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曾阿牛育子笔记-轻松培养优秀孩子》 (2).doc

16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2060019
  • 上传时间:2017-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MB
  • / 1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6-11-23 14:38:482006 年 4 月 1 日,愚人节那天下午,小哲出生了给孩子优秀的教育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人生一切的成败都取决于所受到的教育而 0-3 岁正是一切基础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最重要阶段为此我作为孩子的父亲将竭尽所能,把自己多年来对于教育方法的思考,紧密结合孩子的成长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科学操作我将在这里以及本人的博客上坚持不懈地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除了介绍自己的育子方法,还会详细剖析这些方法背后的原理,力求用我的思考和方法给他人以示范启发假如这些方法是好的,能够帮助别人,则是我努力写作的最大回报假如我的方法里面有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也欢迎大家当作反面教材进行批评指点,一起讨论和进步从孩子出生到 7 个月大的教育笔记已经在上一帖《曾阿牛育子笔记》中对孩子前 233 天的培养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看看,里面提到婴儿的早期相关训练方法,包括翻身、抬头、学坐起、学爬、断奶、饮食规律和营养等内容,全部是自己的实践经验帖子连接: 个月——24 个月的成长内容许多人生重要启蒙就在这一阶段,学说话学走路,识字画图、发展第二语言、思维模式、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我将更加用心地详细写出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思考。

      谢谢!2006-11-23 14:40:002006-11-23真快!不知不觉,小哲已经七个多月了现在的她已经不安于学步车,学习独立行走的欲望非常强烈每天放她在铺满泡沫地板的客厅,她都不停地练习自己扶着沙发站立起来,并且会慢慢地移动几步看她乐此不彼干劲十足的样子,十分可爱!现在的她不愿意被动地接受大人给他的玩具,而是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凡是大人用的东西她都特别感兴趣要拿到手里送进口中尝一尝她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对我的电脑特别感兴趣,常常自己硬是走到电脑桌前拍打键盘,还会喜欢按显示器的开关对于电视遥控器更是好奇地按包括、计算器等等有按健的物品都能引起他的强烈兴趣语言方面,她可是发出许多怪声,显示出对于语言交流的渴望她常常认真地听大人说话,似乎在用心地辨别其中的字词秩序,学习着破译大人们口中音符的含义对于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有了模糊的理解,并且做出相应的简单反应这些进展都显示出小哲处于健康发育的理想过程中前一阵子她似乎有些厌食,这让她的妈妈担心了好一阵子我经过思考,决定改变小哲的饮食规律,将她的厌食改正过来,变被动为主动我说,把每天 5 餐的规律改为 4 餐减少一餐,刺激她的食欲后自然会增加每餐的进食量。

      这样更有利于小孩的胃口和身体的成长开始时小哲妈妈不大理解,可贤惠的她还是按照我的意见做了果然不久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半个月来小哲的食欲非常好每天吃四餐,早上和下午两餐喝奶粉,各 220 毫升(原来 150毫升都吃不完) ;中午一餐吃辅食杂粮,比如玉米、南瓜、土豆等等加上猪肝或者鱼肉,她都不拒绝晚上十点半最后一餐是在睡梦中吃 220 毫升的米糊(用一勺杂粮打成的米粉加上一个鸡蛋黄和两勺奶粉)     结果她不但进食量增加了,连以前进食的坏习惯都不知不觉中改掉了原来小哲厌食时很难在她不睡觉的时候喂食,也就是说她只有睡着了才愿意乖乖地吃奶,在清醒的时候就会挣扎抗争剧烈摇头摔掉奶嘴令大人非常烦恼自从我改变方法和规律后,她现在胃口特别好,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地自己手捧着奶瓶自己一口气喝完奶粉胃口好身体的进展特别明显,小哲开始增加重量,长肉了作为关爱孩子的父母,见到孩子肯吃东西是多么高兴,呵呵!以上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变通方法,不知道对于其他面对孩子厌食的家长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相信只要父母们都用科学和理性来指导,应该会给自己的孩子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的2006-11-23 14:49:00谈谈孩子吃饭的问题当今中国人哺育幼儿的错误方法有很多,吃饭难的问题尤其突出。

