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象学说-肺(修改).ppt
22页肺肺为五脏之天肺为五脏之天 ——明明 · 绮石绮石《《理虚元鉴理虚元鉴》》一、概述一、概述 解剖位置:解剖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外应胸膺,谓之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外应胸膺,谓之““华盖华盖”” 形形态态结结构构::分分叶叶器器官官,,其其叶叶白白莹莹,,质质地地疏疏松松,,谓谓之之““娇娇脏脏””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 脉、主治节脉、主治节 联属功能:联属功能: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门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门 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 (忧忧) ),与大肠相表里,与大肠相表里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通于秋季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通于秋季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主治节通调水道通调水道(一)主气司呼吸(一)主气司呼吸 v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v主一身之气主一身之气 《《医宗必读医宗必读》》曰:曰:“肺叶白莹,肺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
司清浊之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籥运化,为人身之橐籥含义:含义: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机理:机理:取决于肺司呼吸功能取决于肺司呼吸功能 1.肺吸入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肺吸入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来源之一, 尤其是宗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 2.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气机具有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作用全身之气生成充足全身之气生成充足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气的升降出入正常 主要病变:主要病变: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征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征 意义意义 表现表现 主主一一身身之之气气生理作用生理作用 《《素素问·六六节藏象藏象论》》“肺者,气之本肺者,气之本(二)主宣发、肃降(二)主宣发、肃降宣发:宣发:即宣布、发散呼出浊气及布散营养即宣布、发散呼出浊气及布散营养 《《灵枢灵枢·决气篇决气篇》》曰: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肤、 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病理:胸满、鼻塞、咳喘等。
病理:胸满、鼻塞、咳喘等肃降:肃降:即清肃下降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将脾所吸收的即清肃下降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将脾所吸收的 津液及水谷精微下输于肾、膀胱及大肠,助肾生津液及水谷精微下输于肾、膀胱及大肠,助肾生 成尿及大肠传导排便成尿及大肠传导排便 病理:呼吸短促浅表,喘息、咳嗽病理:呼吸短促浅表,喘息、咳嗽(三)通(三)通调水道水道肺气宣发:肺气宣发:将水液布散全身,并调节汗液分泌将水液布散全身,并调节汗液分泌肺气肃降:肺气肃降:将水液向下输布,经肾和膀胱的气化生成将水液向下输布,经肾和膀胱的气化生成 尿,排出体外尿,排出体外 《《素问素问·经脉别论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布,五经并行 病理:痰饮,水肿(阳水)病理:痰饮,水肿(阳水)故故 称:称: ““肺主行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
含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浊含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浊 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 结构结构——心肺相联,肺心肺相联,肺“聚会百脉聚会百脉” 功能功能——肺司呼吸,气助血行肺司呼吸,气助血行 意义:助心行血,是血液循环正常的必要条件意义:助心行血,是血液循环正常的必要条件 表现:呼吸调匀,心跳正常表现:呼吸调匀,心跳正常 主要病变: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主要病变: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 机理机理生理生理 朝朝百百脉脉所谓所谓“朝百脉朝百脉”,其本质是,其本质是肺的宣降运动在血液循环中的体现。
