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分类模拟题环境卫生学(九).docx
14页[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分类模拟题环境卫生学(九)[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分类模拟题环境卫生学(九)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分类模拟题环境卫生学(九)A型题问题:1. 导致化妆品性酒渣鼻的主要原因是A.化妆品对皮肤内螨虫增殖的刺激B.化妆品对皮肤的直接刺激C.化妆品诱发螨虫在皮肤的寄生D.化妆品引起的皮脂腺分泌过剩E.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内螨虫毒素排出受阻答案:E问题:2. 受何种细菌污染的化妆品进入眼内会引起角膜化脓性溃疡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铜绿假单胞菌C.粪大肠菌群D.变形杆菌E.荧光假单胞杆菌答案:B问题:3. 化妆品本身具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的具有致癌作用,有的属毒性物质如冷烫液中的硫代甘醇类,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这些物质均属于A.致癌性化合物B.致突变性化合物C.微毒类化合物D.高毒类化合物E.无毒类化合物答案:D问题:4. 化妆品中所含的亚硝基二乙醇胺属于A.无毒类物质B.高毒类物质C.微毒类物质D.致突变性物质E.致癌性物质答案:E问题:5. 化妆品的金属污染中,超标最为突出的是A.汞和镉B.铅和汞C.铅和镍D.砷和镉E.镍和镉答案:B问题:6.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是在A.化妆品生产以前对其原料或成品进行B.化妆品生产之后,对其原料或成品进行C.化妆品生产之前或销售之后,对其原料或成品进行D.化妆品生产之前或销售之前对其原料或成品进行E.化妆品生产中间对其原料或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答案:D问题:7. 以下是我国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的规定,除了A.使用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B.特殊用途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C.我国首次进口的化妆品,国外厂商或其代理商必须提供卫生安全评价材料D.化妆品新原料须进行全套五项安全性评价试验E.任何化妆品上市前都须进行全套五项安全性评价试验答案:E问题:8. 下列是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中规定的急性毒性试验内容,除了A.急性皮肤毒性试验B.急性经口毒性试验C.急性经呼吸道毒性试验D.一次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E.一次和多次眼睛刺激试验答案:C问题:9.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属于A.过敏试验B.亚毒性试验C.致突变致癌短期试验D.慢性毒性试验E.人群斑贴试验答案:A问题:10. 对化妆品原料的要求中,规定禁用物质359种,其中包括A.农药、放射性物质B.防腐剂、激素C.抗生素、紫外线吸收剂D.精神药物、防腐剂E.麻醉药、紫外线吸收剂答案:A问题:11. 规定用于眼部、口唇、口腔黏膜的化妆品,其细菌总数不得超过A.100个/gB.200个/gC.500个/gD.1000个/gE.2000个/g答案:C问题:12. 用于婴儿及儿童的化妆品,其微生物学卫生标准要求细菌总数不大于A.100个/g或mlB.1000个/g或mlC.10000个/g或mlD.10个/g或mlE.500个/g或ml答案:E问题:13. 有关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要求,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化妆品都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B.婴儿和儿童用的化妆品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C.眼部用的化妆品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D.口唇用的化妆品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E.口腔黏膜用的化妆品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答案:A问题:14. 化妆品中下列哪些物质规定限量要求A.汞、砷、铅、甲醛B.汞、砷、铅、甲醇C.汞、铅、砷、镍D.镍、砷、汞、甲醛E.镍、砷、汞、甲醇答案:B问题:15. 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所有化妆品都不得检出A.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C.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E.粪大肠菌群、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答案:A问题:16. 以下关于防止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的措施,错误的是A.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能对所产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仪器设备和检验人员B.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不得直接从事生产C.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从事生产D.凡手部患有手癣、指甲癣、鳞屑病患者,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方可直接从事生产E.凡患有渗出性皮肤病者,不得直接从事生产答案:D问题:17. 化妆品的标签、小包装和说明书上不得注有A.产品名称、厂名、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B.生产日期、有效使用期限C.使用方法、注意事项D.不良反应E.适应证答案:E问题:18. 以下哪个部门主管化妆品的流行病学监测A.化妆品生产部门B.化妆品销售部门C.科研机构D.卫生防疫部门E.消费者协会答案:D问题:19. 以下关于环境卫生管理的原则,错误的是A.操作规范B.要有计划,有重点进行管理C.及时掌握实情D.连续系统地监测E.本部门独立工作答案:E问题:20. 环境卫生管理内容不包括A.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卫生监测B.空气卫生监测C.食品卫生监督D.工业废水卫生监测E.土壤卫生监测答案:C问题:21. “三同时”是指A.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B.同时投资、同时开工、同时竣工C.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开工D.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竣工E.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答案:E问题:22. “三同时”具体是要求A.用于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B.生活福利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C.文教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D.住宅建筑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E.运输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答案:A问题:23. 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保工作的方针,不正确的是A.全面规划B.合理布局C.依靠政府D.综合利用E.化害为利答案:C问题:24.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令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E.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答案:B问题: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污物无害化处理B.监督管理C.防治废气污染D.防治粉尘污染E.防治恶臭污染答案:A问题:26. 有关预防性卫生监督的概念中,错误的是A.对公共场所的建设进行监督B.对城乡规划进行监督C.对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进行监督D.对住宅建设经常进行安全监督检查E.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卫生审查答案:D问题:27. 预防性卫生监督是要对各类建设项目的全部设计方案进行A.成本审核和评价B.卫生学审核和评价C.科学性审核和评价D.功能审核和评价E.项目审核和评价答案:B问题:28. 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是在A.验收阶段B.竣工阶段C.施工阶段D.规划、设计阶段E.筹备阶段答案:D问题:29. 对水源选择进行环境卫生监督属A.经常性卫生监督B.预防性卫生监督C.环境监督D.环境监测E.环境调查答案:B问题:30. 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监督的内容不包括A.水源选择是否符合卫生要求B.供水系统是否能处理足够的水量C.由于已多次清洗设备,不必检验水质D.处理后的水质能否达到水质卫生标准要求E.施工过程和验收时应审核是否符合原设计答案:C问题:31. 对城乡居民生活饮水的卫生监督属A.经常性卫生监督B.预防性卫生监督C.环境调查D.环境监测E.环境监督答案:BB型题A.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B.无生物活动所形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的活动影响E.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1. 次生环境是指答案:C2. 原生环境是指答案:AA.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B.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C.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D.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E.控制不利环境因素3. 环境卫生学研究答案:A4.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如何答案:CA.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B.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变化C.这种污染物是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化学物D.由污染物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产生化学变化的物质E.以上都不是5. 一次污染物答案:A6. 二次污染物答案:DA.是毒物在体内蓄积即物质蓄积产生B.是毒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即机能蓄积所致C.急性中毒作用D.以上三者均是E.以上三者均不是7.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答案:B8. 日本水俣病产生答案:AA.是剂量-反应关系B.是“阈值”C.是剂量-效应关系D.是生物半减期E.是拮抗作用9. 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二种化学物对人体毒性减弱答案:E10. 一氧化碳可引起机体缺氧,随着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答案:C11. 环境有害因素导致机体反应的临界值答案:B12. 人群受砷污染,随着砷浓度的增加,慢性砷中毒患病率也增加答案:A13.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度减低一半所需要时间答案:D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相加作用D.独立作用E.混合作用14. 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质毒性总和答案:C15. 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其毒性超过两者之和答案:A16. 由于不同的作用方式、途径,每个同时存在的有害因素各产生不同的影响答案:D17. 当两种化学物质进入机体,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一种化学物毒作用减弱答案:B 14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