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涟源市伏口镇大茶园村建设扶贫发展规划.doc
29页涟源市伏口镇大茶园村建设扶贫近期发展规划一、大茶园村现状涟源市伏口镇大茶园村位于本市北部山区,是安化、新化及涟源三县交界地,离伏口镇25公里,与涟源城区相隔65公里之多全村共有128户,486人,党员15名,平均年龄62岁,全村共有五保户和孤儿12人,农村低保户9户村里耕地面积515亩,其中水田395亩,旱土120亩,有山林600亩,荒山400亩,由于大茶园村地处偏远山区,山高路险,山体滑坡现象常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村民生命安全,加之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村里无任何厂矿企业,收入来源相当有限,无任何集体经济可言,条件十分艰苦,因而脱贫致富进程缓慢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仅680元左右,村民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是名副其实的省级贫苦村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几乎停滞的社会经济,想要改变现状,谋求发展,当前的工作确实任重而道远2009年3月,省委、省政府指派省人事厅、省编办建设扶贫工作组进驻大茶园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通过工作组、管理区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村支书助理)及村支两委的实地调查研究,以及与村民“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切实掌握村民之所想、所盼,广泛听取多方意见,根据省委、政府建设扶贫工作的要求,特制定建设扶贫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为指针,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提高村支两委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自身力量为依靠,以建设扶贫组驻村为契机,以谋求农村再循环经济发展为指导,在建设村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干实事,多做好事要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理念,运用市场办法,积极打造涟源市伏口镇大茶园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努力搞好项目扶贫和智力扶贫相结合,以集体种植、养殖的方式引领村民发展,增加村民就业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贫困的落后面貌,为早日实现富民强村打下夯实的基础三、基本构想1、切实搞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更显突出,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需,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全村发展的“领头羊”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5名,年龄结构相对偏高,战斗力不强,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
因此,必须把加强党员干部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好,落实好只有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证党组织充满活力与激情除了在村里现有的优秀年轻人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充实村级“两委”班子外,还着力培养一部份有思想、有文化优势的村民,使他们掌握1—2门技术,作为生态农业示范园集体种植、养殖项目试点的责任人,以身示范,有效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改变穷困面貌2、切实改善民生省人事厅、省编办建设扶贫工作组进驻大茶园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以来,通过走村串户,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大茶园村刘家组五保户吴其美、吴献林兄弟两现有住房随时面临倒塌的危险,为了保证他们生命财产安全,经扶贫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通过多次做他们思想工作,并要求刘家组发扬互助精神,临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借住及时将现有随时面临倒塌的危房拆除,资助部分资金,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帮助他们重建住房另外,针对刘家组五保户康保庭和孙女康玉丽孤儿的特殊情况,康保庭老人,67岁,身患疾病,下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由孙女康玉丽失学在家照顾爷爷生活,鉴于特殊情况,扶贫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并要求刘家组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请亲戚和邻里白天协助照顾老人生活,扶贫工作组资助部分经费,帮助失学孤儿康玉丽重返校园。
3、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茶园村地处三县交界处,社情、人员复杂,且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市场意识淡薄,严重缺乏科学知识,一些人不惜牺牲一切,梦想着一夜暴富极少数人还有封建迷信思想,所有这些都严重妨碍了村里的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了人们的思想,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村里要通过各种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宣讲党的法律法规政策,逐步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陈规陋习,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平安村,确保群众有一个平安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4、加强村民自治,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计划生育是强村富民之本,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扶贫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反复强调计划生育工作不能松懈,积极调整充实村级计生协会,健全完善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与育龄妇女签定全年计划生育协议书,加强“三位一体”阵地建设,加强政策宣传,确保落实妇检手术,保证全村无计划外生育,努力将计划生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5、坚持实际,因地制宜,按步骤,有计划的发展各项事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致富不是一下子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确保发展规划的正确性,可行性一是要定好思路,积极听取群众意见,集体讨论。
