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x
42页单元三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第1页,共42页学习目标(1)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详细说出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措施2)学生能简单护理幼儿,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第2页,共42页第3页,共42页第一节 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一、异物入体1异物入眼异物入眼多为尘埃、小飞虫等,粘在眼结膜表面或者角膜上,也有进入眼睑结膜囊内的情况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用温开水滴入眼中,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手帕或者棉签轻轻拭去预防:预防:平时注意培养幼儿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不用脏手揉眼睛,不互扔沙子,不要玩尖锐的物品第4页,共42页2异物入鼻幼儿在玩耍中可能将纸团、小珠子、豆粒、果核等塞进鼻孔,形成鼻腔异物小的东西塞入鼻内,往往可以随鼻涕流出;比较大的东西,则可能发胀而不易流出;尖利的东西会引起化脓、出血、溃烂,流出脓水处理方法:小异物,用手指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如果不能排出异物,则应去医院处理医院里医生使用取异物的工具,可顺利取出异物第5页,共42页3异物入咽咽部异物有鱼刺、骨头渣和枣核等以鱼刺为多处理方法:患儿对着阳光或灯光,张大嘴巴,用筷子压舌板,将舌头压下去,让其发“啊”音,然后用镊子将鱼刺取出。
如果骨头渣、鱼刺、枣核等扎在嗓子上,发生异物梗喉,要去医院处理喉部有异物,要将幼儿抱起,使其头低臀高,并用手拍背,让幼儿咳出异物如果不能咳出,应立即送医院处理第6页,共42页4异物入耳常见的入耳异物可分为生物性异物和非生物性异物生物性异物有苍蝇、小飞虫等昆虫类异物,非生物性异物有水、纸团、小纽扣等处理方法:教师洁净双手后,若为生物性异物可用光诱法或闷淹法光诱法,到暗室用手电筒照射耳孔,虫子顺着光线爬出闷淹法,耳道口朝上,滴入油35 滴,几分钟后虫子会被淹死,死虫随油液流出如水入耳,可用脱脂棉球吸出小豆粒、小弹丸之类入耳,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单脚跳跃即可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应立即就医预防:培养爱耳的意识,不随便挖耳垢不要将小物件塞入耳内第7页,共42页二、惊厥高烧惊厥较常见症状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12 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处理措施:(1)让幼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2)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幼儿上下牙之间(或者放根筷子等比较硬的东西),以免幼儿咬伤舌头。
4)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1/3 处第8页,共42页注意:注意:幼儿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在急救处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在急救处理的同时理的同时,应,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当幼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当幼儿因发烧导致的惊厥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儿因发烧导致的惊厥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导致惊厥加重惊厥加重第9页,共42页三、烫伤烫(烧)伤多由火焰、开水、蒸汽等因素致伤儿童皮肤嫩薄,故同等热力在其身上造成的损伤比成人要严重1烫(烧)伤程度的区别(1)度烫(烧)伤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数天后可自愈,不留疤痕2)度烫(烧)伤真皮烧伤,有水泡,明显水肿,剧痛如不发生感染,一般在两周内可以愈合,愈合后不留疤痕3)度烫(烧)伤全层皮肤坏死,甚至波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有的患儿还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受伤处颜色苍白或呈焦痂状,无痛感,干燥,无渗出液,如皮革坚硬且无弹性23 周后,焦痂下有液体渗出,易感染,愈合极慢,且留下严重疤痕第10页,共42页2急救措施轻度的烫烧伤可在皮肤患处涂以甘油、凡士林等烫伤药膏,如果有水泡可用消毒注射器将水抽出,然后洒上消炎粉,再用凡士林纱布包裹。
不要自行挑破水泡,防止皮肤感染;如果烫伤严重,面积较大,应尽快把烫湿的衣服去掉,不要涂药,用干净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尽量少碰,立即送医院治疗如果被生石灰烫伤,必须将其除去,才可以用水冲洗3预防(1)教育幼儿不要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2)开水、热饭、热汤要有专人看护,以免幼儿打翻;要等饭凉了以后再递给幼儿3)给幼儿用饮水机接水时,先接凉水再接热水;给幼儿准备洗澡水时,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第11页,共42页四、骨折1症状(1)疼痛:因断骨刺伤周围的组织,有剧烈的疼痛和局部明显的压痛2)功能障碍:骨折后失去正常的功能,如指骨骨折,不能握物;下肢骨折,不能站立行走3)出现畸形:骨折后,原来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失去平衡,组织肿胀,局部出现畸形4)青枝骨折:由于幼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而未能送去医院治疗,骨折未经复位长好以后,肢体就会出现畸形所以,小孩肢体受伤后,即便痛得不十分厉害,也要到医院做检查,查看是否发生了骨折第12页,共42页2现场处理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称为“固定”急救的重点是及时止痛、止血、防止休克,不要盲目地搬动患儿。
固定伤肢的方法为:先在受伤肢体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再用薄木板把断骨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露出手背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注意:注意:若伤肢的皮肉已破损,断骨露在外面,就不要把断骨强行硬塞进去,也不要在伤口涂红药水、紫药水或撒消炎粉,正确的方法应在伤口上盖上纱布,然后固定肢体送医院第13页,共42页五、脱臼脱臼又称“桡骨小头半脱位”,幼儿的肘关节处于伸直状态,肘关节韧带较松,如猛力牵拉,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落原来的位置,局部疼痛,活动受到限制处理方法:尽可能地保持原来状态,迅速送医院,切不可贸然试行复位预防:(1)幼儿园的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幼儿的手和脚2)教师对幼儿要“放手不放眼”,防止跌伤3)成人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幼儿的手臂,不能用粗暴的动作为幼儿脱衣服第14页,共42页六、鼻出血造成鼻出血的原因有: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黏膜;发热时鼻黏膜充血肿胀,血管脆性增加;鼻腔异物等处理方法:(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2)捏住鼻翼510 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指压法)3)2 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4)如果仍无法止住,可以用脱脂棉塞进鼻孔止血。
