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doc
2页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顺化中学 左庚民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概述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呼吸运动的过程 技能性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性目标: 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时,你的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此,你的生活就离不开空气,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课件展示:体验与思考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认真体会憋气时的感受 【过渡】可见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要进行呼吸,呼吸对人体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呼吸由呼吸系统来完成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一>学生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自主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2.肺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 3.组织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课件总结第一个问题,通过课件总结第二个问题。
<二>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为什么? 2.为什么吃饭时不要高声说话?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三、呼吸运动 1.课件展示:体验与思考 把手放在自己两侧肋骨处,体验一下深深吸气和呼气时胸廓扩大还是缩小?你感觉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与身体哪部分的肌肉有关? 组织学生交流体验的感受: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 2.引导学生思考: (1)什么是呼吸运动? (2)围成胸廓的骨和骨骼肌分别有哪些? (3)归纳总结什么是呼吸运动,围成胸廓的骨和骨骼肌 3.模型演示:肋骨的运动 (1)引导学生说出模型的各结构分别代表什么? (2)演示模型指导学生观察“脊柱”到“胸骨”的距离和肋骨的运动 (3)描述肋间肌收缩和舒张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方向,分析这种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 【过渡】: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改变的是胸廓左右径和前后径的变化,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又会引起胸廓怎样的改变呢? 4.模型演示:膈的运动 (1)请一位学生说出模型的各结构分别代表什么? (2)说出下拉橡皮膜、松开橡皮膜时,小气球的变化。
(3)分析:描述膈肌舒张和收缩时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 5.结合课件描述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6.组织学生描述呼吸运动过程,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过渡】: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完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的指标是什么呢? 四、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它能反映在一次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客观评价 七、作业:自制肺活量测量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