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五单元无序与有序第十三课行为与责任》教案_23.docx
10页第八课 《心中的规则》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他律与自律一、教材分析本课以他律和自律为内容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做到自律认识规则、学习规则、遵守规则并最终走向自律的“自由”是本单元的主线而本课就是在学生对规则有了初步认识以后学习的,要把这些规则变为内心的规则,把课内的教育真正转化为课外的行动,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习惯,培养自律能力3、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初步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关系难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讨论交流、讲授五、教学过程【一】掌声有请班长进行新闻播报二】 、导入课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规则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规则是秩序的有力保障那是不是只要有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呢?(生答)师:是的,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才能真正从无序走向有序 今天我们就开始第八课的学习—— 《心中的规则》 第一课时 《他律与自律》 。
(板书课题)【三】 、出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的社会正义感,培养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2、 能力目标: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习惯,培养自律能力3、 知识目标:理解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 初步了解自律与自由的关系学习重难点:重点:1 、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关系2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难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要求并限时,教师巡视指导什么是他律?要求有哪些?【五】 、探究新知1、出示几组他律图片探究他律含义、特点及表现 (板书课题)含义: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就是他律表现: “你必须怎样做” 、 “你应该怎样做” 、 “你不应该怎样做” 、 “不许你怎样做” 后果:就会受到相应的惩处自主学习 2出示学习要求并限时,教师巡视指导什么是自律?要求有哪些?2、出示几组自律图片探究自律含义、表现及重要意义 (板书课题)含义: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这就是自律表现: “我应该怎样做” 、 “我不应该怎样做” 、 “我愿意怎样做” 、 “我不愿意怎样做” 。
重要意义: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使人明于自知、帮助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学会战胜自我、使人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高尚起来3、体验感悟,升华认知 1 )出示几组不文明行为图片,探究如何对待?如何改正?(2)实话实说,各抒己见1)单元测试时,你的好朋友有一道题不会做或数学公式忘记了,向 你求援,你会帮助他吗?(2)早饭后,你第一个到教室,但门没开,不过有一扇窗户是打开的, 你会爬进教室把门打开吗?(3)数学单元考试,你考的成绩多加了 10分,你会如实告诉老师吗?(4)坐公交车看到老人你会让座吗?4、讨论交流:我们的生活需要他律和自律,那么,他律和自律哪个更 重要呢?师:他律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可以引导和促进人们的观念进步;人 无自律,必有后患,凡是社会上被惩罚的不法分子和校内被处分的违纪学 生,都可以说是缺乏自律意识的结果由他律走向自律,是法治向德治的 转变,是规则意识的内化,道德品质的升华,是我们走向理性、走向成熟 的标志为此,学会自律意义重大5、小组讨论: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找学生到前面填写)关系 他律 自律区 依靠力量别 表现形式联系小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养自律品质,就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他律为警戒,让自律成习惯”各抒己见:你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6、辩证思考,理性回归。
1)有同学认为处处讲规则,束缚了自己的自由;但也有同学认为有规则才有自由,没有规则就会失去自由你是怎么看的?( 2)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适时引导,给予评价 4)师小结: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 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 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体会《风筝与线》 《鱼和水》 )《风筝与线》 :一天,风筝摇头摆尾地对线说,老弟,你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动的空间,然而,就在它将线挣断的一刹那,却一头栽进无底的深渊寓意:要享有真正的自由,就要约束自己,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并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鱼和水》 :鱼儿欢快遨游,离不开浩瀚的大海;鸟儿展翅高飞,离不开广阔的天空,自由与限制、约束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从而自由与自律也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自律是获得自由的前提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严格自律的人,才会感觉并享受到真正的自由7、慎独解析《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 》释义:所以, 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要谨慎小心 ; 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隐秘的事情, 没有不被人发现的 ; 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警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 ; “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慎独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不是日常所说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指道德修养到一定程度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人已经成为道德化的人,其所思、所想、所做、所为皆由道德自由支配而不以道德所负累,真正达到了无忧无惧而身心清正一 . “慎独” :是一种修为境界二 .