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中考政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的有效处理(一.doc
4页谈 2008 年苏州市中考政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的有效处理(一)作者:作者: 江苏省昆山市鹿峰中学政治教研组江苏省昆山市鹿峰中学政治教研组 孙全军孙全军电子邮箱:电子邮箱:sunquanjun29@ ::1431826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相互交流、共同成长!2008 年苏州市中考政治题量将由去年的 38 小题调整为 33 小题,总分由去年的 80 分变为 50 分分值大幅下降,但《2008 年苏州市思想品德科中考评价指要》中却列出了 269个知识要素,不少老师感到困惑、茫然,但也清楚地意识到中考对这些知识要素的考查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总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在中考前这短暂的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呢?根据 4 月 18 日在张家港一中举办的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上省特级教师、资深专家张维元老师的讲话,结合自己的思考,笔者觉得必须做到“抓大放小” 、“有机整合” 、 “引导运用” 抓大”即要牢牢抓住《2008 年苏州市思想品德中考评价指要》中所列举的反映时代、贴近生活实际且在历年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核心的、主干知识,强化重要观点、基本原理的记忆、理解与运用;“放小”既对教材中一般性知识只需做到了解即可,无须平均用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
有机整合”即对联系密切的知识要素要尝试打乱教材,通过专题(或问题)的形式将它们进行归类处理,使基础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引导运用”即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通过援引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或直接引用典型中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基础知识的内化一、法律常识的处理(一)未成年人保护(一)未成年人保护 (对应教材“七年级上第 20 课 法律护我成长、 第 22 课 筑起‘防火墙’”)问题问题 1 1..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优先保护?解析:解析:经 2006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并于 2007 年 6 月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明确提出:“未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为什么我国要对未成年人给与特殊保护,联系课本知识,必须从两个角度思考、组织答案:(1) 【必要性(或“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 】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权利更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
(2) 【重要性(或“未成年人的地位” )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问题问题 2 2::学会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所规定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四种特殊保护解析:解析: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我国已形成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大保护体系,研究历年来苏州中考试题,不难发现,对四大保护的区分是选择题的常考点,命题者往往会创设简短的背景,要求学生做出选择:材料中的做法体现或违反了哪一保护?例例 1 1:(:(20062006 年年··苏州)苏州)小丽读初一时父母离婚,人民法院在审理这一案件中,依法保护小丽的受抚养权这属于对未成年人实施的 A.社会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例例 2:(:(20072007 年年··苏州)苏州)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要促进未成年人学生全面发展为此,2007 年 2 月苏州市教育局下发了《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通知》。
这属于对未成年人学生实施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根据当年的阅卷显示,这两道题错误率都相当高,解答例 1,很多学生根据材料中的“父母”误选“家庭保护”;解答例 2,很多学生根据材料中的“教育局”误选“社会保护”如何有效区分四种保护呢?我们通常可以根据材料中显现的“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主体”进行判断,若实施保护的主体为父母或监护人父母或监护人—→对应“家庭保护家庭保护”;若实施保护的主体为学校、老师或学校、老师或其它教育机构(如教育局)其它教育机构(如教育局)—→对应“学校保护学校保护”;若实施保护的主体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院、公安机关(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不公开审判)—→对应“司法保护”若实施保护的主体为“人民政府、国家人民政府、国家”,或材料中涉及到“某地相关部门规定网吧、游戏厅等营业性场所某地相关部门规定网吧、游戏厅等营业性场所禁止未成年人内禁止未成年人内”、 “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节假日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节假日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禁止向未成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人出售烟酒”等时—→对应“社会保护社会保护”。
最后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1)未成年保护法中新增加的两条“特殊的”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规定:“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四十条,学校、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四十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2)一个重要观点一个重要观点::四种特殊的外在保护中,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问题问题 3 3:(援引背景):(援引背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 2007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某校九年级同学小林在日记中写道:“这部法律是未成年人的保护神,从此我们的合法权益再也不会受到侵犯了!”请简要分析小林同学在日记中的观点解析:解析:解答观点评析类试题首先必须清楚题中所示主要观点是什么(或有哪些?)本题中小林的观点有两个层次,层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的保护神”;层次 2:“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的合法权益再也不会受到侵犯了!”;下面便要结合所学知识对上面的观点分别进行评析,评析必须先评(判断正误或“合理与否”,在此基础上引用教材基础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
层次 1: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的保护神”是正确的,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但由此认为:“有了这部法律,我们的合法权益再也不会受到侵犯了!”显然是错误的,引出教材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给与特殊的保护外,一个重要观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给与特殊的保护外,更需要未成年人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依法保护更需要未成年人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自己问题转换:如何形成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合力问题转换:如何形成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合力?或对“有了有了××××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就能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健康成长 ”进行评析 】问题问题 4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自我保护?(1)不能采用“忍让”与“非法报复”两种极端做法2)应该 ①冷静、沉着、机智,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②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0072007 年年··江苏苏州江苏苏州】上网已日益成为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的有效手段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不良诱惑,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中小学校校园周围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1)我国法律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2)在同样的保护措施下,大多数学生从网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但也有少数学生因上网而影响学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了什么?(3)在上网过程中,一些学生有时从网上下载并使用自己所喜欢的内容有人说:这是违法的有人说:这并不违法你认为违法与否关键看什么?答案:答案:(1)略;(2)未成年人要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是否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