肺的宣降运动在血液循环中的体现 (四)朝百脉、主治(四)朝百脉、主治节含义:含义: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机理:机理: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 (人体基本物质人体基本物质) )而起到治理调节而起到治理调节 全身的作用全身的作用 意义: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意义: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司呼吸,交换清浊之气司呼吸,交换清浊之气 随呼吸,调布全身气机随呼吸,调布全身气机 司水行,通调津液代谢司水行,通调津液代谢 朝百脉,推动调节血行朝百脉,推动调节血行 主要病变:主要病变: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异常,进而影响全身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异常,进而影响全身 相应脏腑的功能。
相应脏腑的功能主主治治节节表现表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生理生理三、肺与形、三、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志、液的关系 v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v在窍为鼻在窍为鼻 v在志为忧(悲)在志为忧(悲) v在液为涕在液为涕 含义:含义:肺与皮毛有密切关系,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又能肺与皮毛有密切关系,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又能““宣肺气宣肺气”” 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抗力强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抗力强 皮毛汗孔宣肺气皮毛汗孔宣肺气————汗孔开合有度,有助于肺的呼吸通利汗孔开合有度,有助于肺的呼吸通利 肺气不足,宣发无力肺气不足,宣发无力————皮毛憔悴、卫外不固、多汗易感皮毛憔悴、卫外不固、多汗易感 外邪侵袭,影响及肺外邪侵袭,影响及肺————腠理闭而无汗、伴呼吸急促、咳喘腠理闭而无汗、伴呼吸急促、咳喘 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病理意义(一)、肺在体合皮,其(一)、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毛肺肺合合皮皮毛毛(二)、肺在(二)、肺在窍为鼻鼻 含义:含义: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 称鼻为肺之窍。
称鼻为肺之窍 肺气和利肺气和利 嗅觉灵敏嗅觉灵敏 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鼻的功能正常鼻的功能正常 肺津滋润肺津滋润 气道通畅气道通畅 外邪袭肺,多从口鼻而入外邪袭肺,多从口鼻而入 鼻塞流涕鼻塞流涕病理意义病理意义 鼻痒气热鼻痒气热 肺脏有病,多反映于鼻肺脏有病,多反映于鼻 咳喘等咳喘等在在窍窍为为鼻鼻《《灵枢灵枢·脉度篇脉度篇》》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三)、在志(三)、在志为忧 (悲悲) 含含 义:义:指悲忧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指悲忧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 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生理意义:生理意义:悲悲(忧忧)属七情之一,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悲动属七情之一,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悲动 于心而肺应之于心而肺应之 损伤肺中精气损伤肺中精气 悲易伤肺悲易伤肺 肺气耗伤而呼吸气短无力肺气耗伤而呼吸气短无力 影响宣降运动影响宣降运动 肺病生悲肺病生悲——肺气虚,气机消沉肺气虚,气机消沉——易悲伤病理意义病理意义在在志志为为悲悲(四)、肺在液(四)、肺在液为涕涕含义:含义: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作用布散于鼻窍 肺气宣发,促进肺津至鼻窍而为涕肺气宣发,促进肺津至鼻窍而为涕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正常情况下,鼻窍得润而涕不外流。
正常情况下,鼻窍得润而涕不外流 肺寒肺寒————鼻流清涕鼻流清涕病理意义病理意义 肺热肺热————流黄浊涕流黄浊涕 肺燥肺燥————鼻干鼻干 在在液液为为涕涕四、肺的小结四、肺的小结功能: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 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联属:联属: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 门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门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 (忧忧) ),与大,与大 肠相表里肠相表里肺的病症肺的病症胸闷,咳嗽,气喘,咯痰,鼻塞流涕,胸闷,咳嗽,气喘,咯痰,鼻塞流涕,声哑,失声;声哑,失声;皮毛憔悴,易感冒,颜面浮肿皮毛憔悴,易感冒,颜面浮肿与现代医学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相关)(与现代医学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相关)五、大肠五、大肠解剖:解剖:通过阑门与小肠相通,下端为肛门。
通过阑门与小肠相通,下端为肛门功能:功能:传化糟粕传化糟粕 传导:将糟粕向下传导传导:将糟粕向下传导 变化:将糟粕中的部分水分重吸收,形成粪变化:将糟粕中的部分水分重吸收,形成粪 便排出病理:病理:大肠湿热:腹痛下痢,里急后重大肠湿热:腹痛下痢,里急后重 大肠实热:肠液干枯,便结大肠实热:肠液干枯,便结 大肠虚寒:腹痛、肠鸣、泄泻大肠虚寒:腹痛、肠鸣、泄泻 传化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