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潍坊历史文化遗存概览之第一章——遗址.pdf

3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2441564
  • 上传时间:2017-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34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第一章 遗址第一节 史前遗址1 呈子遗址呈子遗址, 位于诸城市皇华镇呈子村西河边高地, 为山东沿海地带较早的定居村落, 也是诸城最早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东西长 200 米,南北宽 100 米,面积 2 万平方米 文化层厚1— 3 米,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和商周遗存1976 至 1977 年春,昌潍地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科学考古发掘,揭露面积 1300 多平方米,发现原始社会墓葬 100 座,房基 3 处,灰坑 16 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和牙、蚌等器物 700 余件其中有盆形“鬼脸式”足黑陶鼎、各类造型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实足鬶等珍贵文物 1978 年,山东省博物馆进行第二次发掘,发现灰坑 44 个,房基 4 处,墓葬 26 座,出土文物有陶、石、骨、蚌、玉器等1-1-1 呈子遗址一期文化陶 盉呈子遗址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考古重要收获之一 《 考古学报》 1980 年第 3 期,对呈子遗址发掘资料予以发表,引起全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1-1-1-3 呈子遗址二期文化陶罐2007 年 1 月,呈子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阎家同遗址阎家同遗址, 位于诸城市贾悦镇阎家同村西北一水库北面的高地上, 距村约 500 米, 系2 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遗址北距张家岭庄 1000 米,南靠一小型水库,在水库以西耕地上发现有龙山文化遗物,是该遗址的一部分阎家同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400 米,南北宽约 300 米,面积 12 万平方米水库建于 1958 年, 后又继续向北扩展, 并在遗址的南侧开挖溢洪道, 使文化层遭到严重破坏 1980年 12 月普查中,发现并采集了部分标本,其中有大汶口文化的石环、石镯、石纺轮、陶鼎足、高柄杯残柄以及龙山文化的陶片等3 前寨遗址前寨遗址,位于诸城市枳沟镇前寨村西台地上东部压于村下,西、北部临小河,南接潍河故道东西长 260 米,南北宽 250 米,面积 6.5 万平方米,遗址地势高于周围地面 0.5— 5 米,文化层厚约 1.5 米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及商周遗存遗址出土了大型陶尊、石钺、 “五峰山形”陶文残尊片及带有涡纹、编索、环形等纹饰的彩绘陶器 《文物》 1974 年第 1 期予以发表,引起全国史学界的重视1-1-3-2 前寨遗址出土彩陶罐1980 年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78 级学生来诸城实习,由李仰松教授指导,对遗址进行科学发掘。

      清理了大汶口文化至周代的墓葬 80 余座,出土了贯耳陶壶、实足陶甗等大批文物 其中大汶口实足陶甗的发现, 改变了考古界对 “甗” 起源于龙山文化的传统看法同时发现了叠压于龙山文化之上的岳石文化层 岳石文化在时间上相当于夏代, 它对于研究从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提供了重要科学根据1-1-3-3 前寨遗址出土黑陶高柄杯前寨遗址 1973 年被发现, 1979 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 年 1 月, 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前凉台遗址前凉台遗址,位于诸城市郭家屯镇前凉台村东约 300 米, 东邻潍河 南北长 200 米, 东西宽 215 米,总面积 4.3 万平方米遗址中部为 7 米高的土台,名“凉台” ,相传为齐王避3 暑之地 台下即是遗址中心, 文化层厚 6 米, 内涵丰富, 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龙山、岳石、商周文化遗址,距今约 5000 年1974 年,曾在台西南侧发现一处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器物有陶尊、背水壶、红陶鬶、罐、碗等 1978 年出土了黑陶杯、单把罐等此后,又出土了石斧、双孔石刀、石凿、陶拍子、 网坠、纺轮及玉器生产用具。

