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基础类ppt课件古罗马文明.ppt
48页第八讲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有联系也有区别人称:“辉煌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在时间上是交错的罗马的贡献集中在政治制度、法律、宗教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特性:务实、写实、实用,关注国家荣耀和伟大较为保守和传统,但气势恢宏,其本身发展就是一部史诗一、古罗马文明的时空背景意大利半岛的地理特征对罗马历史的发展影响意大利半岛的地理特征对罗马历史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意大利没有太多的矿产资源它的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可用作良港的地方不多另一方面,意大利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加之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平原土地肥沃,为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罗马人一直是以务农为主的民族横贯全境的亚平宁山脉也有利于政治的统一此外,与希腊相比,意大利半岛更易受到外族入侵阿尔卑斯山脉无法有效地阻挡中欧民族的涌入,而许多地方海岸的低平又招来来自海上的征服几乎从定居意大利土壤伊始,罗马人就热衷于军事活动,因为他们不得不保卫自己的征服成果,以防其他入侵者2)罗马城诞生前的居民罗马城诞生前的居民远在石器时代意大利半岛上就有人类居住了到公元前2000年初,也就是希腊人南下爱琴海区域的时候,操印欧语的诸部落从东北方向的多瑙河沿岸,循着阿尔卑斯山的一些隘口进入意大利半岛各地。
其中在台伯河流域拉丁姆平原上定居下来的一些部落,称作拉丁人在拉丁人居住的地方曾出现了一些有围墙的城寨,位于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就是其中之一3)伊伊达达拉拉里里亚亚文文化化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左右,有一支叫伊达拉里亚人(Etruscans,又译作埃特鲁斯坎人)的东方部族,从小亚细亚进入意大利地中海东部的先进文明被伊达拉里亚人带到了意大利公元前6世纪,伊达拉里亚已经建立了一个扩展到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的城市联盟这时候的伊达拉里亚人有了较高的文化,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他们已经能够制造精巧的陶器和青铜器,工商业也发展繁荣起来,并且有了海军和商船队,对外贸易相当广泛,艺术文化也比较发达(墓葬、壁画、神庙、雕塑等)从公元前8世纪后半期开始,希腊人向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进行移民,并先后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许多城邦,如他林敦和叙拉古等约在公元前500年,伊达拉里亚人被拉丁人打败4)罗马城的起源罗马城的起源传统观点总认为,罗马建城的时间在公元前753年,并以此作为罗马的纪元,类推建城以来某某年但现代考古发现和新近研究结果表明,罗马建城可能在公元前6世纪,即伊达拉里亚人统治罗马初期诸多史学家一致推论:伊达拉里亚统治时期是罗马建立并走向自身发展的起始。
在这一过程中,伊达拉里亚人把其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带入罗马古罗马发展的历史阶段王政时代王政时代,是罗马由氏族制社会向国家政权过渡的时期这时期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王,音译为“勒克斯”自公元前八世纪中期到公元前六世纪末期,先后共有七个王统治,其中有拉丁人,有萨宾人,亦有伊达拉里亚人王”指挥作战,同时也负责主持祭司仪式或审理某些案件王权也受到古老制度的限制;未经王国显贵们的同意,国王无权改变这一制度除王权之外,此时的罗马政治体制还包括库里亚(血缘氏族)大会和元老院共共和和时时期期一般认为罗马“王政”于公元前500年结束,此后进入“共共和和时时代代”由两名选举产生的称为“执政官”(拉丁文叫做consul)的官员取代了国王,仍保留元老院、百人团大会等机构所谓的“共和制”起源于罗马,共和制区别于君主制的主要特征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是选举产生的,而不是世袭的罗马的共和制不同于现代共和制,它是贵族奴隶主占主导地位的在共和时期内,罗马的平民与贵族矛盾愈益激烈,不断爆发尖锐的斗争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结果是一部分富裕的“平民”开始插足于统治集团,强化了罗马“共和政权”的统治A、约公元前470年,他们迫使贵族同意遴选若干叫做保民官的官员。
