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题2 溶解度教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732224
  • 上传时间:2017-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0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课题 2 溶解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正确理解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练习、联系实际教具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药品:氯化钠、硝酸钾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饱和溶液第二课时: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过程】2(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猜想)1.能 2.不能(活动与探究 1)1.取装有 20 mL 水的烧杯操作 加入 5 g 氯化钠,搅拌再加 5 g 氯化钠,搅拌再加 5 mL 水,搅拌现象结论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操作 现象 结论加入 5 g 硝酸钾,搅拌再加 5 g 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 5 g 硝酸钾,搅拌冷却(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小结)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3(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板书)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 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讨论、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提问)1.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讨论、总结)(板书)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提问)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分析、讨论)(结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加 溶 剂 、 升 高 温 度(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4(讨论)(结论)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增 加 溶 质蒸 发 溶 剂 、 降 低 温 度 、(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耐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活动与探究 2)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 2 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板书)一般情况下:(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们还从中获取了哲理性的知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课题 1——溶液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5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活动探究 1)1.向盛有 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 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 40 克 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讨论结果)(总结)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等量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 100 克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补充)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们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引导)结合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要素引导)请大家试着描述溶解度的概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板书)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完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 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62.20℃时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食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克C.食盐的溶解度是 100 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①把 20 克某物质溶解在 100 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 20 克。

      )②20℃时 10 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 克 )③20℃时 10 克氯化钠可溶解在 100 克水里,故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克 )④20℃时 36 克食盐溶解在 100 克水中恰好饱和,故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过渡)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的资料投影)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溶解度/g 一般称为10 易溶[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很快记住这些关系吗?4 人一小组,组内竞争,争当冠军阅读课本)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投影)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NaCl 35.7 35.8 36.036.3 36.6 37.0 37.3 37.8 38.439.0 39.8溶解 KCl 27.6 31.0 34.037.0 40.0 42.6 45.5 48.3 51.1S4.0 56.77NH4Cl 29.4 33.3 37.241.4 45.8 50.4 55.2 60.2 65.671.3 77.3度/gKNO3 13.3 20.9 31.6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指引)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转折)列表法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活动与探究 2)绘制溶解度曲线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大一些的纸,每小组合作绘制一张,贴在墙上2.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 25℃和 85℃时的溶解度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活动中的 2、4 两个内容)(讨论结果)2.溶解度曲线比较直观因为我们可以从溶解度曲线上得知:①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②曲线相交时的含义,③能很快地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④曲线的走向3.25℃时 NaCl 的溶解度是 33 克,KCl 的溶解度是 34 克,NH 4Cl 的溶解度是 38 克,KNO 3 的溶解度是 38 克85℃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7 克,KCl 的溶解度为 51 克,NH 4Cl 的溶解度是68 克,KNO 3 的溶解度是 186 克4.可得到以下信息:①曲线与曲线的交点表示了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例:68℃时 NaNO3 与 KNO3 溶解度相同,都是 134 克②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投影)8(设问)从这一溶解度曲线能得到什么不同信息?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小结板书)2.溶解度曲线:(1)含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作用:可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3)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过渡)研究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讨论)1.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3.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讨论后发言)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系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3.对于气体物质,我们通常测量它的体积,而不是去称量它的质量,所以研究气体的体积较方便引导)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溶解度的概念中强调:必须指明一定的温度那么描述气体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呢?(讨论发言)一定温度、一定压强。

      指出)我们只研究压强为 101 kPa 时的溶解度,所以规定压强为 101 9kPa引导)对于固体物质,通常研究质量,所以选择“在 100 克溶剂里”为标准,研究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而对于气体物质,研究体积比较方便,那研究溶解度时应如何规定标准,定义气体的单位?(讨论、总结)选择“在 1 体积水里”作为标准,研究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3.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压强为 101 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五因素:101 kPa、一定温度、1 体积水里、饱和状态、气体体积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课堂练习)1.在 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 0.024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加热冷水时,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固体、气体物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