      对研究山东半岛潍河流域原始文化的发展与分布, 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1979 年前凉台遗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石河头遗址石河头遗址,位于诸城市桃园乡石河头村北岭南坡,西距县城 30 千米,南距黄海 25千米 1980 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后又多次进行复查遗址东西长 250 米,南北宽 200 米,总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1986 年秋,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在遗址的西部、公路东侧的排水沟内,发现了残存的石棺墓遗迹 不久,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诸城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公路东侧排水沟的东壁上,发现了两座因雨水冲刷而暴露出来的石棺墓同年 12 月,诸城市博物馆对两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共出土陶、石随葬品 9 件1997 年 10 月,由于桃园至桃林路面拓宽,考古工作者对石河头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在遗址的西部边缘区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居住房基 3 处,石棺墓 11 座石棺由附近山上出产的厚 2— 5 厘米的石板组成,呈长方梯形,头部宽,脚部窄底铺石板,高 0.3 — 0.8 米四周用石板竖砌,顶部再盖以石板 这种形制的石棺,在其他地区极为少见墓葬的布局很有规律,两座为一组,南北排列,墓向东南。

      墓葬中出土随葬品 50 余件,均为陶器器形有罐、鼎、鬹、杯等 10 余种这些墓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同一座墓中,既有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鬹、陶鼎,也有属于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陶杯如果将器物分开观察,很可能分别定为大汶口和龙山两个时代 可以认为, 这是一个由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中间类型,是研究山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演变及文化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新石器时代的石棺墓在我国发现较少, 石河头遗址的发现, 不仅为探讨当时的葬制、 葬俗提供了资料,更为研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夷族文化,提供了新的依据1992 年 6 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杨家庄子遗址杨家庄子遗址, 位于诸城市桃林乡杨家庄子村东北侧一座丘岭南坡上, 距村约 50 余米遗址南低北高,东西两侧靠小河,东南部压于张家小庄村下,南靠公路,东西长 400 米,南北宽 400 米,总面积 16 万平方米系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 4000 余年 文化层厚约 1— 2 米,西南侧断崖有红烧土暴露,南侧水沟边发现蛋壳黑陶高柄杯 1975 年夏,在遗址北段发现一龙山文化墓葬,骨架头东脚西,随葬有鬶、罐,并有 2 件夹砂红陶桶形器,侈口直壁,器底透漏,十分奇特。

      据考古专家鉴定,为烧制黑陶高柄杯用的钵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遗址石器特别多, 大部为打击的石核、 石球、 石锤、 石凿等, 磨制石器很少见,石料、石坯和半成品的石器比比皆是此处很可能是氏族的一处磨制石器作坊遗址7 都吉台遗址都吉台遗址,位于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村东南侧一处高台上,遗址西、北、 南紧靠民房(大部分已被民房所压) ,东靠荆河南北长 103 米,东西宽 72 米,总面积 7416 平方米遗址中心区有 7 米高的土台,名“斗鸡台” ,又称“龙台” 相传为春秋时鲁国贵族卻氏和季氏斗鸡之处台下即为遗址,文化层厚 8.5 米,下层为龙山文化,中层为商周文化,上层为汉代文化及唐宋遗存,内涵十分丰富历年来,多次发现原始社会陶器、石器、玉器以及西周、 春秋、 战国、 汉代墓葬 在遗址北侧的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 出土了有饕餮纹饰的铜尊、铜鬲、爵等器物,造型厚重,纹饰古朴,具有西周早期特点 1982 年,在遗址南侧一春秋4 墓中,出土了车马器、 鼎、 盘等,铜盘内铸造有 28 个铭文,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1983 年,在遗址北邻一春秋墓中,出土了车马器、鼎、鬲、匜、壶及 1 套完整的编钟这批铜器外表有一层白色植物纤维包裹。