保民官有权否决行政长官的不法行为,以此保卫平民B、公元前450年,平民编纂成文法典的要求也实现了其结果就是颁布了著名的十二表法C、约公元前367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执政官被选举出来执政官任职期满后可自动进入元老院,这样贵族垄断元老院席位的局面也就被打破了D、公元前287年,平民取得了最后一次胜利:是年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不论元老院批准与否,公民大会颁布的法案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罗马共和制度的运作: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承担选举、立法和监督功能的机构,另一部分是管理日常事务的行政官员机构:(1)元老院开始为100人,由100个贵族家庭的家长组成,以后成员的来源更为复杂,人数也增至300人决定立法,制约执政官,征召和指派军队,决定地方总督人选,决定国家预算,外交全权2)百人团会议罗马公民分为五等,除最后一等穷人无服兵役权利之外,其余四等按军事建制编成百人团(centum)在百人团会议的表决中,每个百人团只有一票百人团会议选举最高司法行政官员,决定对外宣战和媾和,前期有提出法案之权投票从最富裕的公民百人团开始,一旦得到大多数后,投票即告停止,所以最后等级的百人团可能往往不参加投票3)部落大会(平民大会)。
其前身为王政时代的库里亚大会,早期罗马有三个部落,每个部落又细分为10个血缘单位,称“库里亚”(curia),30个库里亚组成公民大会进入共和时代后,此机构的职能一度被百人团会议取代自从平民获得选举保民官的权利后,此机构重新组合,依部落地域组成,35个部落的公民组成部落大会,该机构主要由平民控制,选举保民官公元前287年后,该机构获得立法权2)司法官(Praetors)早期这一官职的职能归执政官公元前367年设立他们是执政官在军事上的副手,同时他们还是法官,他们通过自己的法庭判案创立了许多罗马法律;(3)监察官(Censors)负责公民的资格审查和财产登记,根据财产对公民进行排名,同时确定每年的税收这些人掌握许多公民的隐私,所以通常由得到公民信任的、德高望重者担任监察官为二人,根据规定5年选举一次,但习惯上18个月以后,监察官会自动辞职;(4)独裁者(dictator)这是非常时期的行政官员,当国家处在危急时刻,可以由执政官指定,也可以由百人团选举产生一位独裁者,负有绝对的行政权力,为期6个月除此之外,平民保民官是个非常特殊的设置,保民官不是处理日常事务的行政官员,但他们的地位有非常重要。
保民官有10人,他们每年由部落大会选出,并负责主持部落大会他们必须是平民,也只代表平民利益,他们有权否决任何行政官员的决定,他们的人身是不可侵犯的,这一设置主要是防止贵族滥用权力罗马共和制的意义罗马共和制它是介于君主制和希腊直接民主制之间的制度从机制运作的角度看,而不是从观念的角度,它对西方制度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分权、监督机制)然而,它的制度主要还是贵族的统治,由于行政官员是不给薪金的,因此穷人就难以担任此职百人团主要由富人控制,元老院则基本上是贵族的一统天下,元老院的权力又大于百人团和执政官有野心、一心往上爬的保民官则常常与元老院勾结,串通一气使用否决权如此,罗马的奴隶主贵族和富人们通过操纵政治控制了罗马共和国帝国时期帝国时期帝国建立的原因:A、领土的极度扩张罗马人迅速地接连蹂躏、并吞了马其顿、希腊、小亚细亚的帕加马、比希尼亚和西利西亚,然后是塞琉西王朝的叙利亚,最后,于公元前31年并吞埃及罗马人还以这一方式接管了东方诸后起的希腊化国家当时,尤里马斯凯撒有很高的声威,他(于公元前58一49年)征服整个高卢最后,公元1世纪时,罗马开始长期占领不列颠最终,罗马统治者已经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势力向西延伸到大西洋岸,向东延伸到小亚细亚地区。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贫民和富豪之间的矛盾、以及罗马统治者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矛盾都越来越恶化开始时,提比留格拉古和他的兄弟盖约格拉古勇敢地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奴隶起义连绵不断,最后,终于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帝国建立的过程在罗马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过程中,中间有一种过渡形态这就是前后两次“三头政治”(triumvirate)前三头同盟:庞培(Pompey)、克拉苏(Crassus)、凯撒(Caesar)两头并立凯撒独裁后三头同盟:安东尼(Antony)、雷比达(Lepidus)、屋大维(Octavius)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他直接控制行省的总督,规定税收标准,严密控制军队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屋大维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确保了200多年的稳定帝国的历程屋大维之后的4个皇帝被后人认为是暴政的象征:提比留(公元前14公元37年)、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克劳狄(公元4154年)和尼禄(公元5468年)但后来又出了所谓的“五贤帝”:涅尔瓦(公元9698年)、图拉真(公元98117年)、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安东尼庇护(公元138161年)和马可奥勒利乌斯(公元161180年)。
