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字温度计-数电课设.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48730798
  • 上传时间:2022-08-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6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1电路的设计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开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电子类的产品的精细程度而设计出一个数字式温度计可以为人们带来很多方便,可以打破以往人们用肉眼看温度计中直接读数,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差等数字温度计电路原理系统方框图,如图1.1.温度采集电压放大AD转换数码管驱动温度显示图2.1 电路原理方框图通过温度传感器LM35采集到温度信号,经过整形电路送到A/D转换器,然后通过译码器驱动数码管显示温度ICL7107集A/D转换和译码器于一体,可以直接驱动数码管,省去了译码器的接线,使电路精简了不少,而且本钱也不是很高ICL7107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件就可以准确测量0到200mv电压,LM35本身就可以将温度线性转换成电压输出综上所述,采用LM35采集信号,用ICL7107驱动数码管实现信号的显示2电路原理与其电路组成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图见附录1它通过LM35对温度进展采集,通过温度与电压近乎线性关系,以此来确定输出电压和相应的电流,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电压值,故我们可以通过电压电流值经过放大进入到A/D转换器和译码器,再由数码管表示出来。

      LM35具有很高的工作精度和较宽的线性工作围,该器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线性成比例因而,从使用角度来说,LM35与用开尔文标准的线性温度传感器相比更有优越之处,LM35无需外部校准或微调,可以提供±1/4℃的常用的室温精度LM35具有以下特点:〔1〕工作电压:直流4~30V;〔2〕工作电流:小于133μA〔3〕输出电压:+6V~〔4〕输出阻抗:1mA 负载时;〔5〕精度:℃精度〔在+25℃时〕;〔6〕漏泄电流:小于60μA;℃;〔8〕非线性值:±1/4℃;〔9〕校准方式:直接用摄氏温度校准;〔10〕封装:密封TO-46 晶体管封装或塑料TO-92 晶体管封装;〔11〕使用温度围:-55~+150℃额定围传感器电路采用核心部件是 LM35AH,供电电压为直流15V 时,工作电流为120mA,功耗极低,在全温度围工作时,电流变化很小电压输出采用差动信号方式,由2、3 引脚直接输出,电阻R 为18K 普通电阻,D1、D2 为1N4148传感器电路原理如图2.1.采样值的准确量化是温控电路正常工作的关键,这里采用以下换算方法来进展量化设经过信号调理后的电压为Ui,如此-10V 对应的温度为-55℃,10V 对应的温度为125℃,易求得比例因数Kt=0.111V/℃。

      温度为0℃时,ΔT=55℃〔即相对于-55℃的变化量〕 Ui 转换为数字量后,每个数字量对应电压值为4.883mV,〔由12 位AD,满量程20V 可得〕,用Ks 表示可求得数字量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对应关系:=〔0.111V/℃〕/〔4.883mV/数字量〕=22.73 数字量/℃当t=0℃时,AD 输出的数字量D0 = 0+55℃×22.73 数字量/℃=1250=04E2H温控电路由传感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 采样电路、单片机系统、输出控制电路、加温电路构成电路根本工作原理:传感器电路将感受到的温度信号以电压形式输出到信号调理电路,信号经过调理后输入到A/D 采样电路,由A/D转换器将数字量值送给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根据设计的温度要求判断是否需要接通加温电路2.2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Op-07芯片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单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由于O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对于OP-07A最大为25μV〕,所以OP-07在很多应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措施OP07同时具有输入偏置电流低〔OP-07A为±2nA〕和开环增益高〔对于OP-07A为300V/mV〕的特点,这种低失调、高开环增益的特性使得OP-07特别适用于高增益的测量设备和放大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等方面。

      OP-07具有以下特点: 超低偏移: 150μV最大  (1)低输入偏置电流: 1.8nA   (2)低失调电压漂移:℃ (3)超稳定,时间: 2μV/month最大  (4)高电源电压围: ±3V至±22V它的引脚图如下列图1 8 2 73 64 5图2.2 OP-07引脚图OP-07芯片引脚功能说明:1和8为偏置平衡(调零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正向输入端,4接地,5空脚 6为输出,7接电源+OP-07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具有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极低的失调电压温漂,非常低的输入噪声电压幅度与长期稳定等特点由LM35和OP-07组成的信号采集电路如图2.3所示:图2.3 信号采集电路 由输出短路法与输入求和方式可判断该电路是电压并流负反应放大电路因此可知If=-Vi/Rf,反应系数F=If/Vo,所以F=-1/R3A=Vo/Ii,放大倍数AF=A/〔1+AF〕2.3 A/D转换电路 ICL7107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转换器,同时包含有七段译码器、显示驱动器、参考源和时钟系统ICL7107可直接驱动共阳极LED数码管ICL7107将高精度、通用性和真正的低本钱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它有低于10uV的自动校零功能,零漂小于1uV/℃,低于10pA的输入电流,极性转换误差小于一个字。

