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照明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ocx
8页LED照明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以LED为主营业务的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从2010年的2家增长到2015年的25家,我国大陆2家企业跻身全球半导体照明十大芯片、封装企业之列并购整合成为趋势,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团逐步形成,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区域发展特色显现,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一、 LED照明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一)LED照明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LED照明行业上游为LED照明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厂商,其中电源、结构件及灯珠是LED照明产品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LED照明成品的价格影响较大目前,我国上述核心组件产业链完善,市场均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供给较为稳定二)LED照明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LED照明下游行业主要为品牌厂商,目前形成了昕诺飞、朗德万斯、ACUITYBRANDS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ODM厂商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下游市场仍较为分散,户外、工业及特种照明领域由于LED替换进程较晚,头部品牌商分散现象更为明显未来,下游头部品牌商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LED照明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紧贴市场需求且具备较强研发制造和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ODM厂商将进一步巩固和下游品牌商的深度合作关系,与市占率逐步提升的品牌商共同成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 强化需求端带动,加快LED产品推广以需求为牵引,全面推动LED照明产品在公共机构、城市公共照明、交通运输、工业及服务业、居民家庭及特殊新兴领域等的应用推广,着力提升LED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推动国家机关办公和业务用房、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机构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率先实行照明系统LED改造,引领全社会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三、 城市公共照明及交通领域推广应用编制《十三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推动绿色照明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鼓励在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商业区、广场、公园、公共绿地、景区、名胜古迹、停车场和城市绿色建筑示范区使用LED道路照明产品各地新建城市道路照明优先采用LED照明产品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应用,推动轨道交通站台、高速公路服务区、隧道、机场、车站、码头(港口)等场所应用LED照明产品四、 强化创新引领,推进关键技术突破(一)加强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跨界融合,实现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产业链创新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半导体照明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材料、器件制备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OLED照明材料设计、器件结构、制备工艺等产业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等渠道,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和产品应用引导产品由注重光效提升转向多种光电指标共同改善和增强,提升LED产品的光质量和光品质,营造更加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照明环境加强LED照明产品自动化生产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智慧照明、新兴应用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二)建立健全创新机制推动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创新机制发挥企业参与国家创新决策的作用,鼓励企业间联合投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联合牵头实施产业化目标明确的国家科技项目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鼓励企业到境外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同类先进企业,加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引导企业参加各类国际标准组织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专利部署三)打造专业化创新创业体系鼓励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建设集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标准检测认证、电子商务、金融、人力培养、信息交流、品牌建设、国际资源对接等一体化的专业化LED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采用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模式,建设LED专业化、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平台。
五、 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呈现新趋势目前,全球半导体照明技术从追求光效向提升光品质、光质量和多功能应用等方向发展,产业从技术驱动逐渐转向应用驱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从照明、显示逐步向汽车、医疗、农业等领域扩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半导体照明相比传统照明节能效果显著提升2015年,国际上功率型白光LED器件光效达到160lm/W;LED室内照明产品光效达到107lm/W,室外照明产品光效达到96lm/W;白光OLED面板灯光效达到60lm/W发达国家通过强化标准规范LED市场应用,实施一系列推广应用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优势资源逐步向骨干龙头企业集聚,企业并购加速,从业内并购逐渐转向跨界融合企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从产品制造商逐步向产品、服务系统集成商转变,转型升级加速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发展,半导体照明出现技术交叉、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随着智能照明技术的逐步成熟,将在今后一段时期与半导体照明深度融合,为全球半导体照明行业带来新的巨大变革六、 工业及服务业LED升级改造推动工业园区内公共照明、厂区照明、厂房照明节能改造,应用LED照明产品鼓励商贸流通、银行金融、通讯、体育、文化等营业场所实施LED升级改造。
制定《流通领域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将LED照明产品纳入推广目录,引导商贸流通企业采购、销售LED照明等绿色产品研究将符合条件的LED照明设备纳入《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优惠所得税目录》,建立绿色供应商目录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鼓励企业从目前以生产光源替代类LED照明产品为主,向各类室内外灯具方向发展,鼓励开发和推广适合各类应用场景的智能照明产品,逐步提高中高端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比重积极引导、鼓励LED照明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促进特色化发展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建设,实施LED照明产品绿色生产制造示范加大LED照明行业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品牌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建立和实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增强品牌管理能力,加大品牌宣传推广,逐步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和出口比例鼓励地方优化布局,建设一批半导体照明特色产业及服务集聚区,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差异化发展,探索在重点集聚区开展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二)加强系统集成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系统集成发展,加强半导体照明产业跨界融合。
推进半导体照明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智慧照明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支撑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建设推动半导体照明与装备制造、建材、文化、金融、电子、通讯行业深度融合,在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标准制定等方面协调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向高端应用升级八、 强化市场监管和质量评价,净化市场环境(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根据市场和技术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研究建立智能照明标准体系框架制修订LED照明产品检测、性能、安全、规格接口等国家标准,研究制定LED与OLED照明器具、照明系统术语和定义、智慧照明系统等相关标准,规范LED照明产品生产和应用围绕智慧照明、农业照明、健康医疗照明、可见光通信等领域应用,开展标准研究针对技术领先、使用范围广、暂时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型LED照明产品,积极培育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二)提升检测认证能力开展测试技术、检测方法研究,分重点、有步骤地制定LED器件、光源和灯具检测和评价规范,鼓励研发先进检测设备,加强光品质和照明基础类研究统一认证标准和程序,开展LED照明产品的质量认证、节能认证工作,适时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
加强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提升LED照明产品检测认证水平支持检验检测机构模式创新,提高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三)强化执法检查监管强化照明产品执法检查、检测认证监管及质量监督检查,加大LED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标能效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建立第三方标准、认证、信用评价体系,提升LED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建立第三方LED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管理平台,开展实施效果跟踪与评价,对产品检测认证工作情况实施监督管理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建设,加强自律四)开展质量评价工作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应用示范等质量评价,支持我国半导体照明领域有关机构建立一体化研究和评价平台,支撑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向品质照明、智能照明转型提升开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与企业标准和自我声明符合性评价,推动相关机构建立评价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半导体照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九、 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研究制定综合各类指标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能效领跑者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能效领跑者名单研究将符合采购政策要求的能效领跑者产品纳入节能产品采购清单,实行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内投资等支持的项目优先选用半导体照明能效领跑者产品。
加强能效领跑者产品宣传推广,鼓励各地对入围能效领跑者的产品给予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