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设计说明.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4056457
  • 上传时间:2018-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3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05 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 第 1 页 共 23 页S4-1 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一)项目建设背景105国道是国家级的经济干线公路,也是安徽省主要经济、交通干线公路,是河南、安徽通往湖北、江西、广东的便捷通道长期以来,105国道一直是通道内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干线公路,承担着主要的过境交通量,并发挥着集散公路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大力推进以一级公路建设规划为主要支撑的“路网升级工程” ,全面提升安徽省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已纳入到了全省“十二五”一级路改造计划 “十二五”期间,阜阳市将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图 1 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图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105国道与308省道平面交叉K877+330处,终点接105国道阜阳至太和段改建工程终点K890+000处,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该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确定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需经过太和颍河三桥,因太和县颍河三桥净宽仅15.5米,不能满足交通量的要求,需加宽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和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发改基础【2011】476号)对太和颍河三桥的建设方案都给予了认可,且批复的工程规模中包含了太和颍河三桥的新建内容图 2 太和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由于太和颍河三桥桥位处河道正在进行沙颍河航道整治,整治期间河道宽度、河床走势等不定,影响新建桥的桥梁桩位及通航孔径的确定为保证桥梁方案切实可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经研究决定,阜阳市公路管理局《关于105国道105 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 第 2 页 共 23 页S4-1 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暂不实施太和三桥左福桥工程的说明》明确了太和颍河三桥左幅桥工程及两端接线(K885+980-K887+100段)在初步设计阶段暂不考虑,待桥位处航道整治结束再予实施,因此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分为两期工程进行实施,一期工程实施范围为为K877+330~K885+980及K887+100~K890+000段,二期工程实施范围为K885+980~K887+100段,即为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

      二)设计概况105国道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为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起点位于阜阳市太和县城区,与沙河路与G105相交处,向南沿G105跨越颍河,终点位于G105与S406相交处,设计起点桩号为K885+980,设计终点桩号为K887+100.4,设计路线全长1.1204公里,桥长576.531米原太和颍河三桥建成于2011年,主桥(40+72+40m)V型墩连续刚构桥,引桥由多跨30m先简支后连续组合小箱梁组成,桥梁全长578.0m桥面宽为2.5m(人行道)+15.0m(行车道)+2.5m(人行道),桥面全宽20.0m图 3 原太和颍河三桥全貌由于道路改建,太和颍河三桥北侧道路整体式路基宽60.0米,车行道宽33.0米,绿化带宽2×3米,非机动车道宽2×5.5米,人行道宽2×5.0米;图 4 太和颍河三桥北侧道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南侧道路整体式路基宽33.5米,其中中央分隔带宽1米,左侧路缘带宽2×0.5米,行车道宽2×3×3.75米,硬路肩宽2×3.0米,土路肩宽2×1.5米图5 太和颍河三桥南侧道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现有桥梁宽度不满足道路改建后的要求,故需对太和颍河三桥进行加宽。

      本次设计加宽桥梁全长576.531.0米主桥为152米下承式钢管砼系杆拱桥,矢跨比1/4,主拱拱轴线为悬链线,悬链线系数1.5,主桥全宽23.2米;引桥均为小箱梁结构;主、引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项目的实施,将为阜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皖北乃至整个安徽省经济建设105 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 第 3 页 共 23 页S4-1 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太和颍河三桥桥位处河岸两侧为漫滩地形,主河槽位于航道中央,桥梁轴线与航道交角小于5度,接近于正交桥位处航道等级为IV级路线与两岸大堤正交,与河流流向夹角小于5度路线与北岸大堤采用平交口的形式,南岸大堤堤顶预留人行通道,满足2.2m净高要求,防洪通道改至堤外,按照三级路标准设计,路面宽度6m,净高不小于4.5m。

      (三)任务依据1、阜阳市交通运输局《105国道三角元-太和段改建工程设计招标中标通知书》 ;2、太和县颍河三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安徽省阜阳市勘测院) ;3、阜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立项报告的批复》 ;4、阜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5、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 ;6、安徽省阜阳市公路管理局《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暂不实施太和三桥左福桥工程的说明》 ;7、安徽省交通厅《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 (皖交通许[2013]048号) ;8、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建设方案的审查意见》 (淮委许可[2013]60号) 9、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太和县颍河三桥加宽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发改投资[2015]11号) 四)设计标准1、设计规范(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 B01-2014) ;(2)交通部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3)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 D60-2004) ;(6)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7)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 025-86) ;(8)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 B02-01-2008) ;(9)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10)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11)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12)交通部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 D81-2006) ;(13)交通部部颁《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 D82-2009) ;(14)国标《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2004);(15)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 (GB5768—2009) ;(16)国标《桥梁用结构钢》 (GB/T 714-2008) ;(17)铁道部部颁《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TB10212-2009) ;(18)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 722-2008) 。

      2、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2)设计车速:60Km/h;(3)路基路面:全线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4)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5)设计荷载:公路-I级;(6)设计洪水频率:1/100;(7)桥面布置:主桥:2.5m(人行道)+ 2.1m(拱区)+15.5m(行车道) + 2.1m(拱区)+1.0m(附属),全宽23.2m;引桥:2.5m(人行道)+15.5m(行车道) + 0.5m(护栏)+1.0m(附属),全宽19.5m;(8)桥面坡度:双向2%横坡;(9)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措施等级7级,地震动加速峰值0.05g10)通航标准:Ⅳ级航道;通航净空:净宽100.18m,净高≥7m;(11)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12)设计风速:百年一遇V 10=28.2m/s(13)环境类别:Ⅱ类(14)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γ 0=1.1105 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太和颍河三桥加宽工程 第 4 页 共 23 页S4-1 (15)防撞护栏防撞等级:SA; (16)耐久性设计: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第1.0.7条执行(17)桥面防水等级:I级(防水层使用年限≥15年) ;(五)主要设计参数选取(1)拱轴线主拱拱轴线为悬链线,悬链线系数1.5;(2)矢跨比主跨152米,矢跨比1/4,矢高38米;(3)吊杆安全系数吊杆采用技术成熟的环氧喷涂无粘结钢绞线成品索,fpk=1860MPa,安全系数不小于2.5;(4)整体稳定系数钢管拱桥整体稳定性需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弹性稳定特征值不小于4.0。

      本桥按弹性理论状态下第一阶整体屈曲系数为6.3六)批复意见执行情况1、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105国道三角元至太和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1】476号)执行情况如下:(1)建设规模项目起点位于105国道与G36宁洛高速太和三角元互通平面交叉处,向南经105国道与308省道平面交叉口向西,至308省道与规划道路民安路平面交叉口向南,经太和三桥后向东南至105国道K890+000处,全长约13.59公里全线按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的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33.5米执行情况:a、一期工程(已实施):根据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对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的评审意见及批复意见:“鉴于本项目与漯阜铁路交叉处将新建漯阜铁路二期工程,根据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关于漂阜铁路与阜阳市干线公路交叉设计方案(调整)的批复》 (皖路计【2010】101号)精神:国道105需上跨漯阜铁路设置立交桥,为避免重复建设,因此建议将项目起点移至105国道与308省道交叉处同时由于308省道与漯阜铁路较近,通过308省道无法上桥,建议本项目经老105国道直接与民安路相接 ”经过与业主及地方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