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尺内校准规程.docx
8页通用尺内校准规程1.0 目的: 对游标卡尺、千分尺、深度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使用性保持完 好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千分尺、卡尺维护与校验均适用3.0 职责:1、品质部对全公司所有千分尺、卡尺进行内部校准2、内校人员正确使用量块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保证校准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3、各部门负责人有责任对本部门所使用的千分尺、卡尺校准周期截止时通知 品质部安排校准4.0 内容:4.1校准基准 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千分尺,标准量块进行校准4.2 坏境条件室温、正常温度中进行4.3 校准步骤一、游标卡尺:1、外观要求:卡尺表面无生锈、碰伤或其他缺陷,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 推动是否平稳、平滑,不能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检定方法:目视观察2、各部分相互作用 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平稳,无阻滞现象紧固螺钉作用可靠深度尺 无窜动尺身与尺框的配合无明显晃动检定方法:目视与试验3、外量爪两侧量面的合并归零间隙 检定方法: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归零,观察两量爪测量面间的间 隙,以光隙发检定,不透光为准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 0.003mm ,平行度应不大于 0.01mm 。
可用平晶检定4、内量爪的尺寸和深度要求:受检卡尺为 10mm 时的偏差,应不超过下表所示的规定分度值(mm)尺寸偏差(mm)新制造及修理后使用中0.010.010.02-0.01-0.020.020.020.03-0.02-0.030.050.050.05-0.05-0.05检定方法:将 1 块为 10mm 的 3 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 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面间滑动而不脱落尺寸用测力为 6N-7N 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尺寸之间确定在其它任意方向,测量所得 之值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将 1 块为 10mm 的 3 级量块,卡尺测深杆测面贴紧块规齐平,所测值与块规值之间,应 不超过以上偏差表之值5、外爪示值误差要求: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检定方法:用3级或6 等量块检定受检点的分布,为3-6 个点, 根据卡尺的尺寸范围来确定,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适当增加点 位检定时,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量块工作面 长边和卡尺侧量面长边应垂直检定应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状态下进 行无论尺框紧固与否,卡尺测量面与量块表面接触应能正常滑动各 点示值误差以核点读数值与尺寸之差确定。
每受检点里端外端尺寸之差 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尺寸范围(mm)分度值(mm)0.010.020.05示值误差(mm)0-300±0.02±0.03±0.060>300-500±0.04±0.04±0.060>500-700±0.05±0.06±0.060>700-900±0.06±0.07±0.1>900-1000±0.07±0.08±0.125外爪的一般校验取点方法(mm)0-1502550751001500-30050100150200300>300100200300500600二、千分尺:( 1)千分尺外观检验1、 利用目视,各部的的涂层及电镀层,不得脱落及生锈2、 各部的形状,抛光情况,打印,分度等不得有缺点,(注:分度面应施无光处理,分度打印应使用黑色3、利用目视,螺纹部分应良好,全程应圆滑,而且动作应敏捷4、视筒与套筒的间隙应均一,回程时套筒所生之振摆应不显明5、心轴与砧座闭合误差,不得防碍使用6、手动套筒之扫零调整应容易确实,视筒分度刻线应与套筒读取值一致7、棘轮弹簧钮之旋转应圆滑8、固定钮夹紧心轴应简单确实2)、综合经度之检验:1、以块规覆验校正千分尺标准10mm 20mm及块规。
3)、判定标准:1、 最小刻度为百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土0.03mm内为合格2、 最小刻度为千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土0.05mm内为合格三、深度尺:(1)检查外观1、 检查方法:用专用擦布擦试尺身表面,保持表面清洁、无油污,目力观察卡尺2、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3、 卡尺不应有碰伤、锈鉵、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等缺陷4、 卡尺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5、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2)检查各部分相互作用1 、检查方法:目测和手动检查2、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或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3、 主尺尺身应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保证在测量范围上限时尺框及微动装置在尺身之内3)各部分相对位置1 、游标尺刻度与主标尺刻度应平行,无目力可见的倾斜2 、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 0.30mm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用比较法进行校准5)测量面的平面度深度卡尺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的平面度用刀口形直尺 以光隙法测量。
测量时,先将尺框测量面置于 1 级平板上,移动尺身使其测 量面与平板接触,紧固螺钉使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处在同一平面测量 时,在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的公共面的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位置上进 行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部分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方 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分有间隙,而有的方位 两端部分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若间隙大于 2.5p m,则透光颜色为白光;间隙为lp m ~2p m时,透光颜色为红光;间 隙为lp m时,透光颜色为蓝光;小于lp m时,透光颜色为紫光;小于0.5 p m 时,则不透光6)零值误差 将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平板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 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或借助放大镜必要时用读数显微镜校准7)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条件下,将基准面与平板接触,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 触重复测量 5 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8)漂移目力观察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在 1H 内每隔 15min 观 察 1 次,记录实测值,取最大漂移的绝对值作为测量结果9)示值误差1、用3 级或 5 等量块测量。
受检点的分布在主尺和游标均匀分布3 点,也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受检点位一150mm深度尺受检点取为:1.20, 81.50,121.80;0—200mm 深度尺受检点取为:51.20,121.50,191.80 测量时,按受检尺寸依次将两组同一尺寸的量块平行放置在 1 级平板上, 使基准面的长边和量块工作面的长边方向垂直接触,再移动尺身,使其测 量面和平板接触,测量时,量块应分别置于基准面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2、 测量时应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状态下进行,无论尺框紧固与否,测量 面与量块表面接触应能正常滑动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 之差确定3、 细分误差对数显深度卡尺除检定相应测量点的示值误差外,还应在测量范围内 至少选取包含传感器主栅一个节距内近似分布的 5 点进行细分误差测量如对于栅距为 5.08,应选择 1mm, 2mm, 3mm, 4mm, 5mm10) 贴校准标签,并填写《检定记录》,合格标签上面必须填写校准修正 值《检定记录》需记录:各部分相互作用、零值误差、示值误差,其他校 准项目只需记录不合格项,如合格无需记录11) 注意事项:1 、校正后,给卡尺上防锈油,放置时螺钉处于松开状态。
2、清理内部油泥:把机油点入尺框侧面缝隙内,使其延尺身来回移动,带出淤积尺框内的油泥12) 1型游标深度卡尺、I型数显深度卡尺图示4.4 注意事项:1 、操作时必须戴手套作业2、使用前、中、后,量块表面必须保持干净3、 校验后判定游标卡尺合格应在卡尺后方贴上“量具检验合格”标签4、 不合格游标卡尺要在高度规后方贴上“不合格”标签,待调整或送修5、 遇有游标卡尺外观不良或误差值较大及故障时,品质部即进行修理或报 废措施6、检验完毕应于千分尺、游标卡尺后方贴上检验标签,并将结果登录于校 验记录”(至少 3 组数据记录)4.5 校准频次:1、生产部、品质部所使用卡尺、千分尺、深度尺每半年校准一次;2、新购仪器或修复仪器必须经过第三方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4.6实施日期:本校准规程从审核之日开始执行5.0 记录指定检验员将自校记录记录在对应的记录单上6.0 参考文件JJG30-2002 (国家通用卡尺检定规程)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7.0 记录校准记录(自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