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运动图像分析和计算》专项练习(附带答案).docx
26页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运动图像分析和计算》专项练习(附带答案)类型一 运动图像分析【方法技巧】(1)弄清楚图像的横坐标及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并根据图像的形状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分析图像的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的含义,收集和概括相关的信息3)由问题入手,从图像中寻找相关信息解题专项训练】1.如图所示,下面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解析】解:①图像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②此图像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此图像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④此图像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将物理规律以函数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2.某物体v−t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答案】D【解析】解:A、v−t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即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不成比例关系,故BC错误;D、由速度公式的变形s=vt可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
故选:Dv−t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由速度公式的变形s=vt可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本题考查学生对v−t图像的认识和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属于基础题3.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C.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静止D.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答案】D【解析】解:ABC、甲图为s−t图像,为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甲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速度为:v甲=s甲t甲=10m5s=2m/s;乙图为v−t图像,乙的图像与t轴平行,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v乙=2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AB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经过5s通过的路程均为:s'=vt'=2m/s×5s=10m,故D正确;故选:D1)物体的v−t图像若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的s−t图像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由甲图可知,5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的速度;由图乙可知乙车的速度;(2)由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
根据图像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像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4.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A.由图可知,甲是从0时刻计时,路程虽然为0,但从0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s与t成正比,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s甲t甲=10.0m5s=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故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等,但不知出发点和运动方向是否相同,故经过5s是否相遇无法判断,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C. 3s时甲比乙的速度快D. 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答案】C【解析】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A、在2~4s 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在0~2s内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2s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乙的速度大于甲,乙在甲的前面;而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向南做直线运动,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南运动,故B错误;C、乙在2s后处于静止状态,甲做匀速直线运动,3s时甲比乙的速度快,故C正确;D、0~2s内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2s,速度为v=st=8m2s=4m/s,故D错误故选:C1)由图像得出乙物体在2~4s内的路程不变,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由图得出甲、乙两物体在0~2s内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比较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关系,进而确定以甲为参照物时乙的运动情况;(3)由图像得出乙物体在2~4s内的路程不变,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4)由图得出乙物体在0~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确定乙在2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乙物体在0~2s内乙的速度(平均速度)。
此题考查了s−t图像的分析和速度公式的应用,根据图像特点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第一步6.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ℎC. BC段汽车处于变速直线运动状态D. CD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22.5km/ℎ【答案】B【解析】解:A.AB段汽车的路程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路程为90km,平均速度v= st=90km3ℎ=30km/ℎ,故B正确;C.由图可知,在BC段,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BC段的平均速度是vCD=sCDtCD=90km1ℎ=90km/ℎ,故D错误故选:B1)根据速度的变化得出AB段汽车的运动特点;(2)利用v=st即可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3)由图得出BC段汽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4)由图像得出汽车CD段通过路程,可得出时间1h的路程,然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 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 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 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答案】C【解析】解:A、由图可知乙在甲出发3s后才出发,所以甲乙不是同时出发的,故A错误;BD、由图可知第24s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24s后两物体的s−t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故BD错误;C、第4s∼第19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57m−12m=45m,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故选:CA、由图可知乙在甲出发3s后才出发;BD、由图可知第24s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24s后两物体的s−t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C、第4s∼第19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57m−12m=45m,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8.(双选)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 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乙的速度均为20m/s D. 在0.4s时两车相遇【答案】BD【解析】解:AB、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根据图像可知,两车是相向行驶的,甲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乙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C、从图中看出,当时间为0.2s时,甲运动了4m,故甲的速度为:v=st=4m0.2s=20m/s,当时间为1.2s时,乙运动了12m,故乙的速度为:v'=s't'=12m1.2s=10m/s,故C错误;D、从图中看出,在0.4s时,甲距原点8m,乙距原点也为8m,故此时两车相遇,故D正确故选:BD1)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根据图像可知,两车是相向行驶的,甲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乙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2)从图中找到甲乙各自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分别用v=st计算出甲乙的速度;(3)从图中找到在0.4s时,两车距离原点的路程,即可分析9.(双选)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大小vA<vBB. 在30s~40s内,两车速度大小vA>vBC. 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D. 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答案】CD【解析】解:A、0~t1时间内,A车和B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A=sAtA=600m30s=20m/s;vB=sBtB=840m70s=12m/s,所以vA>vB,故A错误;B、30s-40s内,A车静止,速度为0,B车速度为12m/s,B车速度大,故B错误;C、在t2~t3时间内,A车向西运动,速度大小为20m/s,B车也是向西运动,速度大小为12m/s,vA>vB。
所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C正确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D正确故选:CD甲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路程,是s-t图像我们需要通过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判断A车和B车的运动情况乙图中A车的初始运动方向向东,B车的初始运动方向向西A车在0-30s向东运动,30s-40s是静止状态,40s-70s向西运动B车0-70s一直向西运动此题考查的是s-t图像,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要能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类型,判断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10.甲、乙、丙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