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邾城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邾城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化学与能源、环保、资源利用、食品安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B.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131、铯-137互称同位素,可使蛋白质变性C.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D.“地沟油”、“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对健康有害参考答案:略2.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H2CO32H++CO32﹣ B.NaHSO4(溶液)=Na++H++SO42﹣C.NaHCO3=Na++HCO3﹣ D.Ba(OH)2=Ba2++2OH﹣参考答案:A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B.硫酸是强电解质,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C.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弱酸酸根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写;D.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连接;解答:解:A.碳酸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HCO3﹣H++CO32﹣,故A错误;B.NaHSO4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正确;C.NaHCO3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C正确;D.氢氧化钡是强碱,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 =Ba2++2OH﹣,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明确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下列实验事实和理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 验 事 实理 论 解 释A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SO2是电解质B浓硫酸不可干燥CO、SO2浓硫酸有强氧化性C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DHF的沸点高于HCl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参考答案:C略4.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Na+、Cu2+、NO3―、MnO4―B.在含有HCO3-的溶液中:H+、K+、SO42―、Cl―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Al3+、Fe3+、NO3-、SO42-D.常温下,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K+、Ba2+、NO3―、Cl―参考答案:D略5. 参考答案:C略6. (2000·广东卷)19.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原子总数 C.碳原子数 D.密度参考答案:C略7. 短周期元素T、Q、W、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Q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T Q WG A.原子半径:W<T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Q<T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QD.简单离子的还原性:W<G参考答案:B【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由短周期元素T、Q、W、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及Q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Q为Si,结合位置可知,T为N,W为S,G为Cl,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T为N,Q为Si,W为S,G为Cl,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W>T,故A错误;B.非金属性Q<T,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Q<T,故B正确;C.非金属性W>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Q,故C错误;D.非金属性W<G,则简单离子的还原性:W>G,故D错误;故选B.8. 某无色溶液可能存在Al3+、H+、Na+、SO32-、CO32-、NO3-、AlO2-和S2-八种离子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②继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过滤后,向滤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消失。
由此推断原溶液中( ) A.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SO32-、CO32-、AlO2- B.可能存在的离子是Al3+、CO32-C.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SO32-、NO3-、AlO2- D.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O32- 、S2-参考答案:C略9.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参考答案:B略10. 常温下,0.1mol/L Na2CO3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CO32-)>c(HCO3-)>c(H2CO3)B.c(Na+)>c(CO32-)>c(H+)>c(OH—)C.c(Na+)+c(H+)=c(CO32-)+c(HCO3-)+c(OH-)D. c(Na+)=c(CO32-)+c(HCO3-)+c(H2CO3)参考答案:A解析:A 、Na2CO3溶液中CO32-第一步水解得HCO3-,第二步水解得H2CO3,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故A正确;B、Na2CO3溶液呈碱性,c(OH-)>c(H+),故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c(Na+)+c(H+)=2c(CO32-)+c(HCO3-)+c(OH-),故C错误;D、根据钠、碳原子守恒得: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D错误。
故答案选A11. 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判断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 A.Q和R B.S和T C.T和U D. R和U 参考答案: D 略12. 一定量的氢气与一定量的氯气反应,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溶液中只含NaCl和NaClO两种溶质)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B.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C.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 molD.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化学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激光笔检验某KI溶液中是否溶有淀粉B.加入适量溴水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C.向碘水中加入苯或酒精,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D.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说明Ksp(AgCl)<Ksp (AgI)参考答案:A略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B.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参考答案:D解析: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反应原理相同,错误;B.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氯水中也含有氯气分子,也可以把FeCl2氧化,错误;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但是浓硫酸与铁可以产生钝化,错误;D.用AgNO3溶液与KCl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与KI产生黄色沉淀,故可以进行鉴别,正确。
15.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③红磷的化学式为P,白磷的化学式为P4,已知P4(s)+5O2(g)=P4O10(s) △H=-3093.2 kJ/mol4P (s)+5O2(g)=P4O10(s) △H=-2954.0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由于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的红磷能量比白磷低B.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C.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H 大于 -57.3 kJ/mol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2分)高纯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的操作步骤如下:(1)制备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下图)加入一定量和水,搅拌,通入和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和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③若实验中将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下图导致溶液中、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固体:已知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开始沉淀时请补充由(1)制得的溶液制备高纯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 、]① ;② ;③ ;④·;⑤低于100℃干燥参考答案:(1)①Ca(OH)2+SO2=CaSO3+H2O②控制适当的温度 缓慢通入混合气体③Mn2+催化O2与H2SO3,反应生成H2S04(2)①边搅拌边加入NaHCO3(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②过滤,用少量水洗涤2~3次③检验SO42-是否被洗涤除去④用少量C2H5OH洗涤(凡合理答案均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因此实验基础的考察依然是以后学习和复习的重点1)①石灰乳参与反应主要是与SO2的反应。
②为是SO2尽快转化,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或控制气体的流速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③从图中可以看出,c(Mn2+)减少,c(SO42-)增加,可以认为Mn2+在O2与H2SO3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得出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流程:加入NaHCO3溶解,同时控制溶液的pH<7.7→过滤、洗涤→检验SO42-是否被除去→为了降低MnCO3的损耗,用C2H5OH洗涤→低温干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电子, 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1)写出A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F离子电子排布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