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文化生活期中考试卷.doc
6页高二《文化生活》期中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③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小组 ④ 自然风光A、②③④ B、②③ C ①②③ D、③2、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深远持久的 C.愉悦欢乐的 D.健康向上的4、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这说明( )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 B.文化包括纯自然的景观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5、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
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6、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这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品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7、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8、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 ( )A.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9、“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C.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10、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这说明( )A.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11、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12、“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A.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B.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 D.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3、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遗传因素决定的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14、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过年的习俗有所不同,这体现了( )A、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民族文化充满了生机 D、民族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16、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17、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
这表明(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 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 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 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18、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是动和静的有机融合它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最完美的奥运会会徽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C.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19、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 )A.发展先进文化 B.繁荣民族文化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实现文化的多样性20、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成,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的特长而丰富发展起来的,是源远流长的“国粹”京剧之所以能够维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其( )A.适应市场的需求 B.全面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精粹C.传承古代戏曲的精粹 D.兼收并蓄,推陈出新21、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思想运动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教育方式的变革22、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 为标志的( )A.语言的产生 B.电视的广泛推广C.网络的普及 D.印刷媒体的推广23.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说的是(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实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全面接轨 D.以外来优秀文化代替本土文化24、徐悲鸿把西方艺术手法融人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②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③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④ 各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A、 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5、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部分(50分) 26、2006年10月22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
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12分 ) 2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的“中秋”,深厚地蕴涵了“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秋”申遗的原因 12分 ) 28、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他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以上两种观点加以评述12分) 29、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现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切身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1)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设计具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6分)(2)有人说,现代中华文化就是旧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8分)《文化生活》月考试题答题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DDBDABDDCDBAD14。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