      真正的差动输入和差动参考源在各种系统中都很有用在用于测量负载单元、压力规管和其它桥式传感器时会有更突出的特点ICL7107转化器原理图如图2.4所示其中计数器对反向积分过程的时钟脉冲进展计数控制逻辑包括分频器、译码器、相位驱动器、控制器和锁存器驱动器是将译码器输出对应于共阳极数码管七段笔画的逻辑电平变成驱动相应笔画的方波图2.4 ICL7107转化器原理图控制器的作用有三个:第一,识别积分器的工作状态,适时发出控制信号,使各模拟开关接通或断开,A/D转换器能循环进展第二,识别输入电压极性,控制LED数码管的负号显示第三,当输入电压超量限时发出溢出信号,使千位显示“1" ,其余码全部熄灭钓锁存器用来存放A/D转换的结果,锁存器的输出经译码器后驱动LED 它的每个测量周期自动调零〔AZ〕、信号积分〔INT〕和反向积分〔DE〕三个阶段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电压波形图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电压波形图 ICL7107AD转换器的管脚排列与其各管脚功能如图2.6所示1 V+ OSC1 402 D1 OSC2 393 C1 OSC3 384 B1 TEST 375 A1 REF HI 366 F1 REF LO 357 G1 CREF+ 348 E1 CREF 339 D2 MON 3210 C2 I CL7107 IN HI 3111 B2 IN LO 3012 A2 A-Z 2913 F2 BUFF 2814 E2 INT 2715 D3 V- 2616 B3 G2 25 17 F3 C3 2418 E3 A3 2319 AB4 G3 2220 POL GND 21图2.6 ICL7107管脚排列ICL7107是集A/D转换和译码器为一体的芯片,而且这芯片能够驱动三个数码管工作而不需要更多的译码器,这给我们连接电路或者分析电路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ICL7107芯片的管脚比拟多,每一个管脚所代表的功能也各不一样,能够组成各种电路,比如说有积分电路这要求我们在接电路时要小心,不能出现错误2.4 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可以分为共阳极与共阴极两种,共阴极是把所有LED的阳极连接到共同接点,而每一LED的阴极分别为a,b,c,d,e,f,g与sp〔小数点〕,它的部结构图如下列图a GbcdefgSP图2.7 共阳极数码管部结构 在本次设计当中,由于ICL7107的特点,它只能驱动共阳极数码管,故我们要选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在连接数码管时,我们要注意数码管各个管脚所对应的字母,不能接错或接漏,而且在管脚之前要接上电阻,以免烧坏芯片和数码管3 调试与总结3.1 调试与测量数据我们要通过调试电路来发现设计电路的相关容〔1〕按照电路图对相关元件进展连接,其中注意芯片各管脚的作用以与该如何进展接线〔2〕当上步骤完成后,接通电源,观察数码管和二极管是否亮,假如不亮时,要对电路电源进展检测,看是否线路接触不良或者电路短路〔3〕〔2〕完成之后,观察数码管是否显示数值,然后改变LM35的温度值,观察数码管是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4〕假如数码管数值与温度值相差太大,如此要检查信号采集电路中各元件值是否对为了验证设计电路的正确性以与它的实验数据,我们对实物进展验证用带有温度测量的数字万用表和本次设计的电路对一样温度下物体进展相应的测量并绘成表格进展比拟如表3.1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数字万用表数显温度计室温℃℃冷水袋℃℃温水袋℃℃ 表3.1 万用表与设计电路数据的比拟 由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本系统的误差<1℃,分辨率为℃3.2 设计总结采用LM35、A/D转换器、译码器和数码管通过温度传感器LM35采集到温度信号,经过整形电路送到A/D转换器,然后通过译码器驱动数码管显示温度在这次设计当中,初步了解了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以与数码管的连接方法在这个设计中,信号采集电路比拟重要,要对电路中各个元件数值进展准确的计算,防止电路输出变化太大,对测量不利4 心得体会数电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确实,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数电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