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廊坊市曲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4页河北省廊坊市曲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地球表面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适宜温度,主要是取决于( )A. 大小行星对地球没有干扰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 D. 地球有四季变化参考答案:B2.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该功能区属于(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工业区 D. 住宅区12. “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B. 人口密度的差异C.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 地租水平的差异参考答案:11. D 12. A11. 从图中看该功能区人口早晨流出,黄昏流入是住宅区,D正确12. 住宅区白天车量外出,车位多,社会单位白天车量多,车位少,“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A正确3.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垂直气压梯度力 C.地转偏向力 D.地表的冷热差异参考答案:D4. 下列区域中对交通运输能力要求最低的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水稻种植业 B.美国面向市场的商品谷物农业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场生产 D.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参考答案:A5. 世界上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 )A. 南亚、东南亚、东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B.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C. 美国、澳大利业、阿根延、南非等国D. 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亚、东南亚、东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种植区,A错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B错误;世界上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业、阿根延、南非等国,C正确;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乳畜业分布区,D错误。
故选C6. 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参考答案:D7.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 ④和③向下通过②时,④波速突然下降,③消失C. ④和③在向下通过①时,波速均明显减小D. ①②界面上下的物质均为固态,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30. ①是哪两个圈层的分界面( )A. 地壳和地幔 B. 岩石圈和地壳C. 地幔和地核 D. 地核和地壳参考答案:29. B 30. A【29题详解】图中③为横波、④为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②为古登堡界面,纵波到达古登堡界面波速突然下降,图中①为莫霍界面,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增加,纵波和横波能通过莫霍界面,但横波不能通过古登堡界面30题详解】岩石圈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软流层,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8. 下图为同一水平面上的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决定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 图中③的影响是( )A. 改变风力大小 B. 改变风向C. 作用于任何大气运动 D. 纬度越低,影响越明显参考答案:1. A 2. B试题分析:1. 通过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图中所示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是实际风向,③是地转偏向力,④是摩擦力故A正确2.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和④摩擦力能改变风力大小;③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导致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地转偏向力维度越高,越明显故B正确名师点睛】风的三种作用力概念、影响与画法:作用力概念对风速、风向的影响风向的画法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促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摩擦力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9. 读下面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请回答23~24题23.由A市至C市和由C市至A市,大宗货运各以何种运输方式最适宜A.公路和铁路 B.铁路和公路 C.铁路和水运 D.管道和公路24.A、B、C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A.钢材 B.煤炭 C.棉布 D.机械参考答案:B B略10. 读“非洲自然带示意图(图1)”完成下列1~4题。
1.从A到D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2.图1中A代表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 图1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沙漠带3.赤道地区A、B自然带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海陆分布4.图1中M地区的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易产生A.土地荒漠化 B.环境污染 C.水土流失 D.酸雨参考答案:ABBA11. 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的内部参考答案:A12. 下图示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3. 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 降水 B. 湖泊水C. 地下水 D. 冰川积雪融水24. 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C. 华北地区 D. 东南地区25. 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 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 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 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参考答案:23. A 24. D 25. C23. 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所以A正确。
24. 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5月-10月),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所以D正确25. 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所以C正确13. 我国目前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 A.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经线的时间 C.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D.我国领土所跨5个时区的各个区时的平均值 参考答案:C14. 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参考答案:C15. 春分日下列地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 赤道 B. 南回归线 C. 北回归线 D. 北极圈参考答案:A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A项正确16. 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回答5~6题5.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①贵州 ②云南 ③广西 ④重庆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6.图示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受流水侵蚀,地表土层流失,岩石裸露)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①土层浅薄,山多坡陡 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参考答案:D C5.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贵州和广西,①③正确。
6.该地区土层浅薄,山多坡陡,表层土壤易被侵蚀,①正确;多溶洞、暗河,地表水缺乏,不是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的原因,②错误;气候湿润,降水多,多暴雨,流水侵蚀能力强,③正确17.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下图回答 下列各题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18. 图中的 X 处即为A.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交界 B.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C. 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交界 D. 内核与外核交界参考答案:17. B 18. C17.从图上来看,①不仅仅是地壳,地壳的厚度大约是17千米,不可能达到3000千米,所以A错误;在①处地震波的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加快,B对;甲波由①处进入②速度是急剧下降,C错误;地幔是从地壳到深度2900千米的地方,从图上来看乙波可以通过地幔,故选B18.莫霍面大致是从地面往下33千米的厚度,而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下2900千米左右,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所以X处为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交界,故选C。
18. 2008年9月25日北京时间21时10分点整,“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再次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6. “神舟七号”升空之日,地球最可能位于图中哪一个位置A. 甲 B. 乙 C. 丙 D. 丁17. “神舟六号”重返地面时会和大气剧烈摩擦而发出耀眼的光芒,与下列现象相似的是A. 恒星的发光 B. 流星现象 C. 彗星的彗尾 D. 月亮的光芒参考答案:16. C 17. B【16题详解】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的判读以左图为例,在图中判读出二分二至日,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是夏至日附近,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在冬至日附近。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