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永州市新宅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湖南省永州市新宅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世界上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这是一位父亲送给刚大学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的一句话没有没出息的工作”主要是启示我们要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多元就业观参考答案:C2.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3.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常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参考答案:B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多样化原则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D.大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参考答案:A5. 扶贫首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①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参考答案:B解析:“扶贫首在扶智”说明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①说法错误;④说法明显错误6. 2011年1月20日,央行再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四个月内第三次加息下列对央行加息的政策效应分析正确的是①抑制通胀预期,维持物价和币值稳定 ②提高资金借贷成本,约束信贷需求③确保储蓄获得实际收益,保障国民财富价值④必将扩大境内外金融市场利差,导致热钱大规模涌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略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把文化当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C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都是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的经验总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选A④没有看到哲学家的立场和阶级性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又对科学发展观做出新阐述,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主要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B.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C.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参考答案:A10. 南非世界杯期间,章鱼哥保罗成功预测了8场比赛,命中率100%于是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但2011年5月章鱼伊格尔预测欧洲杯冠军决赛却失灵了可见把章鱼视为圣物的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参考答案:A略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深圳再次以“委”、“局”、“办”作为政府主要架构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深圳的这种大部制改革正在为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路。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参考答案:D12. 今年入冬以来,羽绒服的价格一跃迈进了千元以上的行列一些消费者开始另辟蹊径,把旧羽绒服拿到加工店翻新花一两百元钱“改头换面”,就能穿上一件全新的羽绒服这种“以旧换新”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参考答案:D13. 2012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到清华大学看望师生时指出,今天我们要培养和重塑民族的道德理性,就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这是因为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D14. 在多样中求尊重,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化观回答10—11题10. 在中华文明中,早就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
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古兰经》就有一百多处讲到和平材料表明A.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B.各国的文化在交流中会走向同一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11. 材料体现了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是①历史上的一切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②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认同本民族文化,抵制其他民族文化 ④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CD15.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A.郑哲敏 B.于敏 C.王小漠 D.张存浩参考答案:B16.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意是( )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B.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参考答案:C17.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参考答案:C18. 从右边漫画“这一炒才知道我们是贵族”可知,大蒜、绿豆、生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人为投机炒作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B.国家纸币购买力的降低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高D.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参考答案:A19.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见右图)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
这是A. 承袭传统文化的表现 B.推崇外来文化的表现 C. 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 D. 否定民族文化的表现参考答案:C20. 经济增长可以用上面的函数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是A. K B. L C. A D. R参考答案:C21.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参考答案:B22. 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l课时学习毛笔字,普通髙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这有利于青少年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 ④在博采众长中提高文化素养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 ①②参考答案:C23. 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当下中国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改革创新 D.诚实守信参考答案:C24. “十一五规划”在原来提出的2010年 GDP 比200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 GDP 比2000年翻一番。
这一更高目标的提出从认识论上表明( )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B.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C.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和发展参考答案:D25. 中华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下列周杰伦的歌词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街灯下的橱窗,有一种落寞的温暖;吐气在玻璃上,画着你的模样B.巷口甩尾甩开了过去的熟悉,照后镜的你比脑海清晰C.我虽然是个牛仔,在酒吧只点牛奶;为什么不喝啤酒,因为啤酒伤身体D.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参考答案:D26.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的观点属于A.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不可论观点 D.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参考答案:A27. 每年的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是因为①历史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今天的国情,我们应该抛弃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党的优秀革命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③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容 ④不同时代的道德规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A.①② B.①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