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汕头市龙湖区商务局公开招聘3人(自我检测)模拟卷1.docx
121页广东汕头市龙湖区商务局公开招聘3人(自我检测)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下图漫画《VIP会员的特殊待遇》的类似现象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时有发生,令人懊恼,发型屋不法经营者给消费者“闭门羹”的失信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_____A: 选择权B: 监督权C: 公平交易权D: 消费权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题干中发型屋不法经营给消费者“闭门羹”的失信行为,使得消费者丧失了公平交易的权利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一般来说,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_____A: 生活水平会下降B: 生活水平会提高C: 没有变化D: 幸福感会增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下降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关于故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 是明代洪武年间建成的B: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C: “三大殿”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D: 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A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县政府要将省政府的公文向所属的部门和乡、镇传达,所使用的公文应是_____A: 转发性通知B: 批转性通知C: 指示性通知D: 发布性通知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4)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本题属于转发性通知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5.行政主体最主要的职能是_____。
A: 行政处罚B: 行政许可C: 行政管理D: 行政强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最主要的职能是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都是行政主体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王某以5万元从甲商店购得标注为明代制品的瓷瓶一件,放置于家中客厅李某好奇把玩,不慎将瓷瓶摔坏经鉴定,瓷瓶为赝品,市场价值为100元,甲商店系知假卖假王某下列请求哪一是不合法的?_____A: 要求甲商店赔偿10万元B: 要求甲商店赔偿5万元C: 要求李某赔偿5万元D: 要求李某赔偿100元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本题中,甲商店是知假卖假,因此,甲商店存在欺诈的行为,王某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要求甲赔偿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一倍即10万元,因此,A项正确;王某从甲商店购买明代制品的瓷瓶一件,说明王某与甲商店形成的是买卖合同关系,该合同的标的物是假的,说明商店存在违约的情况,因此,王某也可以以违约为由要求甲商店赔偿5万元,因此,B项正确;因为该瓷瓶实际上是赝品,市场价值才100元,因此,王某只能要求李某承担100元的侵权赔偿责任,而不能要求其承担5万元的侵权赔偿责任,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目前首都北京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_____A: 人才缺乏B: 沙尘暴C: 水资源缺乏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试题分析:北京位于华北地区,冬春季风大,多沙尘暴,所以B正确;北京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所以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所以C和D正确;北京高校密集、科研机构众多,人才密集,所以A错误8.《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_____A: 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B: 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C: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D: 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它利于探究北宋城市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或不能构成法律关系?_____A: 张三经李四(精神病人)的父母同意而收养李四B: 甲、乙根据《合同法》订立抵押合同C: 甲年满10周岁时向乙购买了价值1000元的自行车D: 甲与乙约定选择法院管辖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选项C中的甲只有10周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其所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不相适应的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才有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_____A: 变革经济体制B: 变革所有制C: 变革政治制度D: 变革生产力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在制定“一化三改”总路线时,已经明确了这个总路线的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即要变革原有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本题所属考点-《毛概》11.知荣明耻,人之根本荣誉和耻辱,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_____A: 自我剖析B: 自我感受C: 自我认同D: 自我批评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荣誉和耻辱,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旦荣辱不分,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仅道德伦理大厦根基动摇,就连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故本题应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定期考核的结果影响着公务员的任职导致按照规定程序降低公务员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的定期考核结果是_____A: 合格B: 称职C: 不合格D: 不称职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务员法》第47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本题所属考点-《公务员法》1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_____A: 艰苦奋斗B: 实事求是C: 理论联系实际D: 勤俭节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幼儿与同伴说:“我看到一条像牛那样大的狗”,幼儿的这种说谎属于_____ A: 夸耀式的说谎 B: 分不清事实与想象的说谎C: 掩盖式的说谎D: 模仿式的说谎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幼儿想象发展中常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种混淆想象和现实的情况,常被成人误认为孩子在说谎。
事实上是幼儿期的想象特点所致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5.公务员王某受降级处分后,一直表现很好,一年后,王某所受处分被解除,根据有关法规,对于王某,正确做法是_____A: 恢复其原职务级别B: 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受此处分影响C: 不恢复原级别,但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此处分影响D: 不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也要受此处分影响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务员法》第59条规定,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本题中,王某受的是降级处分,因此处分被解除后,不恢复原级别,但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本题所属考点-《公务员法》16.政治是_____的集中体现A: 阶级意志B: 文化C: 经济D: 社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社会经济而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_____等级A: 七B: 八C: 九D: 十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2006年,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14条规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十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_____A: 犯罪既遂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准备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下列不属于行政道德评价形式的是_____A: 社会评价B: 行政机关内部评价C: 行政人员的自我评价D: 行政人员的家庭评价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行政道德评价是特定的行政机构或社会公众对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伦理关系、行政人员及其行为做出善恶判断的过程具体形式包括:社会舆论评价,行政机关内部评价,行政人员的自我评价。
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