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
3页课题: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 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重点、难点】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课前预习】1. 化学研究的内容是:①物质的_______与_______,②物质的_______和_______,③物质的_______与_______2. 纯净物由 组成,如 混合物由 组成,如 学习过程】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交流与讨论】空气、盐水、氧气中有哪些物质?【小结】分类标准: 2.物质分类 【交流与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矿泉水、可乐等都属于什么类别?为什么?水、二氧化碳、氮气等都属于什么类别?为什么?【思考】燃着的火柴熄灭后在火柴梗上看到黑色物质;在蜡烛火焰上放置玻璃片,在玻璃片上可看到黑色物质;烧烤会导致食物表面变焦……为什么上述过程都会产生黑色物质呢?【活动与探究】加热葡萄糖、砂糖、面粉(1) 实验现象: 。
2) 实验结论: 阅读】P15最后两段和P16第一段【交流小结】1.物质由 组成例如氧气由 组成;金刚石由 组成;水由 组成;铁由 组成;二氧化碳由 组成;碳酸氢铵由 组成2.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 填“相同”或“不同”)3.物质由 构成物质 和 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释疑:三、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1.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资源是有限的2.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矿物能源交流与讨论: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 (课本p16)小结: 性质 用途释疑:阅读:P17~18,将左边科学家与他们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直线连接a.门捷列夫 ⑴放射性的钋和镭b.居里夫人 ⑵元素周期表c.诺贝尔 ⑶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d.拉瓦锡 ⑷研究空气成分【复习互查】【当堂训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红茶 B.清新的空气 C.24K黄金 D.氢气 2.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 B.葡萄糖、蔗糖、面粉中都含有碳元素C.氧化镁中也含有碳元素 D.任何物质都含有碳元素3.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B.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C.居里夫妇通过长期的化学实验制造出了具有放射性元素——镭和钋D.干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4.用“性质”和“用途”填空物质的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体现了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 课后提升】一、选择题1.(2020年青岛)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编成铁网 B. 冰块制成冰雕 C. 石油制成布料 D. 木板制成桌椅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 A.开发新能源 B.合成新药物 C.设计电脑程序 D.防止环境污染3. 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4. (2020年青岛市)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石墨用作铅笔的笔芯 B.天然气用作燃料C.铜用来制作电线 D.金刚石切割玻璃二、填空题6. 请将右边的字母填在对应的空格里。
1)化学变化 a.酒精容易挥发 b.天然气燃烧 2)化学性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3)物理变化 d.石蜡熔化 e.加热碳酸氢铵[] 4)物理性质 f.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g.水结成冰[1)对应 ;2)对应 ;3)对应 ;4)对应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写序号)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水银 ④加碘盐 ⑤洁净的生理盐水 ⑥啤酒 ⑦二氧化碳 ⑧五氧化二磷 ⑨红磷 ⑩澄清石灰水8.如右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白磷40℃即可燃烧),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测定空气中______ 白磷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活塞先向 移,后 移,最后停在约为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9.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写出区分该组物质的方法,并写出该方法依据性质的类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你能用多种方法区分吗?一定能,请写出多种方法物质区分方法性质类别铁丝与铜丝示例:方法一:看颜色方法二: 物理性质 白醋与酒精水与澄清石灰水*10.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已知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