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系统组织课件.ppt
18页开放系统的组织,许晶晶,,一个系统是开放的,并不仅仅因为其与环境间的相互交换联系,还是因为相互交换联系是系统变化的关键因素————布克利(1967),,一、定义 二、基本观点 三、开放系统的组织理论与理性组织理论和 自然组织理论的不同 四、系统的初步分类 五、开放系统理论中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 六、小结,,,一、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植根于其运行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组织因为在环境的巨大影响下,有着不同利益关系的参与者的联合斯科特)·这一定义强调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定义涵盖加尔布雷斯(1973:2)、劳伦斯和骆奇(1967)等的定义二、 基本观点:(1) 组织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动态的系统 (2)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松散性个体和群体之间的联合有时形成,有时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
(3)系统的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和依据系统的运作而变化的三、开放系统的组织理论与理性组织理论和自然组织理论的不同: 1、组织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把个体要素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2、理性组织理论和自然组织理论都建立在将组织视为封闭系统的基础上的,而强调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成为组织结构的基础,于是,组织的边界便不再固定而是趋于弹性或无形3、开放系统的组织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四、系统的初步分类,(一)A 、根据组织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依赖的强度可以将其分为:机械系统,有机系统,社会系统 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依赖的强度减弱,,B、伯尔丁根据组织系统层次的复杂性把系统分为9个层次见P78) 第一层到第三层是物理系统,第四层到第六层是生物系统,第七八层是人类社会系统第九层说明该分类是开放型的,分类并没有到此结束各层之间并不是互不相联系的,靠前的每一层都作为下一层的亚系统 一般系统理论研究领域为第三层和第四层一般系统理论,(二) 系统的特性:开放性 整体性 目的性 (三)开放性组织的三种形式:1、作为控制系统的组织2、作为松散联结系统的组织3、作为等级系统的组织,,1.1所谓控制系统: 即为了一定的目的可以控制而构成的系统叫做控制系统。
在控制作用的影响下,控制系统能改变自己的运动和进入各种状态,使系统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展开控制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 控制系统包括生物系统、人工系统、社会系统等1.2 控制的目的有两种: 一是保持系统原有的状态使其不发生偏离; 二是引导系统的状态达到某种预期的新状态 1.3 控制系统强调组织的自我调节性,组织的操作层次,即系统的生产过程组织结构的严密性和逻辑性2、作为松散联结系统的组织 * 许多系统(尤其是社会系统)都包含了与其他要素松散联结的元素,这些要素可以有一定的自由行为Ashby,1968;Glassman,1973)* 强调组织的规范结构与行为结构的关系是松散的,系统中包含有一定自有行为的要素但松散并不意味着员工士气的低下也不表示管理的低标准)*生产力悖论:是指许多组织都对信息处理技术作了巨大的投资,而并没有对国家整体生产力的增长率产生影响Harris,1994)提高个体工人的生产力并不能很快或毫不费力的提高部门或公司层次的生产力,更不必说整个工业了3、作为等级系统的组织 这里的等级制并不是指指地位或权利的不同,而是指在类群和层次上的等级制 系统组成部分内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比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要更为紧密。
许多看上去复杂的组织系统都是由极为相近且能保持相对自由运作的单位组成,而且为了自身的稳定,系统也会依赖于这些亚系统 所有系统都是由亚系统组成所有系统也都是其他外围系统的亚系统五、开放系统理论中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 (一)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学派更倾向于实际和实用,他们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力图改变和提升组织,而不是简单的描述和阐释组织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行为设计1 、系统设计要求考察组织的信息,能量和物质运动的流程图,而不是组织 的形式2、 非线性动态系统能达到三种类型的平衡3、非线性动态系统能达到的第二种类型的平衡 系统的互动复杂性和紧密连接程度很高4、系统的设计如何平衡系统内部要素的高效协作与要素间的紧密连接程度,,,,,,,(二) 权变理论 (劳伦斯和洛奇)* 强调系统设计必须使组织适应环境认为不同的环境对组织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市场条件下或技术中以不确定性及快速变化为特征的环境,相比那些稳定环境而言,更会对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包括限制和机会不存在最佳的组织方式 1、 权变理论的假设前提任何组织方式之间都不等效做出反应 2 、 组织 环境提出要求 3、劳伦斯和洛奇提出组织与环境的适应至少发生在两个层面上:(1)组织每个子单位的结构特性都应当和与其自身相关的环境相适应。
2)组织的分化和整合模式应当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4 、组织细化“悖论” 细化反应导致不能很好地反应组织 环境提出要求,,,,,,(三) 维克的组织模型:* 强调由于“组织”本身的虚拟性,因而对组织的讨论应该集中在“组织行动上”,而不是“组织”本身将视角放在运用于参与者及其相互关系层次上的内涵,即强调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松散性和条件性着重关注注意力和解释的过程1 、组织的作用减少可能性的范围,即减少“可能发生事件”的数量2、组织的目的建立切实可行的确定性3、组织行动的结构化——制定法规,选择和保留,固定小结,组织的运动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组织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组织内部的矛盾运动,组织的要素决定组织的功能,这是第一位的但一个组织的功能表现,除了组织的内部要素之外,还有它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组织表现出哪些功能,是组织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组织作为整体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于组织的运动和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组织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环境也是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个城市,要是封闭起来,人流、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统统切断,不能进出,那么,不要多久,就会变成一座死城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同其他国家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就不可能迅速发展O(∩_∩)O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