      许多家长们每餐饭都是一场与孩子的持久战,半个小时算快的,花一两个小时以上者比比皆是家长们爱子心切,深怕饿坏了孩子,总是求着追着喂孩子进食那情形活像一场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闹剧!太监们手中握着饭碗和汤匙念叨着说:我求求你了,小祖宗,来再吃一口吧乖!结果造成许多孩子将吃不吃饭当作要挟家长和家长讨价还价的武器每当看见这种情形,我都黯然神伤毫无疑问这种现象在中国具有普遍性,属于中国人的传统育子方式,如果也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那么我不得不说:这文化可病得不轻以前看见身边的亲戚朋友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我会忍不住说几句能够听得懂背后一系列相关原理的人也许一点就通,可是大多数这么做的家长是不理解的,他们一笑置之,拒绝我意见的理由就是:唉!说理论有什么用?你还没有孩子,到有了孩子自己试试看就知道滋味了言下之意,他们相信自己主观上没有错,是孩子本身太难搞一个人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是很不容易的,基于可怜的自尊心而捍卫自己错误轨迹也算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许多口称“爱孩子胜于一切”的家长会用“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来阻挡别人的建议,似乎他们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似乎只有他们的方法才是对孩子最深远的爱他们用捍卫无知的勇气遮掩内心的虚弱与极端的自私,这种混乱的逻辑和鸵鸟心态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孩子就是自己方法下的作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只好摇摇头走开在没有孩子以前,谁都听不进我的意见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人的逻辑:他自己没有孩子——所以他所说的任何关于教育的方法都是不能接受的思维正常的人都明白,这首先显然不是我的见解可不可取的问题,而是许多人实在欠缺科学基础素养和理性的思维能力一个人无知并不可怕,但既无知又愚蠢就让人为难了我想帮助许多可爱的孩子,可是却被他们顽愚的父母所拒绝人生的痛苦不在于看破问题,而是看破问题了却无力改变,眼看着错误在发生却无力改变什么是对清醒者的折磨;那好吧,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些我曾经想帮助的孩子也都长大了,我想我可以偷偷地说一说了待续)  图片:曾哲泓 138 天2006-11-26 0:46:00一,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学习适应这个新世界一切他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努力照单全收我们给予婴儿的所有眼神、语气、态度和肢体模式都是教育,婴儿从一张白纸开始不停地吸收各种环境成分(染料) ,各种因素的组合成就了他们日后的性情和人生我总是喜欢强调说:对孩子的教育从他们刚出生就开始了对于这一点不管父母们能否理解,事实上大家都有意或者无意地在做意识到的人可能会做得有章法有效率一些,而没有意识到的人也在无意中教育着孩子,也在不停地在孩子这张白纸上着色,只是由于无意识,大多数时候变成了涂鸦而已。

      为什么我会说婴儿对世界的理解和学习以及家长对他们的教育都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呢?大家要明白一点:我们的语言和行为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们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内里包含着各种相对应的规则和秩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话里面有意思,肢体动作也是一种表示意思的语言 (实在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朋友可以去读一读某些哲学著作和心理学生物学著作,会得到更清晰的解答我在这里就只能点到为止,不作更多的论述了 )由此可知,我们每天对婴儿的语气、神态和动作都是包含了投**给孩子的大量讯息(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这种投**与接收是客观存在的) 婴儿可以接触到的世界就是我们让他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信息初生婴儿常常嚎啕大哭是因为对于陌生的世界没有安全感,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感他们会尽量快地熟悉和适应这个环境于是对于环境投**给他们的一切有形或者无形的信息都会不加辨别地接收这个过程就是孩子的学习和环境的教育对于婴儿的最初阶段,大人们施与孩子的一系列行为背后的秩序和规则就在教育着他们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们充分理解上面一番话的意思,我下面举例说明,并且仔细的解构它:1,比如初生婴儿在开始的时候就用塑胶奶嘴喂奶(很多母亲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不懂得让婴儿吮吸**头刺激分泌**汁或者自己**汁不够而在一开始就用奶嘴喂奶) ,几天后婴儿大多就会抗拒母亲的**头。

