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2篇 人教版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38页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2篇 人教版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 1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 3、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而本节课就是对之中描述方式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 3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表示未知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难点:用数对的形式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学 (一)问题导学 1、初步感知,明确列行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板书:位置) 这是11班上课时的座位表,你能说说张亮同学坐在什么位置吗?谁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学情预测:1、用“第几组第几座”来描述;2、用谁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3、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
) 师:在数学中,我们有规范的说法竖排称之为列,横排称之为行,列通常情况下从左往右数请你指出第一列,第二列行通常情况下从前往后数指出第一行,第二行 (在确定列时,就是以观察者的左边为第一列) 师:现在你能用数学语言说说这个同学的位置了吗? 学生发现“第几列第几行”的表达更简单明了 师再指图中的两个学生,说说他的位置:巩固第几列,第几行 师:第4列第3行是谁的位置? 活动2【讲授】点拨助学 (二)、点拨助学 1、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老师用(2,3)表示这位同学的位置你能看懂其中的含义吗? 表示第2列,第3行(读法相同) 师: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她俩是不是坐在同一个座位上?(数字相同,但先后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不同) 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2、拓展延伸 师:为了研究方便,现在用方框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 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继续简化,用方格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师:说出这一列同学的位置:(生说师写)(3,1)(3,2)(3,3)(3,4)(3,5)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一列(3,几)引导(3,a)表示。
那这一行的同学该怎么表示?(a,5)(出示课件) 活动3【讲授】交流互学 (三)交流互学 1、明确观察点 师:现在我们回到教室,你能用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吗? 预测:(2,5)(6,5) 生说各自的理由,师引导:要想看班长的位置,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面对面)请学生站到讲台上,说一说,第一列在哪里?班长的位置呢?指一生的位置说出数对 2、说出数对,全班找到他 3、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比如:电影院的座位,第几排第几号(课件) 活动4【测试】检测悟学 (四)检测悟学 1、用数对(3,2)表示果盘的位置,那么樱桃的位置在(,),苹果的位置在(,),西瓜的位置在(,),香蕉的位置在(,) 学生观察图示完成练习 2、下面是某学校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所在列就是楼房的单元,行就是楼房的层数 出示:某学校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 (1)如果用(2,5)表示王老师家所在的位置,则宣老师加在( ),马老师家在( ),张老师家在( )。
(2)姜老师家与马老师家住在同一个单元,又比王老师家高一个楼层,姜老师家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学生独立完成,做题中遇到困惑可以问老师或者同桌交流做完后,课件出示答案,问:对那道题有困惑?评价自己的完成情况( )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军营,参观战士们的军营生活,高兴吗?(播放:走进军营,出示情境图)看,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这一位是班长小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问题:小强在什么位置?(指名学生回答) .问: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 .结合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有的横着看,有的竖着数,有的……由于看法和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数学是交流的工具啊!标准不一样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不方便,你想不想探讨一些简单又统一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在情境图中确定位置 1.认识行与列 谈话(同步演示):平时我们所说的“竖排”,通常叫做“列”,习惯上我们从观察者的左边数第1列、第2列……,平时我们所说的“横排”,叫做“行”,通常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 问: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张亮的位置吗?(演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怎么说?想好了,说给同位听 指名同学说小亮和小明的位置,教师板书 2.认识数对 谈话:刚才这位同学很快说出了小亮和小明的位置,老师写的速度却很慢,什么原因? 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大家能不能想个更简单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记起来简单,还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第几列第几行?现在以小强的位置为例在本子上写一写,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想法,然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对全班交流的意见进行梳理小结:这些同学都用数和符号简洁的表现出了小强的位置,真了不起! 介绍数对的写法:数学家也是用2个数来表示一个地点或者人的位置,如:第3列第2行,先写3,中间用逗号隔开,再写2,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象这样的一对数,就是数对(板书),读作:三二前边的3 表示第三列,后面的2表示第2行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请你用数对表示小亮和小明的位置,写下来2名学生板演) 3.抽象圆点图,加深对数对含义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用数对表示位置很简单,看这个队列图,我们也能把它变得很简单现在我们把每个人的位置看作一个点,整个队列就变成了这样一副图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班主任王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探索交流,交流问题 新授 1、教学例2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4、小结例2: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上 下(位置)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 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