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docx
6页2022-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答:(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
6、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美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苏联赞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 7、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 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 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 新的质的为断变化的过程包括身体 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它们 之间是相辅相承的,身体发展是心理 发展的物质基础 8、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遗传 决定论(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 尔)、环境决定论(美国的华生)、二 因素论(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 伦) 9、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
10、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上 一代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机体的构 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 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 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 导作用的表现 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 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 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 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 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 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试述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答: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 面的任务,是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 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 形成其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34页) 13、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 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 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 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 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 专业的培养要求。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 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 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 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则 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 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 体化 14、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 的评价作用 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的两种对立 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代表人物 在中国有孟了,在西方有卢梭和裴斯 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在中国有荀子,在西方有柏拉图和康 德 16、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及理论 基础 答:(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2)教 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 展需求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学说 1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 务(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 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 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18、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是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 得到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 心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工,或为他 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 19、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 系 答:要实现教育目的和中学教育的培 养目标,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 就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由德 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 育构成各“育”既具有相对独立性, 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依存于一个 有机整体之中 (1)“五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各育都 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 法2)“五育”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它们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 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0页) 20、素质教育及基本内涵 答: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 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