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课件.ppt

182页
  • 卖家[上传人]:1343****971
  • 文档编号:255378617
  • 上传时间:2022-02-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72MB
  • / 1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点和直线点和直线第二章第二章 平面平面第三章第三章 投影变换投影变换第四章第四章 常用曲线与曲面常用曲线与曲面( (略略) )第五章第五章 立体立体第六章第六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略略) )第七章第七章 组合体的视图组合体的视图第八章第八章 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第九章第九章 轴测投影图轴测投影图( (略略) )第十章第十章 零件图零件图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常用件常用件*2第一章第一章 点和直线点和直线*3bacdabcdZZbc1-81-8(2 2)完成正方形)完成正方形ABCDABCD的两面投影的两面投影4对角线一半对角线一半的实长等于的实长等于oaoa或或ococB B点与点与A A或或OO或或C C点的点的Y Y坐标差坐标差45mm45mmB B点与点与OO点点Y Y坐标差坐标差acbdooabcd1-81-8(3 3)以正平线)以正平线ACAC为对角线作一正方形为对角线作一正方形ABCDABCD,B B点距点距V V面面45mm45mm此题有此题有2 2解解*51-81-8(4 4)线段)线段CMCM是等腰是等腰ABCABC的高,点的高,点A A在在HH面上,面上,B B在在V V面上,求作三角面上,求作三角形的投影。

      形的投影abcacbmm第一章结束返回目录第一章结束返回目录*6第二章第二章 平面平面*7abcabckk2-22-2(2 2)在)在ABCABC内确定内确定KK点,使点,使KK点距点距HH面为面为20mm 20mm ,距,距V V面为面为24mm24mm2024*8 23 23(1 1)已知)已知ABAB为正平线,为正平线,DFDF为水平线,完成五边形为水平线,完成五边形ABCDEABCDE的水平投影的水平投影abcdeebcdakk*9abcdbcdamm11ZZZZ 23 23(3 3)球从斜坡)球从斜坡ABCDABCD上滚下,作出它的轨迹的投影,并求出斜坡对上滚下,作出它的轨迹的投影,并求出斜坡对H H面倾角面倾角10abcabcmm3001解不唯一解不唯一2323(4 4)已知)已知ABCABC平面对平面对V V面的倾角面的倾角1 1=30=300 0,作出该三角形的水平投,作出该三角形的水平投影(影(bc/Xbc/X轴)11分析:分析:ABCABC是铅是铅垂面,与垂面,与ABCABC平平行的一定是铅垂面行的一定是铅垂面,所以,所以DEFDEF是铅是铅垂面,并且具有积垂面,并且具有积聚性的投影平行。

      聚性的投影平行与铅垂面垂直的是与铅垂面垂直的是水平线,所以在水水平线,所以在水平投影反映实长和平投影反映实长和直角与正垂面与正垂面平行的一定是正垂平行的一定是正垂面,与侧垂面平行面,与侧垂面平行的一定是侧垂面的一定是侧垂面abcabcdfeefd202-42-4(4 4)已知平面)已知平面ABCABC平行于平面平行于平面DEFDEF,且相距,且相距20mm , 20mm , 求平面求平面DEFDEF的水平投影的水平投影12abcabckkmnnm2-62-6(1 1)求直线)求直线MNMN与与ABCABC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可见性自可见性自行判断行判断*13abcdabcdnnkkmmpv2-62-6(4 4)过)过N N点作一直线与点作一直线与ABAB及及CDCD直线均相交直线均相交142-7(1)2-7(1)作平面作平面ABCABC与平面与平面DEFGDEFG的交线,并判别其可见性的交线,并判别其可见性abcabcdefgdefgmnmn*15abccbammnnabccabmmnn2-82-8(1 1)过)过M M点作一直线垂直于已知平面点作一直线垂直于已知平面。

      与正垂面垂直的是正平线,由此可延伸,与铅垂面垂直的是水平线,与侧垂面垂与正垂面垂直的是正平线,由此可延伸,与铅垂面垂直的是水平线,与侧垂面垂直的是侧平线直的是侧平线16ababmm分析:到分析:到A A、B B两点距离相等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中垂面的点的轨迹是中垂面2828(3 3)求作与)求作与ABAB两点等距离的轨迹两点等距离的轨迹17alcalcdefdefkkmmbb2-82-8(4 4)已知)已知ABCABC垂直垂直DEFDEF,作出,作出ABCABC的水平投影的水平投影分析:分析:1 1、两平面、两平面垂直,过其中一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向个平面内一点向另一平面所作垂另一平面所作垂线一定在该平面线一定在该平面内;内;2 2、用面上求点的、用面上求点的方法求得方法求得18分析:分析:1 1、过、过B B点可以作一平面点可以作一平面BMKBMK垂直于直线垂直于直线ABAB;2 2、因为、因为B B点在平面点在平面BMKBMK内,过内,过B B点作垂直于点作垂直于ABAB的线一定在平面的线一定在平面BMKBMK内,又因为内,又因为BCBC垂直于垂直于ABAB,所以所以BCBC一定在平面一定在平面BMKBMK内;内;3 3、用面上取点的方法可求出、用面上取点的方法可求出结果。

