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第5课《黄河颂》配套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6页第5课 黄河颂(教案中的答案具体见课件)【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黄河颂》的文本内容,包括诗歌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意义重点)2、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通过黄河这一形象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重点)3、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其段落划分、韵律特点以及诗歌的起承转合难点)4、体验并表达诗歌中所蕴含的强烈爱国情感和对民族精神的自豪感重点)5、学习和理解诗人在《黄河颂》中使用的创作手法,如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师:准备教学课件PPT、投影仪等生:提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歌——《黄河颂》黄河,这条流经中国大地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这首诗由光未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通过赞美黄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在这首诗中,我们将感受到诗人对黄河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感受那份激荡人心的家国情怀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检查预习1、写作背景课件P5)《黄河颂》的创作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2、作者介绍课件P6)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是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3、字词积累课件P7-8)气魄(pò) 狂澜(lán) 巅峰(diān)澎湃(péng pài) 屏障(zhàng) 臂膀(bǎng)……【倾泻】:指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也比喻把情感、话语等一下子表达出来浊流】:指水流浑浊,比喻不良风气或腐朽势力九曲连环】: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也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三、朗读诗歌1、听老师朗读一遍诗歌,同学们注意听,注意标注节奏和重音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传达了怎样的感情?(课件P9)表达了对黄河的深情赞美和对民族精神的崇敬2、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课件P10)朗读指导:①在朗读时,要注意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要在朗读中注意停顿,把握好重音,突出重点,呈现出一种感觉②要注重情感表达,将情感融入语气中,以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四、整体感知1、在诗歌标题《黄河颂》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诗歌的核心?(课件P11)“颂”这个词是关键2、在《黄河颂》这首诗中,分为朗诵和歌唱两个部分,那么朗诵部分包含哪些内容,它在整首诗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课件P12)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3、歌词解析课件P13-15)(1)歌词部分从哪里开始直抒胸臆地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歌颂黄河的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2)歌词“颂黄河”之前的部分是什么内容?又由哪一个字统领呢?(3)“颂黄河”之后又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五、批注赏析1、了解批注课件P16)批注是一种阅读策略,它包括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标记、注释、提问或总结,以帮助理解、分析和记忆文本内容2、批注示例课件P17-22)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批注1: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批注2:“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3、自主批注课件P23)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内容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五、文学赏析1、层次结构课件P24-25)《黄河颂》这首诗的层次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开篇呼告②、“望”中所见……2、主题思想课件P26)《黄河颂》这首诗通过赞美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磅礴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英勇不屈、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与一往无前的勇气诗人借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激励中华儿女,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