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6954938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②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①长:管理  ②遂: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无: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信:____________[2]请选择“兽见之皆走”的原因是(   )A.兽畏虎也 B.兽畏狐也 C.兽畏天帝也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有学间的人[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停顿节奏正确的是(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结合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以书映光而读之 A.它,指书   B.它指光  __________(2)邻舍有烛而不逮   A.捉   B.及,到  __________[3]写出“愿得主人书遍读之”这句话的意思[4]读了这篇小古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塞翁失马近塞①上之人,有善术者②,马无故亡③而入胡④人皆吊⑤之,其父曰:“此何遽⑥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⑦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jù)不能为祸乎?”家富⑧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西汉]刘安《淮南子》(注释)①近塞:靠近长城边境②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③亡:逃跑④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⑤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⑥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⑦将:带领⑧富:很多⑨髀(bì):大腿骨大:大举引弦:拿起武器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跛:指腿脚不好,瘸腿保:保全[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A.善良 B.擅长 C.好 D.容易[2]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马无故亡而入胡  )A.过去的,原来的 B.所以 C.原因 D.朋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贺之C.近塞之人 D.此独以跛之故[4]下列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都来祝贺他,他的父亲却说:“这怎么就会是一种灾祸呢?”B.人们都来祝贺他,他的父亲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灾祸呢?”C.人们都来祝贺他,那位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灾祸呢?”[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包括(   )A.事情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B.遇到好事情别太过高兴,碰到不好的事情也不必悲观绝望C.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换的D.坏事一定会发展为好事,好事也一定会发展为坏事4.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注释]①昔:以前,从前②君:对对方的尊称③抔:量词,把,捧[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受。

      5. 阅读理解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2]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晋平公想学习,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①壳入口或 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③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并:连同②坐:因为,由于③强(qiăng):本文中指 “勉强”[1]“北人”自护其短的说辞,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A.强词夺理 B.无所不知 C.有理有据 D.铿锵有力[2]关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特产等,要做到都了解,不然会闹笑话B.因水土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所以菱角在南方生长在水里,而到了北方却生长在山上C.对于菱角,“北人”的吃法是一种创新,不应耻笑他D.面对没接触过的事物,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能为了面子而胡乱说话[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7. 古诗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1]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

      1)问其故(_____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3)孔子不能决也(______)[2]一词多义①问其故 其:__________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__________[3]句子翻译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__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__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________道理,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8. 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________      至:________息:________      感:________[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用“   ”出来[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 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注)①避患:避免灾祸②及:等到③益:更加④遂:于是,就[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A.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B.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的教导)C.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______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3]翠鸟一开始把巢筑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10. 文言文阅读黄香温席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年方九岁(__________)   知事亲之理(__________)[2]翻译下列的句子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3]黄香侍奉父母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____________   (2)迨能倍诵乃止____________(3)温公尝言____________   (4)众兄弟既成诵____________[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