失或不明晰,文化资源开发多元投资主体仅仅是进行单一的文化产品开发,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文化产品群,也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及规模效益二是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无论是熊猫文化、茶文化、红军文化,还是民族民俗文化,都表现出亮点不突出,有品牌但缺乏影响力三是文化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的深度结合不够雅安旅游以自然景观为主,游客不能在自然风景区尽情体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无法把雅安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联系在一起,也不能留下更深刻的旅游印象四是雅安文化资源的优势还只是潜在优势,而不是现实优势,即没有形成经济优势,这是雅安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五是历史文物资源全市普遍利用率低,常年处在“三铁”状况,即铁柜、铁门、铁锁这是基础设施滞后和开发利用率低下的突出表9 现六是特色文化资源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总体形象不够鲜明,市场知名度不高。

      二、文化基础设施滞后,标志性场馆缺乏虽然近几年来雅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水平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对文化的要求还不适应;与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满足大众享受文化权益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发展以 2005 年为例,市本级文化事业费支出为 298 万元,其占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开支比重不足 0.1%;又如 2007 年度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