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幼儿的自编舞蹈课教案.docx
9页小班幼儿的自編舞蹈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进展合拍动作与敏捷的反响力量 2.能看懂图示,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3.通过道具手腕花学习并把握舞蹈中的方位变化 4.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1.会唱歌曲《朋友舞》,理解歌词内容 2.依据歌词内容的四张队列图示 3.贴花人手一个(苹果、五角星贴花均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4.录音机、歌曲磁带 5.场地布置:事先画好内外两个圆圈(一个上贴苹果标记,一个上贴五角星标记)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朋友舞》,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大胆用动作来表示对朋友的宠爱 2.逐一出示队列图,观看理解队列图所表达的意思 (1)(出示队列图1),依据图示,理解“手拉着手儿向前走”的动作要求 (2)(出示队列图2),能看懂图示,理解箭头所表示的意思,明白“脸对着脸儿退着走”的动作要点。
(3)(出示队列图3),依据图示,重点指导斜着找朋友的方法,并在幼儿理解的根底上,请几位幼儿进展示范 (4)(出示队列图4),帮忙幼儿理解“臂挽着臂儿绕圈走”的方法,并请几位幼儿进展示范 3.学跳舞蹈 (1)幼儿自由选择苹果或者五角星贴于右手,并依据自己佩戴的贴花外形站到相应的圆圈上 (2)教师提示幼儿站在圆圈上不挤在一起,要与左右的同伴保持肯定的距离并引导幼儿内外圈的朋友要一一对应地站好 (3)在双圈队形中,依据队列图,边唱歌,边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识方位变化 A、重点练习斜着找朋友,将贴花的手先指向自己对面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向 B、重点练习手挽手,将有贴花的手挽在一起,转圈后回到圆上 (4)听着音乐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留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状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把握程度 4.有重点地练习 5.听音乐,完整舞蹈 6.延长活动:尝试变换内外圈的位置进展舞蹈 小班幼儿的自編舞蹈课教案2 活动目标1、知道舞曲的名称,初步感知舞曲美丽、严厉的旋律。
2、会用美丽的动作跟随音乐表演 活动预备让幼儿熟识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一、观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小朋友,我们今日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教师弹奏乐曲) 2、刚刚的曲子叫《瑶族舞曲》,好听吗?我们再听一遍录音,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知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听完乐曲,让幼儿说一说(叔叔阿姨在跳舞……)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 3、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音乐 二、组织幼儿分段观赏乐曲 1、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美丽的舞蹈) 2、听其次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 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由于这段音乐是快的) 3、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观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4、在分段观赏的根底上再让幼儿完整观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预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叙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
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美丽的瑶族寨,住着很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涯,他们完毕了一天开心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悦耳的歌,跳着美丽的舞其次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快,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唱歌我们的生活多美妙 三、引导幼儿在观赏乐曲过程中熟识它的构造 1、要求幼儿反复观赏音乐,开头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终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观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观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构造形式 四、观赏、学习铃鼓舞,体验舞曲的美丽、严厉 1、观赏教师的表演教师自编)2、幼儿徒手仿照教师的动作,用身体和手臂表现乐曲的优美 3、幼儿持铃鼓随音乐练习,进一步体验乐曲的美丽、严厉 小班幼儿的自編舞蹈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进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响 2、通过道具手腕学习并把握舞蹈中方位变化 3、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欢乐 活动预备:会念歌曲中的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朋友舞》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集体念《朋友舞》中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拍手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旋律 2、主动将儿歌与旋律匹配,学唱歌曲 3、变化速度唱歌,用较慢和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难点练习 1、学习在双圈队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每人在右手手腕上做标记,相对而立将戴花的手指向自己面对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位) 2、连续练习,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3、教师唱歌曲第三句,幼儿做动作 四、学跳舞蹈 1、在双圈队形中,边念儿歌编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识方位变化 2、编唱歌编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留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状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把握程度 3、有重点的练习 4、完整舞蹈 小班幼儿的自編舞蹈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 2.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形象,感知歌曲雄壮有力 3.启发幼儿制造性仿照“吹喇叭”“打鼓”“打枪”“开炮”等动作,并心情饱满、动作有力、合音乐节拍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在感知歌曲的根底上创编“吹喇叭”“打鼓”“打枪”“开炮”等动作。
2.鼓舞幼儿心情饱满、动作有力、合音乐节拍地表现“小兵”形象 活动预备: 1. 精神预备:初步观赏和感知歌曲 2. 物质预备:小椅子有间隔的摆放、红色五角星头饰若干、图谱、解放军图片或录像课件、录音机/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并引发参加活动的兴趣 1. 教师带着幼儿头戴“军帽”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进入活动场地 2. 出示图片或录像课件,提问:这是谁?解放军叔叔有什么本事?他们在打敌人时表现得怎样?你们想不想当小兵一起学习解放军叔叔?教师当指挥员发出口令:请小兵们起立、稍息、立正、敬礼、礼毕;全体骄傲地说:“我是小兵” 3. 导语:小兵要练什麽本事呢?请听歌曲《这是小兵》 二、倾听音乐、熟识旋律,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心情 1. 在教师适当的体态和面部表情感染下,宁静的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心情 2. 出示图谱,帮忙幼儿熟识歌词及动作节奏 3. 随音乐合拍有力的拍手,进一步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心情 三、启发幼儿制造性的仿照“吹喇叭”“打鼓”“打枪”“开炮”等动作,协作音乐节拍,动作有力、心情饱满。
1. 启发提问,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并从跟随教师唱歌词练习每个创编动作,逐步过渡到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 随音乐节拍,教师带着幼儿动作有力、精神抖擞的完整表现舞蹈 3. 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练”,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兵还有什么本事呢?用什么动作表现?走,咱一起到操场上练练吧!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延长: 连续创编小兵练本事的动作 小班幼儿的自編舞蹈课教案5 活动目的: 1、在音乐的伴奏下,情愿跟着教师学做小猫的表演动作 2、有爱干净、爱美的情感 活动预备: 1、小猫头饰、尾巴人手一份 2、课前学习歌曲《小花猫照镜子》 观看记录:活动一开头,我先让幼儿对着镜子照一照,看一看,并随便做一些动作,感受镜子反照的好玩性等教师的舞蹈动作一表演完,各种姿势的“小花猫”出来了,幼儿条件反射地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有的将手指五指半屈学猫爪,有的在脸上来回地瘙痒着……姿势万千,正感受着小花猫的美丽动作呈现学习舞蹈的同时,幼儿很仔细地跟着教师学习每一个动作,仔细地观看着动作的变化性,跟着教师的乐曲的节奏做好每一个动作。
教师,小花猫也会这样还有这样……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他们还不时地做出多种不一样的动作,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了活动气氛最终,每只小花猫在音乐的伴奏下,快乐、欢快地舞蹈着,在舞蹈中完毕活动活动反思:小花猫是幼儿熟识的小动物,它的很多生活习性幼儿都能逼真地仿照出来,小班幼儿的舞蹈动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很乐观,兴趣也很高,学得也很快,对动作的把握也较完整通过他们熟识的动物动作仿照,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但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在动作连续表现这一技巧上把握还不够 措施:多供应相关舞蹈资料,引导幼儿通过日常的观看,逼真、好玩地仿照进一步地激发对舞蹈的兴趣,培育动作的连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