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国实施外贸领域国家知识产权战咯的思考.docx
10页当前我国实施外贸领域国家知识产权战咯的思考 徐元 副教授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不仅成为国际贸易纠纷的一个焦点问题,而且成为决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全国上下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制定和实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知识产权战略在外贸领域的实施,不仅是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优化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突破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各种困境的根本途径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贸易结构有待优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期形成的要素驱动增长模式,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具体而言,我国对外贸易在整体结构、方式结构和主体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三个顺差”和“三个逆差”即从整体结构来看,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顺差,一般贸易逆差;从贸易主体来看,外资企业顺差,国有企业逆差(见表1)对外贸易存在的“三个顺差”和“三个逆差”是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表明我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贸易竞争力不强。
二)贸易利益总体微薄尽管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得到空前扩张,但由于我国外贸发展主要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基础上,产品研发和销售等获得利益的关键环节基本在国外,我国外贸企业仅能赚取低廉加工费,产品附加值和加工贸易增值率都很低据美国研究人员对苹果公司数码产品iPod进行的分析,该产品全球零售价为299美元,其中,苹果公司得到的创意、品牌、设计和专利收益为114美元,占售价的38. 1%,而中国的组装企业仅得到4美元,只占售价的1. 3%,两者有近30倍的差距三)自主知识产权缺乏随着国际贸易知识化的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空前的规模扩张,但由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自www.L]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意识淡薄,导致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自有品牌的外贸企业仅占外贸企业总数的20%左右,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1%左右,绝大多数外贸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调研公司尼尔森( Nielsen)和致力于亚太地区商业传播的《Campaign Asia-Pacific》杂志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跻身2012年度亚洲市场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之列。
四)传统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基本上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对外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外贸发展战略已经难以为继据我国商务部监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持续小幅下降在2000年全球销售的耐克鞋中,有40%产自中国,13%产自越南但现在,越南生产的耐克鞋比例为41%,而中国生产比例已降至32%五)贸易摩擦日益频发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展,,我国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贸易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日益增多自2003年至2012年9月,我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58起,涉案金额684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产品除了继续遭受传统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之外,还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壁垒的挑战从1986年11月10日我国遭受第一起美国“337调查”开始至2012年年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针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高达139起自2002年起,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并且近年来我国企业遭受调查的数量占比都在30%左右。
六)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加大加入WTO之后,我国外贸经历了两年超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9月至2009年中期,我国出口总额及其同比增长速度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尽管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加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外贸政策,使得我国外贸急速下跌的态势得到了缓解,并在2010年中期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紧接着受到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再次出现大幅下滑近几年我国外贸增速的大起大落表明,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对外贸易越来越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二、外贸领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毫无疑问,传统的依靠要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贸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外贸发展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制定和实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途径,对我国经贸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一)是培育外贸新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外贸传统低要素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发展的当务之急商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重申: “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可见,培育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优势已经成为有关部门的共识,而制定和实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无疑是培育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优势的必然选择二)是优化贸易结构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虽然我国贸易结构已经明显优化,但是,贸易结构深层次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优化贸易结构仍然是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作为激励国内技术创新和促进国际技术扩散最重要的制度安排,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可以通过对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促进本国外贸企业的技术进步,从而优化本国贸易结构;而且还可以借助FDI和进口传导渠道实现国际技术转移以及技术扩散,对技术进步产生影响,进而使本国的贸易结构得以优化三)是增加贸易利益的关键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已经从产品分工深化到要素分工,不同的要素质量对应着不同的分工地位,进而享受不同的要素增值率按照当前世界产业利润链评估,工业产品利润的约80%集中在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商标、专利许可上,10%在流通领域,10%在加工领域。
通过在外贸领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切实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拥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促使我国外贸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移,从而使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四)是突破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我国企业之所以遭遇各种贸易壁垒,有来自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据统计,在我国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 - 90%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付出多方面努力,但根本途径是外贸企业要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依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培育自主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变近年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比如中兴通讯、三一重工等开始通过较强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突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设置的知识产权壁垒五)是增强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根本出路实践表明,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同类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存在很大差别一些没有自主品牌、缺乏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损失严重,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却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据报道,参加2012年广交会的品牌企业共有1489家,品牌展位仅占出口总展位数的18. 8%,但品牌企业平均成交额为893.3万美元,是非品牌企业的5.7倍可见,在外贸领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对增强我国外贸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等各种风险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三、促进知识产权战略在外贸领域实施的政策建议(一)明确制定和实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后,许多行业和部门不仅积极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而且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做了本行业或者本部门的知识产权战略,取得了良好的绩效笔者认为,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外贸领域的实施,我们应当提高对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问题的认识,明确制定和颁布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具体而言,可以由商务部牵头,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版权局、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知识产权的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依据,结合对外贸易工作的特点,在对我国外贸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研究制定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
二)加强外贸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外贸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制定和实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的组织保障我国现行外贸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涉及多个部门,属于多头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在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困难为了更好地推[来自wwW.lw5u.CoM]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外贸领域的实施,需要在三个层次上加强外贸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第一,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外贸领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协调第二,为应对WTO知识产权争端和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重大维权纠纷,以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海关总署等直接相关部门为主要力量,组建相应的联合办公机构第三,适应国际贸易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在商务部成立知识产权司,负责对外贸易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工作三)健全和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健全和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实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度保障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TRIPs协议要求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规则,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较短,这些规则并不十分完善,因此,需要通过以下途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第一,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如我国有关法律中缺乏关于进口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滥用和中国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方面的规则,应当在修改《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法律时补充和完善;第二,加强保护我国处于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立法,为我国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知识产权法制保障;第三,制定有关法律的实施办法、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第四,加强有关法律之间的协调四)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贯穿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实施,各地方和有关部门正在创造性地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例如,商务部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北京市发布了《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指导规程》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创阶段,存在一定的缺陷,尚不能满足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应当借鉴有关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国家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涉外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海外维权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大力提升中介组织涉外知识产权申请和纠纷处置服务能力及国际知识产权事务参与能力。
此外,还应当考虑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问题五)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出口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代表了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首先,深入推进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