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留守妇女情况调研汇报.docx
9页农村留守妇女情况调研汇报 伴随社会经济和信息快速发展,城镇一体化进程的不停推进,社会结构的不停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寻求增收致富的路径,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和提升农民纯收入的同时,也衍生出农村“386199”部队,其中留守妇女这类特殊群体尤其值得关注,她们既是家庭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也是家庭生活中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顶梁柱为落实落实武汉市“ 三万”活动领导小组《有关加强农村“三留守”问题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结合全市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市妇联成立了由主席挂帅、副主席分管、机关“三万”工作专班和机关业务部门共同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就武汉市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武汉市六个远城区 东西湖区、汉南区、江夏区、蔡甸区、黄陂区、新洲区 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调研,详细情况汇报以下: 一、全市留守妇女现实状况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有留守妇女32.62万人,占武汉市女性农业人口总数的17.9% 1、从年纪结构看:武汉市留守妇女中,20—30岁妇女3.03万人;31—40岁8.67万人;41—50岁13.37万人;51—60岁7.55万人。
调查显示,31至50岁是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纪段 2、从受教育情况看:留守妇女小学文化程度以下5.31万人;初汉字化程度26.02万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9万人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年纪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年纪越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3、从留守原因看:大多数妇女留守的关键原因是需要照料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详细而言,30岁以下妇女留守的关键原因是生育、照料孩子;31—40岁妇女留守的关键原因是要照料日益年迈的父母和抚育正在成长的孩子;40岁以上妇女留守的关键原因是丧失了外出务工的年纪及技能优势 4、从家庭结构看:从调查情况看,11.98万留守妇女家庭中只有一个小孩,20.46万留守妇女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小孩;大多数留守妇女和老人共同居住,留守妇女除了照料小孩外,还需要护理老人,由此,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家庭义务理所当然的需要留守妇女负担 5、从婚姻情况看:对于婚姻情况的自我评价,19.42万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打工后婚姻比较稳定,对婚姻情况满意;12.13万留守妇女认为婚姻情况通常;1.06万留守妇女对婚姻情况明确表示不满意 6、从收入情况看:留守妇女家庭和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家庭相比,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足。
年收入在1万元以内的留守妇女有2.05万,在1—3万元的有25.44万,在3万元以上的有5.13万家庭收入以丈夫外出打工收入为主,也有留守妇女在家务农的收入,养家禽和种小菜能满足自己或家人生活需求,家庭简单生活资料基础上能够自给自足 7、从享受社会保障情况看:31.57万留守妇女已经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农合 ,0.84万留守妇女正在办理医疗保险,0.21万留守妇女未参与医疗保险大多数留守妇女享受了新农合制度,参合率约为97%7.35万留守妇女已经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农保 ,0.6万留守妇女正在办理养老保险,24.67万留守妇女未参与养老保险,参保率约为22.53% 留守妇女是生产发展的主力军、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打工经济的发展使留守妇女和丈夫实现了经济角色的分工和合作,丈夫外出务工,原来由男劳动力或夫妻双方共同负担的农活,转变为基础上依靠留守妇女独立完成她们既要负担农活、家务活,又要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留守妇女已经由传统家庭中的“半边天”,转变成现在家庭中的“顶梁柱” 二、目前留守妇女生存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需求 一 关键问题 调查发觉,目前留守妇女普遍面劳动强度较大、精神负担重、本身素质不高、教育孩子能力较差、文化生活空虚、缺乏安全感等困难。
1、综合素质较低,发展能力较弱从受教育情况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大多数,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从专业技能看,参与座谈的留守妇女代表均表示缺乏生产发展技能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既无学历优势,又无能力优势,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2、劳动强度较大,身体健康受损在丈夫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既要负担农活,又要料理家务,有的还要照料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显著增加据座谈了解,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耕种近5亩农田,有的为了增加收入甚至要耕种10亩据统计,16.3万留守妇女表示身体健康,15.65万留守妇女健康情况通常,0.67万留守妇女身体较差长久的体力劳动、超负荷的劳动量让留守妇女们人未老先衰 3、教育力不从心,孩子缺乏关爱调查发觉,大多数留守妇女表示没有时间和能力教导儿女功课,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同时,因为丈夫外出务工,家庭角色缺位,孩子缺乏父爱,教育缺位或监护不利,使部分孩子产生自卑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孩子缺乏识辨和自我保护能力,轻易遭受伤害或惹祸生非大多数妇女表示教育儿女力不从心,教育儿女的能力较差已成为留守妇女很愧疚和担忧的事情。
4、长久留守在家,患病缺乏照料据座谈了解,留守妇女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生病,既担心耽搁农活,又要筹医疗费,还要“愁”无人照料统计显示,部分留守妇女反应生病无人照料留守妇女陈某曾午夜突发肾结石,孩子在校住读,家中无人照料,不得不拨打本村妇代会主任的,妇代会主任立即雇车将其送到镇医院医治,才转危为安 5、精神负担较重,婚姻存在危机因为常年和丈夫两地分居,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留守妇女精神负担较重,婚姻危机较大部分留守妇女对丈夫在外务工的环境感到忧虑,对丈夫的婚姻忠诚度产生猜疑,但出于对丈夫的经济依靠而委曲求全据了解,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奉献,但丈夫几年不归、移情别恋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一定百分比的留守妇女对现在的婚姻情况表示担忧,有的甚至感到没有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是守活寡 6、文化生活单一,精神支柱缺失因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留守妇女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部分留守妇女因精神空虚而沉迷于赌博等不良习气据调查,选择看电视为日常关键娱乐活动的最多,其次为打麻将;仅少数妇女参与文艺宣传队留守妇女李某在座谈中表示,打麻将已经成为她唯一业余活动,自己宁可起早贪黑赶农活、做家务,也要确保白天打麻将的时间,以打发空虚寂寞。
