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金森的死亡诗歌赏析-精选资料.docx
3页迪金森的死亡诗歌赏析-精选资料 迪金森的死亡诗歌赏析 一、前言 被誉为“阿姆斯特修女”的狄金森性格孤僻,终生未嫁,从32岁开始隐居,几乎断绝与外面世界的交往,其诗作的独特魅力在其逝世后才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在其发表的1700多首诗歌中,死亡主题诗歌将近600首,占其创作的三分之一,死亡主题一直围绕着迪金森这与迪金森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的家位于人们送葬去公墓的此经之路上,在那个年代,迪金森居住的安默斯特镇年轻人的死亡率很高,她经常看到送葬的队伍从家门前经过;而且迪金森的家人和朋友相继的去世让她不得不一直思考着死亡,病魔残忍地夺取了她家人的生命,她挚爱的友人牛顿与罗德的死亡让她悲痛万分迪金森的一生都在经历所爱人的离去,只有她孤独的活在人间,但她的死亡诗歌并没有表现出无尽的悲痛与绝望她展现出了对待死亡独特的理解,死亡不是终结,死亡是永恒;迪金森并不惧怕死亡,反而蔑视他本文以《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为例试分析迪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特点。
二、诗歌赏析 1.意象运用 迪金森是美国文学“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充满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这些“意象”往往不具有其本身的含 迪金森的死亡诗歌赏析 一、前言 被誉为“阿姆斯特修女”的狄金森性格孤僻,终生未嫁,从32岁开始隐居,几乎断绝与外面世界的交往,其诗作的独特魅力在其逝世后才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在其发表的1700多首诗歌中,死亡主题诗歌将近600首,占其创作的三分之一,死亡主题一直围绕着迪金森这与迪金森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的家位于人们送葬去公墓的此经之路上,在那个年代,迪金森居住的安默斯特镇年轻人的死亡率很高,她经常看到送葬的队伍从家门前经过;而且迪金森的家人和朋友相继的去世让她不得不一直思考着死亡,病魔残忍地夺取了她家人的生命,她挚爱的友人牛顿与罗德的死亡让她悲痛万分迪金森的一生都在经历所爱人的离去,只有她孤独的活在人间,但她的死亡诗歌并没有表现出无尽的悲痛与绝望她展现出了对待死亡独特的理解,死亡不是终结,死亡是永恒;迪金森并不惧怕死亡,反而蔑视他本文以《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为例试分析迪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特点。
二、诗歌赏析 1.意象运用 迪金森是美国文学“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充满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这些“意象”往往不具有其本身的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