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电信与香港盈动收购战.ppt
39页注意:本篇内容,仅供参考,新电信与香港盈动收购战,香港市场背景,Currency Hong Kong dollar (HK$) Inflation (通货膨胀率)(year to July 1998) 3.2% Population (1998) 6.8 million GNP (1998) $158.3 billion GNP growth (1997-98) -5.1% GNP/capita (1998) $23,670 Lines/100 inhabitants (1998) 55.77 highest cellular penetration rates in the world 56.5% in the end of 1999.,香港电讯(HKT)的背景,香港电讯的前身由两间公司组成,分别是1925年成立的香港公司和大东电报局(Cable & Wireless)的香港分公司,两间均由英资持有 一九八三年,英国大东电报局(即现时香港电讯的母公司)向另一间英资洋行置地,全面收购香港。
一九八八年,公司与前香港大东电报局合并,成立现时的香港电讯,并且在联交所上市 HKT在香港服务市场的占有率达97% (市场开放前),主营业务IDD和本地占总营业额95%,利润率高,现金充足,没有长期借贷 合并前,大东电报局占54%的HKT的股权,中国电讯占10.7%,大东为何撤出香港电讯?,香港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市场容量和发展有限,大东预见香港电讯的“摇钱树”角色会消失 98年3月31日,香港电讯放弃国际长途直拨业务(IDD)垄断地位 99年1月,International Simple Resale (ISR)语音服务市场开放竞争,HKT在竞争一开始不得不降低25%长途收费 同时,随着固定线路市场的放开, HKT宣布减少移动收费达70% 2000年初,政府又要发出另外3个固定线路执照,意味着外部电讯设施建设的竞争加剧,到时共有7个服务商在这个市场竞争,大东为何撤出香港电讯?,香港电讯原本想通过她在香港的垄断地位,在97前后进入中国市场;可是她想透过引入中方夥伴(中国电讯)打入中国市场的美梦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推移,化为无可奈何,无功而退 大东本身希望集中发展互联网业务,形成核心专长 1999年7月2日,大东电报局委任华礼士(Graham Wallace)为总裁,新领导班 子展开大规模的重组作业,决定集中发展在欧洲的互联网和企业数据 业务 大东将出售在亚洲的所有“非核心”资产,包括流动 及固网业务股权,盈动(PCCW) 的发展历史,李泽楷于1990年用5亿多港元创建亚洲第一个通过卫星传送和电缆接收的卫星电视 (StarTV) 1993年, 用$950million的价格将卫星电视股权给莫多克 (Murdoch)的新闻集团 (News Corp.), 以筹资于同年10月兴建盈动集团 (Pacific Century Group) 1998年获Intel五千万美元的投资, 进一步发展其将网际网络内容服务通过卫星线路发送到中国和印度家庭的梦想 1999年,与往常不同, 在没有招标的情况下, 提供土地给盈动集团发展其数码港 (Cyberport)项目,盈动的发展历史 (续),盈动数码动力在香港交易所借壳上市-- 收购原上市公司“Tricom Holdings Limited”, 并于99年8月18日将股票更名“Pacific Century Cyberwrks Limited”交易 -- 以逃避交易所关于公司上市的有关规定 数码动力承袭香港数码港项目,在股票公开交易的首个交易日,股价即上涨15倍 公司上市个月后到提出兼并香港电讯时,仍无营业利润,盈科业务简介,业务性质:卫星、网际网络和多媒体 网络企业:宽带B2C服务、B2B服务、数据中心/网络提供服 务、盈动风险投资 策略伙伴:Intel -- 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领先公司 CMGI -- 网络品牌和技术的大型集成商 Trans World International -- 全球最大的体育信息 供应商 Daimler Chrysler Aerospace -- 卫星技术领先公司 Microsoft -- 软件技术领先公司 Sun Microsystems -- 网络技术领先公司 联想--中国领先的个人电脑生产和分销商,新电信(SingTel)的背景,1974年,Singapore Telecom成立,由新加坡局(Singapore Telephone Board)和新加坡电信管理局(Telecommunic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前身合并 1992年,新电信成为新加坡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 1993年,新电信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 淡马溪控股(Temasek Holding),新加坡政府的主要投资控股公司,拥有80%左右的新电信股份,新电信在兼并案前的状况分析,新加坡本地市场竞争加剧,新电信l垄断地位被打破,市场份额及利润率将会下降 1996年5月,政府宣布比计划提前7年放弃新l电信垄断经营权 1997年4月1日,第二家流动服务商第一通(M1) 以及另三家传呼机服 务商开始提供服务,从此打破新电信垄断市场的局面。
