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08-17检验流程作业指导书.docx
5页检验流程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质量部质量检验作业流程,确保质量检验覆盖公司产品相关的所有质量活动;2. 范围适用于公司原辅材料、过程产品、成品的质量检验;3. 参考资料《产品管理制度》;《原辅材料检验规程》;《半成品检验规程》;《成品检验规程》;4. 检验程序4」检验点设直(附检验流程图)4.1.1进货质量控制点(如卜•表)原辅材料类别主要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方法/依据阴极铜化学成分阴极铜国家标准(GB/T467-1997)GB/T5121.1-23.1996表面质最H测磷铜合金化学成分(Cu・P)铜中间合金锭(YS/T283-1994)GB/T5121.1-23.1996表面质最H测木炭湿度木炭和木炭试验方法 之木炭质录指标(GB/T17664-1999)木炭和木炭试验方法(GB/T 17664-1999)表面质最H测模具尺寸采购标准/图纸要求卡尺、千分尺等表面质量外观良好,无损伤目测包装材料按采购标准/图纸要求4.1.2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A. 炉前分析:熔铸管坯化学成分分析;B. 内螺纹成型:内螺纹管相关尺寸检验;C. 成品退火:物理性能相关指标(拉伸试验、换度试验、品粒度试验及铜管清洁 度试验)检验;4.2.3出货质量控制点根据质量及包装检验结果填报“成品检验报告”,包括:表而质杲、标识、合格证、质量证明书;4.1.4 其他:为一般过程质量控制点;4.2抽样方法4.2.1阴极铜:组批:1批/同一供应商每50吨,不满50吨以50吨计;収样数量:一个样/批;取样方法:参照《阴极铜国家标准》取样规定;4.2.2磷铜合金:取样数量:一个样/批,样品数量N10g;423木炭:取样数量:一•个样/批,样品数量约200g;424模具:全检;425包装材料:一个样/批;426熔铸管坯:开炉后最少每4支检测1次;4.2.7内螺纹成型工序管:1次/每规格;4.2.8退火炉成品管:组批:原则上同一供应商、同一规格每2吨组成1批,不满2吨以2吨计;实际操作中生产 部应尽量遵循不同规格不同炉的原则,可按1炉(8盘)组成1批,不满1炉(8盘)按1 炉计,;取样数量:一个样/批,清洁度/固休残留等试验按出货的规格单独1个取 样;4.3判定4.3.1表面质量不合格(不合格数$1),则加倍取样;加倍取样合格(不合格数二0),则報批判合 格;如再不合格(不合格数$1),则整批判不合格;4.3.2化学成份、物理性能、尺寸不合格(不合格数21),则重新取样复杳;复查合格则整批判合 格;复查不合格则整批判合格;4.3.3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数二0),则判整批合格;4.4不合格处置4.4.1 原辅材料进厂检验不合格,检验部门的主管均须于相关栏内说明不合格处 置方式:退货、拣用或报废,并依据相关的规定呈核与处理;4.4.2 半成品与成品在各项质量检验的执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应捉报”不合格 评审单”,并应立即向有关人员反应质量异常情况,使能迅速采取措施, 处理解决,以确保质量;4.4.3 半成品与成品在各项质量检验执行过程中发现重大质量异常,则由质量主 管负责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要求生产部门采取措施改善并填报《纠 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质最工程师或质最丄管负责监督改善措施的实施及 跟踪改善结果;5 相关记录5.1原辅材料检验报告5.2产品性能检测单5.3最终产品检验报告5.4不合格品评审单5.5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5.6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记录5.7质量保证书5.8清洁度试验原始记录5.9内螺纹尺寸原始记录5.10拉伸试验报告5.11光度分析原始记录5.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始记录5.13硬度试验原始记录5.14晶粒度原始记录5.15 ]古I体残留试验原始记录附图:检验流程图注:☆部分为关键质量控制点,其余为一般过程质量控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