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70669790
  • 上传时间:2022-08-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建筑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混 凝土外观质量越来越重视 但是目前我国有关混凝土外观质量控 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较少, 因此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便成了现 在工程技术人员需研究探讨的一门重要技术课题 根据本人多年 以来的施工经验并参照相关文献和施工规范,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 缺陷总结如下: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面:1. 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线条不畅,主要表现为表面 波浪,用 3 米直尺检查不符合相对应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2. 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及孔洞,主要表现为混凝 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洞,从 而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混凝土表面局部粗糙,或有许 多小凹坑,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 3. 钢筋混凝 土结构内的受力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形成露筋,从 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使应力不能有效传递,局部钢筋 无混凝土保护层而很快锈蚀,造成结构不安全 4. 施工缝处混 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形成缝隙夹层,造成结构物 整体性不好 5. 混凝土表面骨料显露、颜色不均匀及有砂痕产 生。

      无论现场管理水平如何, 混凝土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 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殊,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者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 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 久产生表面缺陷,再者本身施工过程非常规范, 工艺、质量均很 好,但成品保护意识不强也造成了很多表面缺陷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 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 预防措施,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 外观质量一、针对以上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几何尺寸产生变形的原因(1 )模板安装不够稳固牢靠,以致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局部涨模2) 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3) 模板使用时间长或者存放不规范等造成模板本身变形2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的原因(1)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材料、用水等计量不准确,造成 砂浆少而石子多2)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 振捣不密实3 )混凝土下料不当,如混凝土依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 层浇注,因而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 料造成漏振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产生蜂窝。

      4)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烂根”,形成蜂窝5)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 或局部漏刷,致使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损6)木模板浇注混凝土前没有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时与模 板接触的那部分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使其表面失水过多出 现麻面7)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时形成漏浆,沿板缝位置混凝 土面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其气泡未排除,一部分气 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3 混凝土表面形成露筋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注时,振捣器碰撞钢筋,使钢筋垫块移位,造 成钢筋紧贴模板或钢筋被移位致使拆模后露筋2)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过大使石子卡在钢筋上,混 凝土水泥浆不能填满钢筋周围,使该处产生露筋3)配合比不当或下料不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注部位缺 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4 形成缝隙、夹层的原因分析(1)浇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时振捣 不够2)有杂物积存在旧混凝土表面,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再次 浇注时杂物混入其中形成夹层5 混凝土表面骨料显露、颜色不均匀及有砂痕产生的原因(1)模板内表面材料过分柔软或为高致密材料;混凝土拌和 物砂率低,用间断级配,骨料干燥或多孔,粗骨料过多、过振 等,均产生骨料显露。

      2)模板表面吸收色彩能力有差别,材料颜色不匀;掺氯化 物会形成暗色条纹,钢筋或钢模板锈色污染混凝土造成颜色不 匀3)由于与模板面相平行的泌水,造成细颗粒离析形成砂痕; 模板不吸水,施工时温度低,拌和物泌水性大及细骨料中砂不 足,空气含量低,拌和物泌水性大及细骨料中砂不足,空气含 量低,浇注速度过快,过振,均会产生砂痕二、对以上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1 对于混凝土几何尺寸变形的预防措施 要防止模板的变形,首先得从模板的支撑系统分析解决问题, 模板的支撑系统主要由模板、横挡、竖挡、内撑、外撑和穿墙 对拉螺杆组成 为了使整个模板系统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时不变 形、不发生胀模现象,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尽量使模板统一规格,使用面积较 大的模板,对于中小型构造物,一般使用木模,经计算中心压 力后,在保证模板刚度的前提下,统一钻拉杆孔,以便拉杆和 横挡或竖挡连接牢固,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防止模板变形2)确保模板加固牢靠,不管采用什么支撑方式,混凝土上 料运输的脚手架不得与模板系统发生联系, 以免运料和工人操 作时引起模板变形,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 堵缝等情况。

