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矿业大学2017力建学院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pdf
14页1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学院名称: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355 建筑学基 础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 8 月; 《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第四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年 1 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8 月; 《建筑构造(上册)》(第五版),李必瑜等编,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013 年 9 月; 《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 8 月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要求考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范围 ( 1)中外建筑史 中国古代各主要建筑类型 、 技术成就 、历史演进及典型实例 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和典型实例 西方古代主要的建筑类型、技术成就 、历史演进及典型实例 西方近现代 主要建筑 流派、 代表人物和 典型实例 ( 2)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基本的原理与方法 房屋建筑的主要节点构造 ( 3)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建筑采光和照明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建筑声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三、试题结构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试题包括六种可能的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绘图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具体考试题型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不一定涵盖所有类型) 2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507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 6 小时)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2008; 《 建筑设计 方法》, 黎志涛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2010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1.考试目的 考核考生对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考生建筑设计和创造的能力 2.考试要求 本项考试要求考生能较为系统的完成考题,良好的处理建筑功能、场地、技术规范、造型关系和制图表达 二、考试范围 中小型建筑设计,范围以各类新建、改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为主 三、试 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1.考试时间 建筑设计基础初试考试时间为 360 分钟 2. 答题形式 现场设计作图 3. 试题类型 快题设计,总分为 150 分 备注:考生自备图板、 A2 图纸和绘图工具 3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512 城市规划设计(快题, 6 小时) 《城市规划原理》(第 4 版),吴志强 、 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年; 《城市规划与设计》,阳建强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核考生城市规划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构思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设计创新及设计表达能力 二、 考试范围 规划设计方案,范围以城镇地段、居住小区、滨水区域、城市街道、旧城改造、校园规划等类型为主 三、 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1、考试时间: 6 小时 2、试题类型:快题设计,总分为 150 分 3、答题形式:现场设计作图 规划设计构思、分析及设计意图必须表达清楚图纸规格为 A1,表现方式不限规划设计成果必须规范 备注:考生自备图板、 A1 图纸和绘图工具 4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651 城市规划 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年 9 月第四版; 《城市设计》 王建国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1 年 1 月 第 3 版 ; 《城市规划资料集》 1-1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 1 月第一版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内容包括 城市规划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以及城市规划的实施等。
此科目重点考察学生对城市规划基础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城市规划概念,为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和相关 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二、考试范围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中外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化的概念、特征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 城市的系统构成,用地分类及构成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综合协调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工程规划 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法与城市规划的实施 三、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1.考试时间 城市规划原理初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试题类型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为 150 分 5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802 工程力学 《 理论力学 》 (第三版),郝同生编,殷祥超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简明材料力学 》 (第二版),刘鸿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应用广泛的技术基础课 ,是 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学习个工科 课程的前提 。
本课程 考核考生 对 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及应用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理论对工程构件进行分析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静力分析与受力图 计算力的投影和平面上力对点之矩;平面力系简化方法;应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包括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 空间力系简化及平衡方程的应用 点的运动和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速度;应用牵连为平动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求加速度,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应用基点法、速度投影法和速度瞬心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应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 建立质点运动和刚体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求解有关的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运用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应用达朗伯原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 低碳钢 和铸铁的力学性能 杆件在拉、压、扭、弯变形时的内力,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 6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构件的应力和变形 ,包括静不定问题和组合变形问题 。
正确掌握并运用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条件对杆件进行 校 核和截面设 计 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及分析 压杆稳定的概念及压杆设计 三、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1.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2.试题类型 主要题型有填空题、计算题 7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812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上册)》(附习题集)、《结构力学(下册)》,吕恒林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0年 8 月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1.考试目的 考核考生对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在外因 (荷载、变温、支座移动等 )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程 度,能够对静定、超静定杆件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 /矩阵位移法、结构的极限承载荷载的确定、稳定性分析和结构动力分析等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2.考试要求 本项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在外因 (荷载、变温、支座移动等 )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静定、超静定杆件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掌握静定和超静定杆件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变化规律、矩阵位移法、结构的极限承载荷载的确定、稳定性分析和结构动力分析等。
二、考试范围 几何组成分析;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的应用; 影响线的绘制; 结构的极限荷载确定方法; 结构的稳定计算; 结构的动力计算 三、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考试时间 为 180 分钟 主 要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分析题和计算题,总分为 150 分 8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837 材料力学 A 《材料力学》,严圣平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2;《材料力学》(第 5 版 I、 II),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材料力学》 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考 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具有 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具备关于能量法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二、 考试范围 1. 绪论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 内力 、 截面法 和 应力 的概念 ,应变 2. 拉伸与压缩 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 , 强度条件 , 泊松比,胡克定律 , 超静定问题 , 装配应力,温度应力。
低碳钢 、 铸铁及其它材料的的拉伸实验 , 压缩 实验 3. 剪切 剪切、挤压实用计算 4. 扭转 剪切胡克定律 ,切 应力互等定理 ,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 简单超静定问题 , 不同材料扭转时破坏现象的分析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5.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静矩,惯性矩,惯性积 , 惯性半径 , 平行移轴公式 , 转轴公式 6. 弯曲内力 剪力图和弯矩图 , 刚架及曲 杆 内力图 7. 弯曲应力 弯曲正应力 ,弯曲切 应力等强度梁及弯曲中心的概念 8. 弯曲变形 积分法及 叠加法求梁的 变形 ,简单超静定梁 9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9. 应力 和 应变 分析 平面应力状态 的解析法和图解法, 三向应力状态 主应力 及最大 切 应力平面应变状态 , 广义胡克定律 10. 强度理论 四种 常用强度理论 , 莫尔强度理论 11. 组合变形 斜弯曲 , 拉 (压 )与弯 , 偏心拉 (压 ), 弯扭 ,拉(压)弯扭 截面核心的概念 12. 压杆稳定 欧拉公式 , 经验公式 , 临界应力总图 13. 动载荷 等加速直线运动 , 匀速转动 , 冲击。
14. 交变应力 应力循环及其特征 , 材料的持久极限 ,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15. 能量 方 法 能量原理 , 杆件 应 变能 计算, 虚功原理 , 卡氏定理 , 莫尔定理 , 图形互乘法 , 功及位移互等定理 16. 超静定 结构 变形比较法解简单超静定问题 , 用力法解超静定 梁、 刚架 、曲杆、桁架 对称 及反对称性质的利用 17. 杆件的塑性变形 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及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 三、 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10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不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