在“五贤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范围,其文化处于极盛时期其后,帝国走向衰落公元3世纪,危机四伏,最后终于在民众起义和外族不断侵犯的冲击下,罗马帝国的整座大厦倒塌了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正式灭亡了二、古罗马的文字、文学与史学1、拉丁文古代罗马使用的文字称为拉丁文,这是利用、继承希腊字母并加以发展而形成的拼音文字拉丁字母大约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最初只有21个字母符号,古罗马时为23个在罗马时代后才增添J,U和W,达到26个,有辅音和元音,字体简单清楚,笔划匀称美观,便于阅读和书写拉丁文是罗马的通用语文,遗留下来的许多铭文、文学作品、法典法令、历史著作、自然科学著作等大多是用拉丁文写的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拉丁文也逐渐传播到欧洲的许多地区(直系后代是罗曼语系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英语有1/3以上的词汇来自拉丁语)2、共和国时期的文学古罗马文学诞生时,希腊文学已臻于繁荣,古罗马文学受希腊文学的影响很深罗马作家在吸收、摹仿希腊文学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和现实需要,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普劳图斯(Plautus,公元前254一前184)是著名的喜剧作家,代表作:孪生兄弟、一坛黄金、吹牛的军官。
戏剧作家泰伦斯(Terence,公元前190一前159),代表作婆母、两兄弟最著名的演讲家和散文作家是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一前43)文学上的成就是他的演说辞和书信恺撒的高卢战记帝国时期的文学帝国初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曾一度繁荣的散文逐渐衰落,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演说、政论等文体已失去原来的地位和作用,演说学、修辞学成了文字游戏在君主的庇荫下,歌功颂德的诗歌成了首要的文学体裁,涌现出了维吉尔(Virgil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记Aeneid)、贺拉斯(Horace颂歌集Odes)、奥维德(Ovid恋歌、变形记)三大诗人4、罗马的史学罗马的史学师承希腊的传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共和时代最重要的史学家是波里比阿(公元前204一前122)著有通史,波里比阿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视野开阔,对历史事件能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加以分折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有李维(罗马史)、塔西佗(历史、编年史、日耳曼尼亚志)、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三、古罗马的哲学、政治思想与法学1、卢克莱修的唯物论哲学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8一前54)对他的生平后人几乎一无所知他留下了一部用叙事诗体裁写的长诗物性论,这是存世的唯一较完整地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
他认为人的灵魂和精神都是由最精细的原子构成的,它们与肉体同生死,坚决反对灵魂不死的轮回的谬说他激烈反对神和宗教,认为神与宗教是从人们对自然现象不能理解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中形成的2、新斯多噶派对罗马人最有影响斯多噶派斯多噶派是禁欲主义者,要求人们摆脱奢侈的陋习,控制自己的情感,知足常乐斯多噶哲学强调义务、自律和遵从事物的自然法则,与罗马人古老美德和保守习惯非常合拍罗马帝国时期新斯多噶派的主要代表是辛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