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面修复施工技术.pdf
5页墙面修复施工技术 1、石材外墙修复 (1)置换或粘贴: 当石材的破损厚度超过一定程度且影响使用功能时, 可采用新石材置换旧石材.或采用石材背面作为正面使用新石材宜采用与原始石材产地、尺寸、材料类型、强度颜色、质感等一致的石材,嵌补或粘贴 粘贴石材或用于断裂石材黏结的黏结剂采用天然水硬性石灰、 干净中砂或天然石屑和少量助剂调配而成的黏结剂; 或者经过检测的石材黏合剂不宜采用水泥或环氧树脂等有机树脂 天然石材中的裂缝、 空洞等采用天然水硬石灰注射黏结剂填充黏结应注意气候的影响,如干燥时需喷水养护,潮湿时要通风,以保证天然水硬性石灰的正常固化 (2)表面渗透增强: 只有多孔隙的含一定硅酸盐的天然石材才适合采用硅酸乙醋类增强剂增强施工时,宜将硅酸乙醋类增强剂无雾淋涂至少 3 遍到风化石材表面,湿对湿,达到饱和硅酸乙醋类增强剂在施工量达不到要求时,被固化的石材表面会形成硬壳增强的效果需要对比增强前后的石材表层的强度变化而确定 表面非常完整的未风化的石材、 致密的花岗石、 碳酸盐类石材等,则没有必要进行增强处理; 或者施以半永久性的牺牲层以保护旧石材 适合的石材增强剂需要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①不改变石材本身色彩和质感;②能够渗透到未风化的石材中;③新生成的黏结剂与原始石材具物理化学兼容性; ④不改变原始石材的毛细吸水性能及透气性能。
(3)修补损坏和残缺的基层,先涂刷界面剂: A、 缺损严重且影响美观及使用功能的石材宜采用修复石粉修复 B、除了清理掉表层风化的粉末外,不建议采用凿毛等损坏基层的处理 C、修复石粉应满足下列条件:要求新修的石粉强度低于已经风化的石材强度;骨料应与原始石材在化学成分上类似,选择天然水硬石灰或调和石灰,允许添加总量不高于 2%的天然或合成有机助剂;不宜选择水泥及以环氧树脂为代表的有机树脂材; 修复剂的吸水率需要大于原有的天然石材;在修复后的 48 小时内, 可以在修复剂表面进行凿毛等各种表面处理 (4)接缝处理: 采用麻丝、桐油石灰或其他石灰类材料填实,接缝材料强度应低于石材强度,透气、防雨 (5)防渗漏: 通过采用桐油石灰或添加一定憎水助剂的天然水硬石灰材料嵌缝,能让石材立面具备较好的防渗漏能力 (6)表面润色处理: 对石材修复过的部位、新加的色差大的石材等,宜采用豆油、桐油等天然油料,配合天然无机颜料进行润色,以达到自然的效果 2、清水砖墙的修复对策 (1)清水墙面的修补根据砖面残损深度分别采取砖粉修复和替换修复两种措施: 砖粉修复采用砖块磨制的粉末,加上特殊的矿物材料,调配成砖粉修复料,然后用这种砖粉料对破损的墙面进行修补。
砖粉修复料基本要求是:无收缩,基面的粘结性好,矿物颗粒和基面接近,含碱量低,抗硫酸盐,耐老化性能好特别重要的是,修补材料的强度需低于原始砖块的强度,一般在 50%~100%比较合适, 也就是说,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最先风化的应该是后修补的部分,而不是老旧的砖面,这也是历史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同时砖粉修补强调“逐块修补” ,而不能大块批平,在修补时要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将每块砖的修补范围控制到最小,尽可能多的露出老的砖面 