7、轻易受到侵扰,缺乏安全感因为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地广人稀,村落分布比较分散,治安防范力量较弱,留守妇女易受到侵扰调查发觉,留守妇女尤其担心孩子及家庭财物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身和财物的安全感 二 关键需求 调查表明,目前武汉市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发展地方经济、学习生存技能、提升教育儿女能力、丰富文化生活 1、发展地方经济留守妇女期望政府加紧招商引资步伐,发展当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丈夫及自己在故乡创业和就业当问到“假如能够在故乡创业或就业,你还赞成丈夫去外地打工吗?”大多数留守妇女选择了“不赞成” 2、学习技能二分之一以上的留守妇女表示发展生产缺资金和技术,期望参与各类培训来提升本身素质,提升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期望经过掌握一门技能,对于未来道路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3、提升教育儿女能力大部分留守妇女对儿女教育力不从心,期望定时组织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提升本身素质,提升监护能力和水平,使儿女在留守家庭的环境中也能够身心健全,健康发展 4、丰富文化生活座谈中,大多数妇女表示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单一,期望组织文艺宣传队,经过扭秧歌、打腰鼓等来丰富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期望组织维权志愿者讲授法律、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等知识,开展心理疏导、维权服务等。
三、改进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的提议 留守妇女是现在农村关键的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社会各方面给留守妇女足够的人文关爱,让这个弱势群体共享发展结果,才能真正推进留守妇女群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方面发展 一 增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能力仁者授人以渔,这是推进这一特殊群体更加好发展的根本路径一是提议深入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劳动技能培训农业和科技部门要在农业科技培训中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的参训百分比,尤其是在送科技下乡等培训活动中使留守妇女的参加率达成30%政府多年来对武汉市农村妇女培训工作给支持,确保了每十二个月2期“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每期60名农村妇女带头人受训,现在已经有2600人次参与了在市农业学校的科技培训,这批带头人在农村基层发挥着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一举措也深受广大农村妇女的欢迎提议经过此举和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中带头人的科技培训力度,每十二个月增加6期留守妇女带头人培训班,使360名留守妇女参训受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就业创业能力培训提议依靠劳动部门、武汉市妇女创业中心等有专业资质的部门和单位,举行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经过灵活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对有创业意愿、愿意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留守妇女,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三是提议实施农村留守妇女大讲堂项目以提升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安全自护救护、文明健康生活和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等农村妇女急需的内容为主,依靠妇联组织按每场活动经费1万元预算,每十二个月举行50期 场 留守妇女专题讲座、咨询活动、亲子活动等,帮助她们掌握必须的法律、安全、生存和教育儿女的科学理念和能力,提升留守妇女的本身素质和监护能力使她们成为有素质、能担当的好家长、好妻子、好儿媳 二 拓展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路径充足发挥留守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主动作用,提议将她们作为新农村环境保洁长期有效管理队伍主力军,由村两委或妇代会负责巾帼保洁队的人员推荐和组建,由城管部门负责培训、指导和管理,并为农村环境卫生的改进提供必须的清扫工具、运输设备及保洁人员每个月每人300元的劳务补助此举首先能够扩大留守妇女在家门前就业的路径,并经过保洁工作的合适补助增加收入;其次由所在村留守妇女进行保洁工作,在整改清扫环境卫生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她们的宣传和监督作用,激发全体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更加好地表现自己的家园自己爱,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前期,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巾帼保洁”长期有效机制的探索和运行,此项试点工作起步早,成效显著,张学忙副市长参与经验交流和推介会时对此举给了高度的肯定。
怎样将这一前期探索的好做法和经验在全市农村推广,期望经过这次留守妇女专题调研,将一举多得的好事办好 三 提升留守妇女的生存发展水平针对留守妇女在精神交流、文化生活、婚姻家庭、法律意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怎样帮她们解难释惑,我会专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在六个远城区数次调研座谈走访,寻求问题处理的最好路径和方法一是借鉴农业互助合作社运行模式和经验,提议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互助形式能够是生活互助、生产互助和公益互助等,大家在体力上相互帮扶,精神上相互抚慰,生活上相互关照,缓解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留守妇女安全感如创立示范“妇女之家”,使其成为留守妇女交心谈心的场所,规避矛盾风险的安全港湾;经过互助组织定时或不定时开展贴近农村生活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激励她们组建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合唱队等留守妇女文艺队,让她们精神有所归依二是试行留守妇女探亲制制订“探亲节”或“探亲假”,激励外出打工的丈夫回家团圆,帮妻子分担农活、和孩子交流亲情,或留守妇女赴丈夫打工居住地探望,促进夫妻感情,维护婚姻家庭友好充足发挥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亲情之旅”、“鹊桥会”等夫妻亲情互动活动,组织部分留守妇女和打工丈夫“零距离”相会,加强留守妇女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