      (因为孩子在来到世间刚刚接触到的一切东西都包含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定义饥饿饮食是人的本能,初生婴儿找寻母亲**头也是本能,可是一旦将塑胶奶嘴放到孩子的嘴里,孩子就会建立从这个东西——具体来说是该物体的质地口感和形状上——得到满足进食需求的条件反**只要这种相对应的行为进行数次,就会很快强化婴儿脑部对奶嘴口感和进食满足两者之间形成的关联记忆这就是习惯的雏形 )2,过几天假如家长想要迫使婴儿吃母**而将奶嘴拿走,硬将母亲**头塞到孩子嘴里,婴儿就会大哭(**头的口感和婴儿脑海记忆中的关联物体不一致,他会用哭声抗议为了追求安全感,婴儿往往容易认定生命中的第一次因为口感和习惯一旦形成,重复就意味着得到安全感,婴儿这时候用哭声表达还给他们熟悉物体的要求这种行为模式其实贯彻了人的一生,成年人的许多行为都可以从这一原理上找到答案 ) ,并且将头扭开表示拒绝 (除了**头的口感不同,**汁的味道也是不同的更主要的也许是大多数时候奶嘴必母**的更容易吮吸奶汁,饥饿的婴儿向往更方便吮吸的奶嘴婴儿尝试一口**汁后扭头表示拒绝这是孩子本能地抗争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特质,有的婴儿抗争持续的会比较久比较激烈,有的孩子则比较容易屈服就范。

      )3,如果这时候家长觉得不忍心让孩子哭(很多家长都抵不住婴儿饥饿的哭声,也有不少人认为孩子会哭坏身体)而在婴儿抵抗一阵子之后屈服,终于将奶嘴重新塞到孩子的嘴里,孩子将得到胜利的满足 (这个回合的较量传达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口感不同,在抗争一阵子后很快就会得到理想中的那个东西这种较量如果继续多次进行,不久将会强化孩子用哭声争取对方屈服的意识某种较量的规则就已经在朦胧意识中产生了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到几岁之后仍然对自己的家长蛮不讲理,动辄大哭大闹?根源就在于家长从小在孩子的哭闹中不断地屈服落败,不断地强化孩子利用哭闹——妥协规则的成功率于是自然的结果是孩子在每一次手段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不停加大哭闹的激烈程度,甚至用自残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要求家长的妥协这就是行为背后的关联性和规则对应在教育上,就是要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很多成年人一生的坏习惯和心理弱点都能够在孩提时代找到成因 )4,如果家长屈服于孩子的哭声,将奶嘴重新给了孩子在孩子吃奶的时候大人却在旁边用训斥或者不满的情绪责备孩子,孩子就会将吃奶和被批评的痛苦感受联系在一起这样重复几次的后果是孩子往往容易厌食,因为吃奶和不愉快的感受关联在一起了经常被大人喝斥批评的婴儿,长大后容易形成懦弱或者神经质的性格特质。

      这些就是行为教育的结果所以说什么样性格的父母就会造就什么类型的子女这几乎就是种瓜得瓜的规律5,如果开始时婴儿大哭而父母坚持不妥协,耐心并且用温和坚定的语气安慰孩子,将**头持续地塞到婴儿口中的话(用坚持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你哭闹下去也不能够得到你想要的奶嘴,来吧,宝贝,试试这个温和的语气很重要,孩子能够敏感地感受大人的情绪温和的语气容易安抚孩子的情绪,并且通过语气暗示鼓励孩子接受父母的劝说) ,99%的结果是孩子很快就会在饥饿的驱使下尝试吃几口,并且开始时一边吃一边哭几声,很快就完全接受新的规则较量的结果告诉孩子这样的规则:你哭闹往往是没有用的,妈妈是温和的讲道理的,宝宝只能接受老实说我的女儿当初就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一开始就用温和却坚定的语气开解孩子,往往在十几分钟内让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语气和态度很重要,耐心地对待孩子,以后相同的问题也相同对待,这样就给孩子建立了尺度和行为分寸,一套合理的规则通过反复如一的贯彻而成型了这就是我女儿现在 7 个月大的性格雏形谁都说我家小哲不会蛮横胡闹,自觉自理而乖巧因为我从她一出生就开始注意规则的建立,性格就是从这些细节操作中培育出来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