二是要突出重点在与群众交流中,可以发现群众对修路的迫切性,其次就是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三是要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根据大茶园村实际,现已种植优质水稻和玉米500多亩,并有可开发山地1000多亩,通过扶贫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已通过县、乡有关专家和邀请省里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楠竹经济林,种植油茶树、茶树、果树、黑牧草,圈养乌骨鸡、土鸡、洋鸭,鹅和养牛、猪、羊和鱼等首先成立大茶园村生态农业示范园,以集体种植、养殖等项目试点的方式引导村民发展农村再循环经济四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再循环和可持续性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着力打造原生态产业结构生产链,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以“绿色”产业拓展市场6、改造和维修村级办公危房,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添置办公设施,改善办公环境多年来,村支两委原用废弃了的村小学作为办公场所,可以说暂时改变了“打游击”的现状然而这毕竟是危房,迫切需要维修和改造并急需扩建村组织活动场所,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场地、建好党员干部活动室、法制宣教室、会议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活动室、村级卫生室、畜牧兽医室等,这样可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村民,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宣扬党的政策法规及健身娱乐的生活场所。
7、村级财务公开,增大收支透明度对于上述工作经费,村里必须要有详细的经费预算,村民需相互监督,并且按时公布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做到每帐都可查,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有效提高村支两委的公信力,凝聚力切实做到清正廉明四、具体工作任务(一)、深化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基础1、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类民主法制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全村现有党员15名,两年内计划发展1—2名新党员,为组织补充新鲜血液3、健全和完善村团支部及妇女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每年组织相应的活动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1、严重危房改造项目大茶园村刘家组五保户吴其美、吴献林兄弟两现有住房随时面临倒塌的危险,经扶贫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临时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借住,并及时将现有随时面临倒塌的危房拆除,支凑部分资金,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帮助他们重建住房2、争取在两年内实现、拉通与新化县田坪镇邹江村相连的村级公路1.8公里和大茶园村的组级公路3.2公里,部分路面进行整修,铺砂打滚和硬化3、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生产用水建设。
根据全村实际,寻找多处水源,修建水池,铺设塑料水管和生产用水改造需要容积20m3的水池6个,主水管2870米,分水管6800米,共计铺设塑料管道9670米,共需资金27万元4、将闲置已久且多年失修的原村小学危房,改造并扩建成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室、建好党员干部活动室、法制宣教室、会议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活动室、村级卫生室、畜牧兽医室等,添置办公设施,改善办公环境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种植、养殖,促进农村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1、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种植楠竹、油茶树、茶树、果树、黑牧草等2、利用当地原种植优质水稻和玉米500多亩为饲料基础,发展集体圈养乌骨鸡、土鸡、洋鸭、鹅、猪、牛、羊等,采用集体养殖为产业试点的方式引领村民发展生态农业,科学种植、养殖,促进农村再经济可持续发展四)、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1、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村,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组织村民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外地的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3、选送部分骨干参加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学习种植养殖等专业技术五、搞好村里五保户、孤儿、低保户及危难病人的社会救济援助工作目前全村有五保户和孤儿11人、低保户27人、危难病人7人、特困老村干部5人、复退军人15人,共计65人,对上述人员家庭实际情况,依据政策,每年予以适当救助,确保基本生活正常。
附件:实施《伏口镇大茶园村2009~2010年建设扶贫工作规划》经费预算省人事厅、省编办驻大茶园村建设扶贫工作组涟源市伏口镇大茶园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二○○九年五月二十二日附件:实施《伏口镇大茶园村2009~2010年建设扶贫工作规划》经费预算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一)严重危房改造项目大茶园村刘家组五保户吴其美、吴献林兄弟两现有住房随时面临倒塌的危险,经扶贫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临时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借住,并及时将现有随时面临倒塌的危房拆除,资助部分资金,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帮助他们重建住房 预计经费:5000元(二)争取在两年内实现、拉通与新化县田坪镇邹江村相连的村级公路1.8公里和大茶园村的组级公路3.2公里,部分路面进行整修,铺砂打滚和硬化预计经费:106.8万元①拉通主路补助: 1.8万元②水泥硬化: 5公里×21万元/公里=105万元(如能列入国家计划:国家可补助60万元,自筹资金56.8万元)(三)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生产用水建设根据全村实际,寻找多处水源,修建水池,铺设塑料水管和生产用水改造。
需要容积20m3的水池6个,主水管2870米,分水管6800米,共计铺设塑料管道9670米 预计经费:35万元①水池: 6个×1万元/个=6万元②水管: 27.5万元③安装: 1.5万元 (需全部列入国家计划,计35万元)(四)将闲置已久且多年失修的原村小学危房,改造并扩建成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室、建好党员干部活动室、法制宣教室、会议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活动室、村级卫生室、畜牧兽医室等,添置办公设施,改善办公环境 预计经费:22万元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种植、养殖,促进农村再循环经济发展(一)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种植楠竹、马铃薯、油茶树、茶树、果树、黑牧草等 预计经费:30.8万元 种植楠竹: 500亩×300元/亩=15万元 马铃薯: 100亩×600元/亩=6万元 油茶树: 20亩×2000元/亩=4万元 茶 树: 20亩×1200元/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