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自然通风贮鲜窖的建造与管理技术.docx
4页Word文档苹果自然通风贮鲜窖的建造与管理技术近年来,随着苹果栽培面积的增加,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外地苹果的大量引入,我市消失了卖果难,效益明显下降的问题,从而引发了砍树毁树的现象,挫伤了果农生产乐观性为此,我们借鉴外地阅历,从本地实际动身,创出一种适合农家进展的自然通风果品贮鲜窖苹果经过几个月的贮存,好果率达95%以上,每公斤苹果增值1元以上,既大大缓解了采收期卖果难的问题,又延长了市场供应期,也增加了果农收入现将其建筑和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一、建窖 1.窖址选择应选地势高燥,通风条件好,地下水位低,运输、管理便利的地方建窖,地下式、半地下式均可 2.建窖时间应在果品采收前一个月开头建,采收前完成 3.窖形结构基本结构由窖门、窖身、排气洞、排气孔、防雨棚五部分组成,大小由贮存量而定,现以贮存量为5000kg为例将窖的尺寸及施工叙述如下: 窖身:长8m、宽3m、高2.7m 窑门:高1.8m、宽0.9m 排气洞:长3m、高1.3m、宽0.7m 排气孔:长0.6m、宽0.4m、高0.6m 窑墙要利用当地条件,山区可利用山石,平原用砖,这样节约投资,墙厚0.37m,白灰沙浆,墙外填土压实,内墙用水泥沙浆勾缝。
窑底:保持自然状态,铺少量细纱 窑顶:采纳水泥、沙、石子、钢筋浇铸成一体,中间稍上弓,上复0.5m厚的土保温 窑门:建在山墙上,门的上端离窑顶0.4m,门为三层,内门为木框铁网门(防鼠),中间为可装卸的木板门,外为棉门帘(防冻保温) 排气洞:设在窖门的对面,上端与窖顶平,呈30”的坡度斜出地面,两侧为石墙或砖墙,底、顶均为水泥制板,洞口采纳铁网门 排气孔:在窖顶中间,在浇顶时留内径为0.6×0.4m的排气孔,高0.6m以上,孔口钉铁网 窖内中间留0.7m宽的人行道,两侧设4层,上面3层为木棍、竹片搭成的支架,架面上铺草帘 防雨棚:为防止雨水流入窖内,应在窖门处搭建大于进出窑门地方的雨棚 二、贮果前预备工作 1.窑内消毒在果品采收的同时进行窖内消毒,选用质量好的硫磺,按每立方米10g的标准,加入少量敌敌畏,点燃并关闭门窗、排风口,熏蒸24小时,毁灭病虫源 2.贮果的采收一般以晚熟品种作为贮存果品选无雨天采收,比正常采收期提前一周左右采果用的果筐内应垫软草,采收时用手轻握果,以食指轻压果柄,向内侧腕转,轻摘轻放运输时要当心,防止碰伤采收过早品质差,产量低采收过晚,糖分高,有机酸少,不耐贮存。
3.采后预贮预贮棚设在离果窖近,阴凉通风的地方其作用是让刚采收的果品散发田间热和呼吸热,尽量降低果温预贮棚内夜间严禁灯火,四周严禁堆放烂果,防止病虫传播 三、果品入害 果品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预贮后,选果柄完整无病虫、无机械创伤、果皮光滑的好果入窖入窖时间最好选在每天的9点前或下午4点后,底层放于细沙上,上面三层放于支架上,每层果高0.35m,摆放要整齐,有条件的地方可用保鲜剂处理 四、窑内管理 1.温度调整贮存期温度的调整是贮存胜利与否的关键,最佳温度为0-5℃,一般应低于15℃,温度过高,呼吸强度大,损耗多、易染病,低于0℃易受冻害,取出后果品易变色调整方法:前期气温、地温都较高,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因此,我们实行白天关门窗,晚上开放的方法,利用夜间低温,尽快尽早降低窖内温度,开放时间选在下半夜3-5点11月中下旬,开放时间选在晚上8-9点气温下降到0℃左右时,实行晚上关闭全部门、洞、乳,白天开放的方法,开放时间为中午12点左右,时间为半小时前期,每天晚上都要通风,后期3-5天通风一次即可 2.湿度调整贮存苹果最佳湿度为相对湿度90%左右,过高易烂,过低易失水、皱皮、失重。
调整方法是:在通风调温时,温度过高时,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或放少量生石灰;温度过低时,可地面洒水 3.捡剔烂果前期每半月检查一次,后期每一月检查一次检查时,逐层进行,轻拿轻放 4.防鼠老鼠是贮存期的大敌,因此,排气洞、门窗都要铁丝网封好,进出顺手关门 五、贮存效果与效益 1.贮存效果从近几年贮存效果看,损耗率不到5%,以贮存晚熟品种为宜,贮存的果品颜色艳丽,不皱皮,硬度变化小,果味好 2.贮存效益建一个5000kg的窖,投资2021-3000元,春节前后上市,每公斤增值1元,扣除建窖投资,每年净增收人2021元以上 需要留意的是,要搞好果品贮存,提高效益,提高果品质量是前提,因此应加强生长季节果树管理,生产出个头大、颜色好、无病虫害的优质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