      结果abamkmkcc11 29 29(1 1)已知直线)已知直线ABAB垂直于垂直于BCBC,作出,作出BCBC正面投影正面投影b*19abdeabdekk1122cc2929(4 4)以)以ABCABC为底边作一等腰为底边作一等腰ABCABC,C C点在直线点在直线DEDE上分析:分析:1 1、ABCABC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ABAB是底边,所以是底边,所以AC=BCAC=BC,所,所以以C C点轨迹是点轨迹是ABAB的中垂面;的中垂面;2 2、过、过ABAB中点中点K K作平面作平面K12K12垂直垂直于于ABAB;3 3、求直线、求直线DEDE与平面与平面K12K12的交的交点pv*202-102-10(1 1)过)过K K点作一直线点作一直线KLKL与平面与平面ABCABC平行,平行,与直线与直线EFEF相交分析:分析:(1 1)过一点)过一点作平面的平行线有无作平面的平行线有无数条,其轨迹是与已数条,其轨迹是与已知平面平行的平面;知平面平行的平面;(2 2)作直线)作直线EFEF与轨与轨迹所组成的平面的交迹所组成的平面的交点点L L;(3 3)KLKL即为所求即为所求。

      abcabckkllfeef*212-102-10(2 2)在)在ABAB直线直线上取一点上取一点K K,使,使K K点点与与CDCD两点等距两点等距分析分析:(:(1 1)与)与C C、D D等距的点的轨迹是等距的点的轨迹是沿沿C C、D D连线的中垂连线的中垂面上;面上;(2 2)这个点又在)这个点又在ABAB上,因此,这个点上,因此,这个点是是ABAB与中垂面的交与中垂面的交点cabddcabmmkkPV第二章结束返回目录第二章结束返回目录*22第三章第三章 投影变换投影变换*23ZAYBYAZBYBYA3-13-1(1 1)求直线)求直线ABAB对对H H、V V面的倾角面的倾角 、 及其实长及其实长ZAZBabbaa1b1baHV1H1V直线实长直线实长*24ZCababccXZBZBZAZAa1b13-13-1(3 3)过点)过点C C作直线作直线ABAB的垂线的垂线CDCDHV1ZCc1d1dd*25abcdabcda1b1c1d1VHH1H1V2V 31 31(4 4)求平行两直)求平行两直线线ABAB、CDCD间距离26ababccXZBZBZAZAa1b1【补充题补充题1 1】求点求点C C与直线与直线ABAB间的距离间的距离。

      HV1ZCZCc1V1H1ZABZABY1CY1C(a1)b1c1C点到AB的距离*27ababcca1b1c1k1kka2b2c2HVH1VH1V1【补充题补充题2 2】求求C C点点到到ABAB直线的距离直线的距离 *28abcabcmnnmkkk1【补充题补充题3 3】求直线求直线MNMN与与ABCABC的交点的交点K K29abcdaa1a2b2m2bb1cc1dd1c2d2k2m1k1kmkmVHHV1V1H2【补充题补充题4 4】求交叉两直线求交叉两直线ABAB和和CDCD的距离303-23-2(1 1)在直线)在直线ABAB上取一点上取一点E E,使它到,使它到C C、D D两点距离相等两点距离相等Xababddccea1b1c1d1ee1H1V1C1-d1的中垂线*313-23-2(3 3)已知)已知CDCD为为ABCABC平面内的正平线,平面平面内的正平线,平面ABCABC对对V V面的倾角面的倾角 = = 30300 0,求作求作ABCABC的的V V面投影面投影Xdccabd300300此时无解V1H1c1(d1)bb1a*32 32 32(4 4)已知正方)已知正方形的一边形的一边ABAB为水平线为水平线,该平面对,该平面对H H面的倾角面的倾角1 1=30=300 0,作出该正方,作出该正方形的投影。

      形的投影abcdabdcVHa1 b1c1d1HV1*33b1f1d1e1H1V1dfeabdf eabXO3-3(1) 3-3(1) 作直线作直线ABAB在在DEFDEF平面上的投影平面上的投影a1b01a01b0a0b0a0*343-33-3(2 2)作)作ABCABC外接圆圆心外接圆圆心K K的投影的投影 分析:要作分析:要作ABCABC外接圆圆心外接圆圆心K K的投影的投影实际上只要在实际上只要在ABCABC内作出其任意两条边内作出其任意两条边的中垂线,其交点就是的中垂线,其交点就是ABCABC外接圆的圆心外接圆的圆心K K因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此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此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由此可知:此题用换面法,并凭借垂直投影定理即可解由此可知:此题用换面法,并凭借垂直投影定理即可解OXbacacb*35V1H1c1b13-33-3(2 2)作)作ABCABC外接圆圆心外接圆圆心K K的投影的投影OXbacacbV1H2a1a2b2c2kk三角形内BC的中垂线*36ZAB(a1)b1ZBZCZDZAababccXddZABY1CYDYDV1H1Y1CC点到AB的公垂线ZAZBa1b1HV1ZCZD3-43-4(1 1)求直线)求直线ABAB与与CDCD的公垂线的公垂线EFEF。

      c1d1c1d1f1e1f1e1efef *37PPP1Q1Q2P2 VW1W1V23434(2 2)求出两相交)求出两相交平面平面P P与与Q Q之间的夹角之间的夹角WV第三章结束返回目录第三章结束返回目录*38第五章第五章 立体立体*39P29 5-1P29 5-1(1 1)作出六棱柱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作出六棱柱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 A、B B、C C点的三面投点的三面投影40P29 5-1P29 5-1(2 2)作出五棱锥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作出五棱锥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 A、B B、C C点的三面投点的三面投影41aaabbb(c )(c)cP29 5-1(4)P29 5-1(4)作出圆锥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作出圆锥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 A、B B、C C点的三面投影点的三面投影*42aaab bbbbb(c)c(c)P30 5-2(1)P30 5-2(1)作出球体的侧面投影,以及它表面上作出球体的侧面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 A、B B、C C点的三面投影点的三面投影*43P30 5-2(2)P30 5-2(2)作出作出1/41/4环体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环体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 A、B B、C C点的三面投影点的三面投影*44P30 5-2(3)P30 5-2(3)作出组合回转体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作出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