替换修复是针对风化、破损严重的砖块采取的措施首先将残损的地方剔掉,然后用同一类型的砖,用水泥砂浆补上其具体施工步骤为:将残损部位从砖墙内完全剔出;仔细清理凹洞砂浆与碎屑;用刷子或雾化水湿润凹洞和替换的新砖块 当凹洞潮湿 (而非水湿) 时,将砂浆置于凹洞的底部与周边形成砂浆厚层; 将砂浆涂于砖块上部将其推入空洞处,砂浆应该从缝隙中挤出,如若不然,重新加量给凹洞处填浆 (2)根据墙面不同的破损情况采用相似的材料和可靠的修复技术进行分类修补 砖面残损深度小于0.5cm的, 不进行修补; 残损深度0.5~2cm的,用砖粉料修补;严重风化、破损无法修复的,采用替砖法修补。
在对每一块砖的砖面修补时,只处理损坏的一角或一小块,将干预的范围控制到最小,尽可能多的露出原来的砖面,而不是将损坏一角的砖面整个覆盖,这点尤为重要 修补完砖面后需用水泥砂浆对砖缝进行修补, 所选用的水泥砂浆必须用低标号水泥,保证新补灰缝强度小于原灰缝在砖缝修补时,只有大面积损坏的才允许铲除重做,基本完好的墙面则采用“补接”的办法 按照上述原则,能有效控制修复施工对砖面和灰缝的干预范围,使整个墙面在远观时,视觉效果上仍是以旧有的砖面和灰缝为主 表层干透后整体喷涂文物专用憎水剂一遍 3、水洗砂修复 查找原墙面空鼓及开裂部位, 凿除至原基层墙面; 墙面人工冲洗,洒水湿润;墙面满刮一道抗裂砂浆(铺设一层抗裂网) ;按原比例镶嵌木制分隔条(分隔条湿水处理,规格详各单栋房屋) ;15mm 厚底层砂浆找平 (比例 1;2 水泥砂浆);1mm 厚 0.37~0.40 水灰比水泥纯浆结合层,掺少量石灰膏(水分稍干时用铁抹子拍平后用软毛刷蘸水刷去灰浆) ;15mm 厚水洗砂面层(用软海棉带水拖洗,90%干时,用铁板收压) ;表层干透后整体喷涂文物专用憎水剂一遍 4、洗麻石修复 整体铲除现有外墙面层, 局部粘接牢固处可采用磨头将受污墙面全部磨一遍,待原有墙面整体清理出来后,拟采用低压清洗;对于正立面的麻石墙面拆除后残缺、破损部位,首先应对其砖墙基层以及麻石断口处进行清理,清理其表面浮灰及松动部分,在修补中,其底层灰 (或找平层) 应略低于原墙面层, 完成清理后, 以水泥砂浆补抹 20mm的基层,表面用木抹子搓毛或用铁丝划成毛面;待水泥砂浆干至八成时涂刷建筑胶水,再将调制好的麻石干粘至墙面,力求新制的麻石大小、 色彩、 平整度与原墙面接近而又不完全一致; 新制麻石墙面之前,应对原有材质进行现场取样分析,确定原墙面配料,根据原墙的米粒碴石、品种、粒径、颜色、比例配制灰浆,涂刷界面剂,做小样与原色调相近后,再配料补抹面层;水刷石修补应自上而下进行,待碴石浆开始凝结时,拍平露出石子尖后,再刷(喷) 。
表层干透后整体喷涂文物专用憎水剂一遍 5、原有花饰、线条造型修复 外墙装饰花饰的修复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原状保存较好的以清洗材质表面为主,严重污损部位用中性专用清洗剂清洗; (2)墙体立面的雕花破损、脱落的,用小铲子将松动和残缺的部位剔除干净并做出糙面,用相同材质的粉状物搅拌胶水堆补,按照原工艺恢复原有的外墙面装饰工艺效果施工过程中,对墙体的材料以现场采样为准,严格按照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3)后期覆盖的涂料面层采用专业脱漆处理 (4) 整体修复工作完成后, 需对墙面喷涂憎水剂进行憎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