      都吉台遗址于 1979 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 新九台遗址新九台遗址, 位于诸城市九台镇新九台村东约 500 米的高地上, 遗址东近潍河, 南临东西渠道,北靠小水沟东西宽 170 米,南北长 280 米,总面积 4.76 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同时也是一处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墓地遗址文化层厚约 1 米, 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 上层为春秋战国古墓群以及汉代遗物 西北侧断崖暴露出龙山黑陶片, 村民在遗址北部平整土地时, 发现了 9 座春秋战国墓, 出土了50 余件铜器其中有鼎、提梁壶、盘、匜、单把杯、车辖、马衔、兵器等,同时还出土大量的陶鼎、 鬲、 豆、 敦等, 有的墓中发现有狗骨架 墓中出土的铜器, 厚重古朴, 纹饰精美,有较为典型的齐国风格,这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文化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82 年 1 月 14 日,新九台村建窑厂占用了遗址东南侧的一部分经发现后,县政府组成调查组,亲临现场调查,最后决定将遗址保护范围缩小缩小后的遗址,南至东西大路,北至断崖下 10 米,东至小水沟,西至南北向渠道将遗址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东西长 120米, 南北宽 80 米, 面积计有 9600 平方米; 南段东西长 84 米, 南北宽 90 米, 面积计有 7560平方米。

      两段总面积 1.716 万平方米,较原面积减少 3.044 万平方米1979 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齐家近戈庄遗址齐家近戈庄遗址,位于诸城市石桥子镇齐家近戈庄村北,北临渠河,东南 1500 米为荆河,东北 2500 米为都吉台遗址遗址北部略为隆起,东西长 500 米,南北宽 550 米,总面积 27.5 万平方米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陶片,能辨认的器物有鬲、甗、簋、盆、罐、鼎等,黑色居多多为夹砂,次为泥质纹饰以绳纹为主,次为弦纹、附加堆纹等遗址北部曾发现车马器,南侧西段发现铜觯、 爵, 爵有 “父乙” 铭文; 东段发现不少平民墓葬, 墓坑窄小, 随葬物极少,有的墓葬空无一物齐家近戈庄遗址,对研究当时社会性质、阶级压迫、贫富差别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证据10 千戈庄遗址千戈庄遗址,位于昌邑市北孟镇千戈庄村西南 50 米处,南北长 200 余米,东西宽 100余米,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夹砂黑陶器残片,经鉴定属龙山文化大约4000 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1-1-10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5 11 前埠下遗址1996 年 10 月,为配合潍莱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考古所在对公路沿线取土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

      1997 年 4 月进行了钻探, 5 月由省考古所王永波为领队,组织了省考古所、 寒亭区文物管理所的文物干部进行发掘,历时 3 个月,发掘面积 1700 平方米清理新石器灰坑 300 个,房址 2 座,墓葬 33 座汉代墓葬 4 座,清代墓葬 1 座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属于后李文化时期的文物有陶器 259 件、玉石器 25 件、骨角器 8 件、牙器 1 件,大汶口时期的陶器 239 件、玉石器 214 件、骨角牙器 265 件1-1-11 前埠下遗址前埠下遗址, 位于潍河西岸东北——西南向高埠上 近一二十年来, 考古工作者在此高埠上发现大量新石器至汉代文化遗存,是该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它的发现, 使我们对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对研究潍、 胶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 年 1 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鲁家口遗址鲁家口遗址, 位于寒亭区里疃乡鲁家口村西南 1000 米处 东西长约 200 米, 南北宽 20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 遗址地层叠压关系比较清楚,第一层为耕土, 第二层为战国时代文化层,第三、四层为龙山文化层,第五、六层为大汶口文化层。

      1-1-12 鲁家口遗址大汶口、龙山文化层发现房基、灰坑、墓葬,房基形状为圆形和椭圆形,墓葬均为长方土圹竖穴遗物主要为石器、陶器石器有石斧、石镞等;陶器有鼎、鬶、甗、尊、钵等,并发现彩陶碎片在这些陶器上,有的塑有壁虎和泥塑浮雕,色彩鲜艳在形状上,有盂形鼎、四鼻罐(小口、广折肩、四耳) 、小底的陶罐以及蛋壳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