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6页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21、右图中历史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袁世凯履行尊孔复古思想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ﻫ22、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 ,运动主力变成为 ? A.北京 学生 B.上海 工人ﻩ C.成都 学生 D.北京 工人ﻫ2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重要因素是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中国政府回绝在和约上签字 D.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4、参照右下图思考,1926年终,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路过济的发展状况,你觉得她也许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什么重大事件? ﻫ A.八国联军的侵华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开始25、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种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26、作出从攻打大都市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决定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ﻩ C.朱德 D.贺龙27、历史爱好小组的同窗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她们去的地方应涉及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8、你懂得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对的领导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29、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在( )之后A.改道向遵义出发 B.渡过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30、对长征的错误评价是ﻫ 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ﻫ 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核心 D.挫败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3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对这则消息评述,不对的的是A.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B.该事件实行了“兵谏”,又称“双十二事变”C.该事件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对的领导D.该事件得到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2、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
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目前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奉献④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①② ﻩB.③④ C.①②③ ﻩD.①②③④3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典礼于12月13日隆重举办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A. 1931年 B.1932年 C.1936年 D.1937年34、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究竟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目前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之战 ﻩ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35、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与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阐明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所有力量36、“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热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盼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是在哪个纪念馆门前的发言?A.人民英雄纪念碑 ﻩﻩ B.淮海战役纪念馆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ﻩ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37、这是一次明确拟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引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程的大会这次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8、“给力”是近年来浮现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意即特别有力支持、有助于增进事物朝着布满但愿的方向发展等纵观中国近代一百近年来对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最令中华民族“给力”的时间是A.1910月10日 B.1937年7月7日C.1945年8月15日 ﻩD.1949年4月23日 39、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总是在对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而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心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共同发明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下列史实能体现这段话含义的是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地道战 华侨为抗战捐飞机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ﻩD.①②③④ 40.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发明一种赫然在望的时代。
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应为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ﻩ ﻩB.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C.刘邓挺进大别山 ﻩD.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二、材料题(10分)材料一:十八日夜,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河本亲自把骑兵用小型炸药放在这里的铁轨下,并点了火……这时等在铁路爆破点以北四公里的川岛队长,立即率兵南下,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材料二: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规定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回绝,蓄意挑起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攻打,并炮轰宛平城材料三:1937年七七后来,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国内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予以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目前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分)答: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华民族能‘报仇雪耻’”的主线因素是什么?(2分)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2分)答: (3)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分) 如皋市实验初中~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八 年 级 历 史 答 题 纸(考试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二、材料题:(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对中国的影响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华民族能‘报仇雪耻’”的主线因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__________(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你能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