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篇.doc
3页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篇)【巩固练习】一、选择1.对下列四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2.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3.(多选)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4.下图所示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5.如图是物体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物体S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 )A.u>2f B.f<u<2f C.u=f D.u<f6.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7.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8.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物体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着主光轴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则( )A.像以速度v沿着主光轴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B.像以大于v的速度沿着主光轴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C.像以小于v的速度沿着主光轴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D.像以小于v的速度沿着主光轴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二、填空9. 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有 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 。
10.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11.2019年6月6日是第十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是“明亮眼睛迎奥运”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2)要科学用眼,注意用眼卫生,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 cm3)矫正近视眼,要配戴近视眼镜,近视镜是 透镜12.在下图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要使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而小于 要使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 焦距13.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 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三、作图与实验探究14.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诱镜15.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_______、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_______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_______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16.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水面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实像,A项错;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虚像,不是实像,B项错;视网膜上成的是实像,不是虚像,C项错;D项表述正确2.【答案】B【解析】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15cm<2f,则7.5cm<f<15cm;四个选项中在7.5cm到15cm之间的只有10cm。
3.【答案】B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若要使实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即将蜡烛靠近透镜,同时增大像距,即光屏适当远离透镜,所以A错误,B正确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相当于减小物距,像会变大,所以C正确,D错误,本题选择B、C4.【答案】A【解析】由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A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焦点,而B中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了,所以B错误;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透镜后应更加发散,而C中凸透镜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了,所以C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而D中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了,所以D错误5.【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物体成倒立的实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而且像是倒立放大的,所以当物体S在2f以外时,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6.【答案】B【解析】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7.【答案】C8.【答案】C【解析】物体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若物体以速度v沿着主光轴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像以小于v的速度沿主光轴远离凸透镜9.【答案】平行;两;焦距.【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对于一个凸透镜来讲,它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因此凸透镜有两个焦点10.【答案】增大;增大【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11.【答案】(1)凸 实 (2)25 (3)凹【解析】(1)眼球好像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呈倒立、缩小的实像2)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25厘米时人眼看的物体最清晰3)近视眼是因为人眼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12.【答案】甲和丙 乙 两倍焦距 小于【解析】甲和丙属于凸透镜,乙属于凹透镜,要使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
要使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小于焦距13.【答案】b 倒立【解析】当物体位于1、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此时越靠近1倍焦距,所成的像越大,要使成的实像最大,蜡烛要放在b点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4.【答案】如图所示:【解析】甲图中的折射光束虽是会聚的,但相比原来的会聚光束而言,会聚程度明显减小,故透镜对光起了发散作用,甲图应填凹透镜,同理可分析出乙图应填凸透镜15.【答案】光具座(刻度尺) 焦距 同一高度 光屏【解析】“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通常在光具座上进行便于调节,也可用刻度尺代替;实验时应将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与烛焰中心调到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为了便于得出成像规律,需要多次改变物距(u>2f,f<u<2f,u<f),然后移动光屏找像16.【答案】倒立放大; 投影仪;能【解析】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