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五】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1、 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 配, 主动自觉约束自己,这就是 ( )A. 自省 B. 自律 C. 他律 D. 自尊2、下列行为属于自律的有 ( )①老师督促小明做作业②李杰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③乘坐无人公交车主动投币 ④李欢捡到一个钱包,虽然四周无人,他还是主动交给了老师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3、下列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 受的这就是他律②从他律逐步发展为自律,表明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③自律的关键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④缺乏自律的人,就只有依靠外力管束自己 ( )A.①②③④B.①④C.③④D.②③4、 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 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不做不道德的事。
这种自律的方法, 我们称为 ( )A. 修养 B. 慎独 C. 自觉 D. 自省5、下列行为属于不能“慎独”的是( )A. 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地学习B. 一个小女孩在个人独处的场合将果皮扔进垃圾桶C. 两位男生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吸烟D.小明虽然急着上学,但看到红灯亮了,没有车的情况下仍然等到绿灯亮时才过马路6、某中学以“排队我快乐,礼让我文明”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排队光荣、礼让幸福,作为公民,我们应该 ( )①加强自律,从我做起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规则③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④互相礼让,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六】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1、什么是他律?要求有哪些?2、什么是自律?要求有哪些?3、他律与自律的关系4、规则与自由的关系5、慎独教师寄语西奥没有秩序的自由和没有自由的秩序,同样具有破坏性 多・罗斯福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黑格尔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 任尔夫六:作业(检测卷)《他律与自律》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这就是( )A.自省 B.自律 C.他律 D.自尊2. 下列行为属于他律的是 ( )A. 出租车司机小王将乘客遗忘在车上钱物拿到公司并设法寻找失主B. 小林坚持锻炼身体C. 小强在上网时发现不健康的网页立即关闭D.小亮被妈妈从网吧寻找回家3. 无论做什么事情 , 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 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由此表明 ( )A. 自律就是被动地接受 B. 他律的重要性C. 不严格要求自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 自律的重要性4.2014 年 6月 30 日至 7 月 1 日,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在嘉善参加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他指出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 , 但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 良好作风的养成 , 一靠自律 , 二靠他律 , 都离不开制度保障 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者互不相干 ②他律可以转化为自律③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 , 因此可有可无 ④两者可以相互结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说 : “即使你独自一人时 , 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 , 而要学得在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对此 , 认识错误的是 ( )A.他律的作用是无限的 B.要学会慎独C. 要自觉遵守规则 D. 要做到心中有法律二、简答题6. 中学生乔飞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 捡到一个黑色的皮包 , 打开一看 , 里面有三打崭新的百元大钞和几张银行卡 ! 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周围 , 此时 , 街 上空无一人,非常寂静,他……你认为乔飞会怎样做呢 ?请说说理由。
【提示】 本题具有开放性 , 学生应该从自律或他律的角度写 , 不要只局限于一个方面 , 要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三、迁移拓展7. 在4月,北京北创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张四平,等到了一个要去北 京南站的客人,当时他心里很高兴,因为在“非典”恐慌生意锐减的日子里,有客人是求之不得的车开动以后,张师傅得知这位客人“肺部有感染,打了一个星期的点滴也没好,要回老家去 ”张师傅意识到,自己的客 人有可能是位“非典”患者他本来可以让客人下车但是,张师傅却将车停在路边,锁上客人装行李的后备箱,然后开始用拨打1 1 0、1 2 0、1 2 3 4 5客人急了,先拿出许多钱,请求张师傅放他走,张师 傅说:我是对你负责,你如果真是“非典”就没命了,把家里人和路上的 人都传染了怎么办?我不能让你走客人急了又说:我是客人,我打车, 到站给钱,你管得着我去哪吗?张师傅说:你这话在平时是这么个理儿,可现在是非常时期,举国上 下都在抗击“非典”,我今儿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走在等待医疗机构到来时, 天下雨了,张师傅在雨中淋着,不断劝阻过路的行人绕道而行,医院的车 到了以后,拉上病人走了,张师傅将出租车彻底消毒后,回家时已经是凌 晨。
我们应该学习张师傅的什么精神?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七、课后反思。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