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全诗翻译及赏析.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全诗翻译及赏析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译文] 枯桑虽无叶却能感到风萧瑟,海水即使不结冰也会感到天之寒冷 [出自] 汉 无名氏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成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解释: 绵绵:延续不断,形容草也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 宿昔:指昨夜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依旧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依旧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理应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挂念 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愿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有意将开启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译文1: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察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爱戴,有谁肯向我报告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外形的木盒呼叫童仆开启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到底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片面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片面是说经常挂念 译文2: 河边的草又返青了,绵绵不尽地思念远征的丈夫。
相隔遥远,思念又有何用,只能在梦中相见梦见丈夫在我身旁,醒来才知仍在远方在远方飘忽不定,辗转不得相见桑树枯了,天已凉了,连大海也知道冷意人家各自相聚相爱,谁又来问候抚慰我呢?猛然有客从远方来,捎来丈夫制成鱼形的书信,急切叫儿子开启信封,从中取出书信,恭敬地跪地读信,急于知道信中写些什么?首先交代留神饮食冷暖,随后倾诉无尽的思念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析赏】这两句一般都解释成,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宏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枯桑且知天风,海水且知天寒,远行的丈夫竟会不知道家中的妻子对他的思念吗? 这两句也可解释成:诗中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如今,春去秋来,岁月轮转,眼看天风拂吹,桑枯叶落,水冷天寒,伊人不归,年复一年,更加深内心的凄冷和对伊人的思念原诗下二句:“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别人家的丈夫入门来,一家和和乐乐,相与嘘寒问暖,惟自身己,独守空房,冷落凄清,无人可相抚慰如今,看着天风的吹拂,落叶的飘落,海水的变寒;岁月飘忽,岁月虚度,触景生情,倍添内心的落莫凄寒 赏析一: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是否为蔡邕所作,历来有争议 《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历代乐府歌词的名著,是我们研究乐府的最重要的典籍是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编者郭茂倩南宋初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体验难以确考 《乐府诗集》一书,在编辑上有显著的优点;各类歌曲都有总序,每曲都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和歌辞的起源、进展均有考订在编次上,古辞列在前面,历代模拟作品依次列在后面尤其是集中还收录了先秦至唐末的一些民间歌谣,由于汉代一度撤销乐府,中断采风,民间歌谣已流传不多《乐府诗集》中的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古代诗歌的进展及民歌对诗歌的影响便更显得弥足贵重另外,集中所收,诸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吴歌》、《深夜歌》等作品,皆成了脸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
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 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5、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仆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旋绕譬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成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诚恳;“梦见在身边”,却又猛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如诗中所写她家有人归来和自已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重的传奇色调,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轻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约莫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赏析二: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处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新颖通俗,“…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成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全诗只有100个字,语言简短质朴,通俗易懂,但具有猛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的女仆人公运用第一人称,直接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使人读后心灵受到震撼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仆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旋绕譬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成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诚恳;“梦见在身边”,却又猛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象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和自己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重的传奇色调,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轻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约莫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
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饮马长城窟行〉是首可以入乐的「乐府诗」,的名字已不成考,但从所述内容看来,可知是属于「民间乐府」,时代理应是在五言诗进展已相当成熟的汉末 这首诗中的「行」根据元稹乐府古题序解释,乃是诗的体例之一又诗体明辨曰:「步骤驰骋,疏而不滞曰行」可见这样的诗体有行走顺畅,不受阻碍之意,同时也意味著前往某地旅行,或朝某个方向行进的畅通过程 诗起头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是借著风景的铺陈,引发妇人触景生情,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绵绵」两字传达了两层的意义:妇人「思绪的绵绵」是由「草的绵延不绝」引起的由于路途的遥远,思念也是突然的,只好在梦中求得见面,然而才在梦中实现的愿望,醒过来后又是遥远的空间隔绝,仍旧是「他乡各异县」,彼此无法相见 这一段可以说是故事的前提,在修辞技巧上,「绵绵思远道,远道不成思,」中的「远道」,「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中的「梦见」,以及「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中的「他乡」,都是修辞技巧中的「顶针」句法这样的连缀句子的方式,使得全段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音乐性「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是比喻自己凄苦的景况,同时也示意远方的人也能了解。
而邻居却只顾沉浸在家庭的快乐中,不愿为她捎个信 结果一段是情节的转折猛然有客从远方带来丈夫木质双鲤鱼夹封的信函,呼儿差封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而在书中也获得了远方传来的,对她坚强不移的情意这样的故事,主要在描述中国传统妇女「闺中思人」的感情起伏,文字质朴自然,情感诚恳悠远,是乐府诗中最广为传送的「闺怨诗」 顺便一提的是,三国时代另有陈琳所作同名诗〈饮马长城窟行〉,内容却大异其趣那首诗形式上是采对话方式,内容那么描写了筑城徭役带给人民的深重痛楚,对比具社会写实的意义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决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言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情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