1998年3月,星和公司获得公共基本电信服务执照 今年,新加坡政府突然提早两年全面开放电信市场,提前引进30多家新的电信公司 今年4月,星和集团作为第三家流动供应商开始营业,在经营的第一个季度抢占60%季度市场份额(7万订户) 现有业者中,有八家计划扩大业务范围,新电信在兼并案前的状况分析,新电信对越发激烈的本地市场竞争状况,所采取的策略是向外开拓新的市场(特别是亚太地区) 截止到99年3月31日,新电信投资$2.5b在54个合资和策略投资项目,遍布19个国家 1995年11月,投资比利时电信(Belgacom)S$930m 1998年,获得泰国最大的移动通讯服务提供者AIS,18.6%的股权,时间表,1999年11月,新电信已悄悄和香港电讯谈商合并事项 2000年1月24日,新电信突然宣布可能和香港电讯合并,但表示谈判不肯定会有结 果 1月25日,香港电信管理局指出,香港没有法律限制外国公司拥有当地电信 公司股权比例 1月26日,新港电信合并模式确定,包括成立控股公司,香港电讯终止上市 ,采双总部双总裁制等 1月27日,交通及资讯科技部长姚照东,淡马锡控股主席丹那巴南及资讯通信局局长杨颖仪到港,同香港特首董建华会面,吴作栋也和董建华就此事直接通话阐明立场 2月3日, 香港媒体传出,双方对合并后控股公司的估值、权益分配及新公 司是否同时在两地上市等问题有分歧;新加坡政府也放出会考虑减持合并公司的股权的言论,2月10日,部分香港固网商上北京向中国领导人表示反对合并计划;市场传言和黄、盈动计划两手争夺香港电讯的合并计划 2月11日,李泽楷控制的盈科数码动力突然发布声明,也有意 提出收购香港电讯的献议,而新电信则表示合并谈判仍在进行;李嘉城公开表示,和黄从没有想过入股电讯,当中跟不涉及任何政治动机 2月12日,香港电讯宣布,公司独立董事已收到一封致大东电报局信件副本,获悉盈动有意提出合并,但董事会强调未收到任何要约,亦不肯定盈动会否提出实质建议 2月13日,新电信否认香港报章报道,它准备退出与香港电讯合并计划的谈 判;盈动发表声明,透露考虑以现金加股份方式,收购香港电讯股权 2月14日,否认盈动有意收购香港电讯的股权,是从中干 预的结果;盈动透过BNP百富勤、中银国际、华宝德威,以每股23.50港元配售2亿5000万股集资10亿美元,令其所持现金达30亿美元,与对手新加坡电讯持有量40亿美元接近;盈动董事总经理艾维朗飞往新加坡与新加坡电讯谈判最终合理收购香港电讯的可行性。
李泽楷亦身处伦敦,2月15日,香港电讯独立董事李国宝、钟士元及冯国经反对合并,导致新电信和香港电讯谈判陷入僵局,令盈科数码动力有机可乘 2月16日,香港电讯报章更多评论及置疑新电信合并香港电讯的后果;新电信不排除与盈科数码动力合作收购香港电讯的可能性新加坡电讯相关公司在日前先后认购了盈动价值1300多万元股份,间接令新加坡电讯成为盈动的小股东 2月17日,强烈斥责有关港府因政制理由,意图影响新电信和香港 电讯合并的传言 2月18日,中资公司中信泰富否认与盈动合作收购香港电讯(中信泰富曾经持有两成香港电讯股份) 2月20日,消息透露盈科数码动力向香港电讯母公司大东电报局提出的收购方案,是以一半现金及一半盈动股份作为收购香港电讯的代价,并将筹码增加至4000亿港元 盈动并准备向香港电讯全部股东提出全面收购建议,2月21日,消息人士指出,盈科数码动力积极在市场寻求银行贷款,数额达100亿美元,包销的银团为中银国际融资、BNP百富勤和汇丰;中银国际及中银将包销大部分的贷款,约为60亿美元 2月23日,消息人士透露,香港电讯母公司大东电报局将于25日召开董事会,决定出售香港电讯控股权,盈动的胜算较高 2月24日,消息人士指出,英国大东电报董事开会讨论知盈科数码动力提交的收购香港电讯的建议。
此外,经纪界广泛流传盈动将以25元作为收购香港电讯的基本收购代价,当中包括盈动股份及现金 2月25日,盈动在开市后三分钟便停牌,以便稍候发表并购香港电讯的公告停牌前报22.15元,微升0.35元 2月26日,盈动收购香港电讯行动进入最后阶段,除了安排一个由汇丰控股和中银提供近9成资金的百亿美元银团融资后,亦紧锣密鼓部署一旦公布收购方案后,如何安抚香港电讯13000雇员 2月27日,新电信拟起诉财务顾问汇丰银行,帮助盈动买香港电讯,汇丰银 行否认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市场消息称,新加坡电讯的方案为以50亿美元现金,加两成合并后公司股份新加坡电讯流动现金合共达60亿美元,并无负债另市场消息指出,盈动并购电讯的方案为以每股8元港币加盈动股份大东希望收取较高比重的现金,最后结果,2月28日,原定早上复牌的盈动继续停牌,香港电讯亦在开市时停牌;香港电讯提呈香港联交所,有关大股东大东电报局和盈动可能在接下来48小时内,就向香港电讯股东提出收购献议达成协议,盈动可能突然有所宣布;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宣布入股新加坡电讯,并全力支持新电讯合并香港电讯的计划,如果新电信的合并计划成功,新闻集团将投资10亿美元购买新电信的4%股权,令合并电讯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2月29日,亚洲历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战终告尘埃落定。
英国大东电报局于香港时间早上凌晨3:30通知盈科数码动力,愿意将所持香港电讯股份系数售予盈动战至最后一刻的新加坡电信亦在早上黯然宣布退出,盈动、新电信与香港电讯市值,注:2000年3月1日市值 盈动虽然没有实质的业务开展,但其借网络概念之东风,市值较接近香港电讯,换股兼并非常合算以虚换实,草船借箭),现金多付也愿意 新电信则刚好相反:与香港电讯换股兼并,实打实,不亏也不赚;但是,若再出高额现金,无利可图 英国大东,看蚌鹤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优先考虑谁出的价钱高(更高比例的现金),股东获得利益最大其次,考虑持有新公司的股份(一成到两成)的投资回报(中银向盈动贷款,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华礼士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最后,保持与北京的关系,也有利于他日进军大陆电讯和互联网的市场香港电讯的股价分析,收购价值的对比,盈动: (一)以1.10股盈动新股份换取1股香港电讯现有股份 (即每股香港电讯市值24.36港元) (二)以0.7116股盈动新股份再加0.929美元(7.23港元) 现金换取1股香港电讯现有股份 (即每股香港电讯市值22.99港元) 涉及资金达359亿美元(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