5)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注意:注意:如果幼儿鼻部已经不流鼻血了,但发现幼儿仍总是吞咽“口水”,要让幼儿将“口水”吐出来,以防止幼儿鼻后部出血,幼儿把鼻血咽下去另外,如果幼儿经常鼻部出血,一定要带幼儿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因为出鼻血可能为冰山一角,幼儿可能有其他疾病第15页,共42页七、晕厥晕厥是由于一时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而引起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常由于情绪紧张、恐惧、闷热、站立时间过长,或因各种穿刺、注射、拔牙等引起晕厥时可进行以下急救:(1)让幼儿平卧休息,头略低,以利于脑部恢复足够的血液供应2)可按压人中穴,帮助幼儿清醒3)若怀疑晕厥是由低血糖引起,应立即给患儿饮糖水,提高血糖浓度晕厥好转恢复后应去医院诊断查明原因第16页,共42页八、常见外伤1擦伤擦伤是由于身体一部分受到磨损引起的组织表层的损伤因为血管神经等受损伤,有出血疼痛、上皮剥离、出现水泡等情况,一般都是皮肤擦伤原因: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季更为常见处理方法:(1)如果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先用肥皂将手洗净消毒,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或取干净棉花沾温开水或过氧化氢液洗净伤口污物,无须包扎。
2)如果表皮剥落者,涂红药水或碘酒(注意,两者不可同时涂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第17页,共42页2扎刺原因: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竹刺、木刺扎入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处理方法: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瘀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3划伤原因: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处理方法: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被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再包扎第18页,共42页4挤伤原因: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处理方法: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5头部摔伤原因: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 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1/4 以上,幼儿玩耍时跌落后经常摔伤头部,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
处理方法:(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 小时地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受伤后有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头部剧烈疼痛;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第19页,共42页九、扭伤幼儿的脚扭伤,一般会出现红肿,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不久会出现瘀血斑等此时不能马上按摩、热敷或贴敷伤筋膏,因为软组织损伤后,局部肌肉、韧带及腰肌等软组织会有不同程度的撕裂和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处理措施:在急性脚扭伤的初期(24 小时内)立即进行冷敷,如冲凉水、敷冰袋等,而且越早越好,在较短时间内使受伤的地方温度降低,局部血管收缩,阻止进一步的内出血和疼痛冷敷(24 小时)以后再热敷第20页,共42页十、蜇伤夏季蚊虫增多,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被蜇伤的概率也随之增多,较常见的蜇伤有蜜蜂蜇伤、黄蜂蜇伤等处理措施:(1)如果被蜜蜂蜇伤,幼儿伤口处疼痛红肿可先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然后再用肥皂水涂于被蜇伤部位2)如果被黄蜂蜇伤,因黄蜂毒呈弱碱性,可将食醋涂于被蜇伤部位,缓解疼痛。
3)如果幼儿被蜇伤后疼痛难忍,应马上送医院处理注意:注意:教育幼儿发现蜂类从身边飞过时,最好站立不动,保持镇静,观察现场环境或让蜂自行飞走如果用手拍打,虽然毒蜂可能被赶走,但是后来的人也许就成为受害者第21页,共42页十一、食物中毒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或未煮熟的食物,幼儿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症状:大多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的腹泻,一日可泻数次,常常伴有脱水和酸中毒处理方法:(1)尽快送医院进行急救2)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类似的中毒幼儿,立即向有关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幼儿园应立即启动食物中毒紧急方案第22页,共42页十二、误服药物如果发现幼儿误吃了有毒的东西,或乱吃了药片、药水等,要立即催吐、洗胃,以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1)洗胃方法:只要幼儿未昏迷,就要耐心给幼儿讲清道理,取得合作可先让幼儿喝些清水,再采用机械刺激的方法催吐令幼儿张大嘴,用筷子、匙柄或手指,轻轻刺激他的嗓子眼,引起呕吐反复喝水、催吐,直至吐出的全为清水2)兼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洗胃剂:现场急救可用清水洗胃,当遇到一些腐蚀性较强的毒物,为保护食道、胃的黏膜,可使用面糊、蛋清、豆浆、牛奶等,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粘膜。
第23页,共42页若误将碘酒当作止咳药服用了,可用米汤洗胃米汤中的淀粉与碘发生化学变化,可达到解毒的目的催吐后,会吐出像蓝墨水一样的东西然后反复喝米汤再催吐,直到米汤不变颜色为止3)若吃进毒物已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