      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混 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3)每次使用之前,要检查模板变形情况,禁止使用弯曲、 凹凸不平或缺楞少角等变形模板2 对于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现场必须注意砂 石材料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调整现场配合比,加水时应制作 加水曲线,校核搅拌机的加水装置,从而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 比,减少施工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的偏差,保证混凝土质量 对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 坍落度较通常采用的坍落度略减 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 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 2 )混凝土拌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得低于规定的时间,以 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及均匀性, 从而预防混凝土表面产生 蜂窝3) 浇注时如果混凝土倾倒高度超过 2 米,为防止产生离析 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4) 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插入式振捣器的插入点间距不超 过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 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的距离;表面振捣器应能 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附着式振捣器的设置间距和振动能量 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5)控制好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夏季混凝土施工不少 于24h拆模,当气温低于20C时,不应小于30h拆模,以免使 混凝土粘在模板上产生蜂窝6)板面要清理干净,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洗净, 不留积水,模板缝隙要堵严,并采用玻璃胶涂密实,平整以防 止漏浆 7)尽量采用钢模代替木模,钢模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 漏刷;脱模剂选择轻机油较好,拆模后在阳光下不易挥发,不 会留下任何痕迹,并且可以防止钢模生锈3 对产生露筋的预防措施 (1)要注意固定好垫块,水泥砂浆垫块要植入铁丝并绑扎在 钢筋上以防止振捣时位移,检查时不得踩踏钢筋,如有钢筋踩 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扣绑好;要避免撞击钢筋以防止 钢筋位移,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来振捣,配料所 用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且不得大于 钢筋净距的 3/4 2)壁较薄、高度较大的结构,钢筋多的部位应采用以© 30mm 和© 50mn两种规格的振捣棒为主,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 5〜10s; 对于锚固区等钢筋密集处,初用振捣棒充分振捣外,还应配以 人工插捣及模皮锤敲击等辅助手段 3)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采用泵送混凝土时,由于布灰管冲击力很大,不得直接放在钢筋骨架上,要放在专用脚手架上 或支架上,以免造成钢筋变形或移位。

      4 预防缝隙夹层产生的措施(1)用压缩空气或射水清除混凝土表面杂物及模板上粘着的 灰浆2)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进行 冲洗;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等, 然后再继续浇注混凝土,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 与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 1 道5 对骨料显露,颜色不匀及砂痕的预防措施(1)模板应尽量采用有同种吸收能力的内衬,防止钢筋锈蚀2)严格控制砂、石材料级配,水泥、砂尽量使用同一产地 和批号的产品,严禁使用山砂或深颜色的河砂;采用泌水性小 的水泥3)尽可能采用同一条件养护,结构物各部分物件在拆模之 间应保持连续湿润三、结构混凝土表面修饰的工艺措施1 大面积修饰(1)干修法 :拆模后,立即采用一定比例的半干硬性水泥砂浆,把混凝土表面散布的较大气泡眼填实、 刮平后1〜3h内,采用一 定比例的黑、 白水泥调制成中稠灰浆, 进行展延性补浆, 范围是 细小的气泡带、 气泡群两道工序后, 间隔一定时间 (一般为 2〜4h),将补浆面打磨平整最后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混拌 干灰,并用棉纱头将混凝土面全面抹擦一遍, 待自然静置过夜 (不 少于6h)再进行覆盖洒水保养。

      该法适用于混凝土面无大的跑 模漏浆、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2)湿修法:先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接着用一定比例水泥稠 浆,将混凝土面全面披刮一遍, 待面干发白时, 用棉纱头擦除全 部浮浆, 再遵循干修法中的前两道工序方法进行两遍补浆, 待达 到干凝状态后, 再对补浆面作第一次打磨并洒水养生 之后的二、 三天,重复以上工序 该法适用于修饰混凝土面残留气泡眼较大 较多或明显的混凝土离析砂斑线、泌水迹、浅层蜂麻、色差2 局部蜂麻的修饰将蜂麻面周边外延2〜3cm范围内的表皮混凝土剔掉,剔深 2〜3cm (至少削掉水泥皮),并挖除蜂麻部分的表面浮浆,浇水 湿润后,采用湿修法补浆、打磨,最后对局部或连同大面范围, 采用适当比例的黑、 白水泥干灰干擦一遍 结构混凝土表面经过 局部修饰和大面积修饰后, 仍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可采用 喷涂修饰法清除色差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还有很多方面 比如混凝土分层浇注时出现的混凝土的断层, 或因模板精度不够引起混凝土接缝处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