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研究结题报告.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31784723
  • 上传时间:2023-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迎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大步向我们走来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现有的评价模式,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观念的发展趋势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包含下列要素:关注人和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体现出尊重与关爱,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在教学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由于新课程改革实验时间短,又由于老师们受多年以来应试教育的束缚,对评价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虽已重视,但还欠深入,大多数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缺乏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跟踪反馈信息的相关数据,致使研究收效甚微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确定了“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方法与策略探究”的研究专题。

      学习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评价”通过“学习成长记录”来表现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好的学习品质的生成在学校新课程的背景下,学习品质是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知识的学习及智能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认为学习过程评价就是把能力测试与学生的学习品质对照分析、综合评价二、研究的意义(一)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独立思考的过程,积极探索的过程二)通过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探索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方法与策略三)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教师通过评价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增强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三、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应坚持的原则1、评价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做出相应的评价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2、评价要坚持时效性原则教师的课堂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当时表现而作出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某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闪现出创新的火花,或某一学生当他的情感、态度、价值方面有值得称赞的地方,那么教师当时就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有利促进学生的学习。

      否则错过了时机,评价就失去了价值3、评价要坚持发现性原则学生几乎是伴着教师的评价,在课堂上进步、发展、成长起来的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挖掘、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优异他人的地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并在评价中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对往后的学习产生更大更浓的兴趣和热情二)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功能1、评价思想上变“重结果,轻过程”为“结果、过程的统一”,发挥激励功能 我们在研究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因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索取知识、同化知识、物化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获得理想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制约学习结果的重要变量,学习过程的评价是针对学生获取知识的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动机、态度、活动、水平、技能、能力的评价 2、评价目标上变“单一过高要求”为“多重适度要求”,发挥调控功能心理学家通过评价目标对学生的影响研究,认为评价的标准和学生努力和程度成倒U型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的努力程度及成绩随着标准的升高而递增,在某一点达到最佳匹配,之后标准越高,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成绩反倒不断下降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具备调控过程的教学评价,假如对某一部分学生的要求超越了这些学生的实际水平,那么就要把这个要求标准降下来。

      一般说来,用定量评价不能及时对教学作出反馈的效果,采用定性评价可以调节与控制学生的认知冲突,完善教学的内部结构,并调控每个学生的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3、评价内容上变“重知识轻能力”为“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发挥导向功能在考试中我们往往看到这种现象:基本概念得分高,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却不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道理很简单:基本概念必考,必须教;动手操作不考,不必教考什么,教什么,旷日持久,学生的学习怎么能不脱离实际,高分低能呢?因此,在评价内容上要正确发挥考试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分”与“能”对应,知识、能力、情感有机统一四、研究的目标(一)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二)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三)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四)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传统的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诊断和促进功能,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过分关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本专题实验就是要转变这种评价方式,就如下内容进行探索:1、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根据《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教师要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方面进行深入而精心地安排,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内容要求和安排上反复推敲,做到切实可行,力求使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上,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2、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的评价据一项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进入小学时,对新鲜的事物怀有追根究底的习惯,总喜欢问个为什么,然而,一旦读了几年书,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失去了问问题的乐趣,试想,一个对未知事物没有探索兴趣的孩子如何能成长为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又如何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呢?这个问题的存在,除了社会、家庭等因素之外,究其深层次的教育思想和现有学校教育机制的问题实质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新知,并在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3、对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的评价邓小平同志倡导“勇于思考、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对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的评价中紧紧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核心,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推判性及支撑他的独特人格,并高举“优不优看创新”来作为人人憧憬与追攀的学习境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情感 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观察并敢于和善于观察;学会实验;学会思考等等最终促使学生将外显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操作活动,成为自觉的学习行动通过构建新评价方式,达到以下预想:⑴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⑵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⑶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⑷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六、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我们分年级、分班组对学生进行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反馈,做作业的具体情况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外在的学习情感表现感知了他们的学习状态,真实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二)调查法:本专题研究采用问卷、座谈、咨询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并作出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通过调查,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感受,更好地调整了教学行为,师生教学关系融洽、和谐三)行动研究法计划——问卷调查——发现问题,调整方案——第二轮问卷——再观察分析反思专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握“四强四淡”:强化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强化发展个性,淡化追求合格;强化定性分析,淡化定量分析;强化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形式的转变,使本专题研究的目标得以真正落实七、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5.10----2006.5成立专题研究小组,选定研究教师,确定研究专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专题论证,制定专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6.6----2007.6健全可操作性的实验步骤,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评价框架,并按已形成的模型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形成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与策略,真正实现评价方法的重大变革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验成果撰写论文和实验报告,开展成果交流与评优活动第三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07.7----2007.10整理、分析,撰写专题研究论文,形成本专题的研究报告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册八、研究的过程(一)召开专题开题会,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在专题申报成功后,我们召开了专题开题会,专门邀请了教研室的许宝光主任、教科室的杜承艳主任、韩长存校长、孙士奇老师、退休的教研员马维新老师和吕瑞苓老师参加。

      会上各位专家、领导对专题组成员进行了理论培训,使专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了专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研究目标、懂得了研究方法、知道了实验步骤,为保证专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题会后,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实验的相关理论,学习国家级实验区与专题相关的实践经验,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课堂教学中关于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有关文章为专题的实施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专题组成员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专题研究有所帮助二)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为了真实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了参与状态评价、独立思考过程评价、参与教学过程评价、积极探索过程评价四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分年级撰写了调查报告单张文靖老师撰写了总的调查报告,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第19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三)“小学数学学习成长记录册”的创建与使用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质性的评价方法,不但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学生成长记录册”这一新型的教育评价方式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我们在专题研究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

      1、“小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册”的特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册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家长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资料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①小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册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②小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册的内容与某一时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相一致③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写入成长记录册里,并进行评价和反馈④成长记录册的评价不是给予好与不好的结论,而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和改变的事件(技能、兴趣、学习方法与态度、自主性与独立性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与发展建议2、《小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册》内容附后3、“小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册”的使用首先,学习过程成长记录册内容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