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1.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98789866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1 1 / 39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进展 1.论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产出数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快慢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是总需求和总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短期看,由于潜在生产才能变化不大,因此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受总需求的影响,并随总需求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假设在某一时期,总需求水平下降,尽管这时潜在生产才能不变,但实际经济增长率仍会下降假设在这时,总需求水平上升,产出数量从而经济增长率也会随之提高 从长期看,总需求总会和潜在生产才能相一致因此,经济增长从根本上看只能是潜在生产才能增加的结果导致潜在生产才能增加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另一类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 ①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能动性的要素,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者更加是劳动要素中的企业家才能,更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灵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抉择要素。

      ②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物质条件这里的资本是指物质资本,即指在确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耐用品,它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 ③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察觉经济用途并加以利用的自然要素和条件按照自然资源的自然特点,大致可分为四类:生态资源,如阳光,风力等;生物资源,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如石油、煤炭等按照自然资源耗竭和更新的特点,又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成再生资源 2 / 39 (2)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同样的要素投入,由于使用效率不同将产生极不一致的经济增长率影响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经济体制、布局变动等 ①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最直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是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作用到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上,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系统地改善生产要素的组合过程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②产业布局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调整,促进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产业向较高的产业转移就能提高产出水平,加速经济增长。

      ③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概括实现形式,它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行为规矩、政府的经济法规、经济的组织制度和监操纵度的总和根据生产关系确定要适合生产力规律,经济体制状况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当经济体制和生产力进展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经济增长;当经济体制和生产力进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什么样的体制条件? 答: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的方法和途径它说明经济增长是如何取得的,有哪些特征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定时期内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该国资源禀赋状况、经济进展阶段、经济体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在筹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权益,要素的供应和产品的流向根本上听命于政府的筹划安置企业的主要目标在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企业没有追求技术进步,降低本金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从宏观上看, 3 / 39 由于国家统一制定筹划、统一安置生产、统一安置投资、统一调拨物资、统一财政收支等,这势必造成粗放式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

      而且,由于信息不充分造成宏观上的决策失误,从而导致地区间、部门间的布局失衡,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因此,在传统的筹划经济体制下,必然形成一种既无有效鼓舞,又无硬预算约束的经济增长机制,从而内生出追求速度、投资饥渴、数量扩张和效益低下等资源配置偏好,这种体制内在地规定了其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宏观上看,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会通过完善的市场体系把资源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和部门,从而保证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从企业层次上看,追求利润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促使企业在给定的产出条件下尽可能地裁减要素投入,从而迫使企业想方设法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产品消耗率,从而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会促使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经济进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地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的增长当然,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增长方式的这种转化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自发过程而日本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展实践说明,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根基上,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经济举行有效地、适当地干预会加速这一转变过程。

      3.如何对付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答:一国的经济增长是由总需求和总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总需求和总供应又分别受多种变量的影响从总需求方面看,投资、净出口都是易于变动的因素;从总供应方面看,重大的技术进步、新资源的重大察觉、体制的变动、重大自然苦难等等都会影响潜在生产才能;而要素价格的重大变动(如石油价格的涨跌等)那么会在短期内对产出水平产生冲击因 4 / 39 此,生产力水平或高或低,经济增长率的忽上忽下,构成经济增长的常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经济波动经济增长总是在不断波动中实现的 经济周期是一种经济波动,是经济扩张与收缩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反复展现的一种现象经济周期波动一般要顺次经过昌盛、衰退(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经济周期是在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根基上产生出来的一种经济现象 关于经济周期的理由,学术界有多种解释代表性的理论有:①马克思、恩格斯的根本冲突理论;②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理论;③其他理论,包括消费缺乏理论、投资过度理论、货币信用过度理论、创新理论、心理理论、太阳黑子理论、政治周期理论等关于经济周期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

      短周期又称短波,也称基钦周期,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中周期又称中波,也称朱拉格周期,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8~10年长周期又称长波,也称康德拉耶夫周期,指一个周期长度平均为50年左右—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