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医药产品项目作业计划分析【范文】.docx
38页泓域咨询/生物医药产品项目作业计划分析生物医药产品项目作业计划分析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3二、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 9三、 必要性分析 11四、 概述 12五、 生产调度 12六、 单一作业中心的排序 14七、 作业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15八、 公司基本情况 18九、 项目基本情况 20十、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2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35十一、 项目规划进度 3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36一、 产业环境分析(一)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在全球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创业加快发展以及区域战略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东北振兴、“一带一路”等多重机遇叠加,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将持续获得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有效支持———全球科技革命重塑产业发展态势,为我市打造工业升级版带来良好机遇十三五”期间,全球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等新兴技术日趋成熟,催生巨大新需求。
在此背景下,全球产业发展态势发生深刻变革,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科技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愈加频繁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商业模式融合更加紧密以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和可持续为特征的工业4.0成为各国产业战略和全球产业竞争新领域为我市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长春工业3.0带来良好机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为我市加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未来五年,我国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供给侧改革、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表明,国家将从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强化金融创新功能、构建更高效科研体制、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等方面突破工业发展要素供给机制障碍,并将选取合适的区域开展改革创新试验我市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城市、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核心,应抢抓机遇,争取先行先试,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创新创业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引擎,为我市推动工业创新升级带来机遇十三五”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传统要素驱动力不断减弱,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贯穿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创业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在创新驱动战略引导下,国家提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着力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技术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作为首要驱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发展方式,集聚创新要素,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实现新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启动,为我市对外开放升级带来新机遇新常态下,国内经济以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红利的时代趋于结束,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共同发展,市场、资源、能源、投资深度融合的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启动实施将推动国内开放战略的全面升级,加强国内对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高层次资源的吸引力,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我市作为“一带一路”中“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市开放战略升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区域经济战略升级,为我市统筹区域优势资源、推动协同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十三五”期间,在开放、协调、共享等理念指引下,国家区域战略不断升级,为我市加速开放协同发展创造良好机遇2016年3月,国家陆续颁布《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不断加快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其中,《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城市,将哈长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群这都为我市统筹利用东北地区优势资源,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带来良好机遇未来五年,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国内市场产生积极变化,全国汽车、轨道交通、消费品、光电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行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为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市场机遇———汽车产业仍具良好增长空间在经历了十多年高速增长后,转入平稳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增速逐渐放缓,但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支撑下,今后较长时间内,国内汽车消费仍具有良好增长空间,但增速将降至3%-5%,进入微增长期,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成为行业发展主题。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将支撑农产品加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农产品加工业高速成长期当前我国正处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达到52.37%,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加工品消费大幅度上升,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需求维持高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下,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和大宗运输的重要载体,发展不断加速,带动装备需求持续保持高位———智能装备成为推动工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抓手当前,国家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重视程度愈发提高,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发展必然趋势,智能装备作为工业升级的支撑和保障,成为各国竞争焦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光电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光电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成为各领域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生物和医药健康产业国内需求不断增长当前,我国人均医药消费水平为10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40-50美元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300美元相比,差距明显———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要“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新材料产业行业前景广阔新材料产业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发展的基石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获得政策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实现了较快发展二)问题与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更加注重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形势和趋势的积极变化为我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压力挑战目前,我市工业经济自身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占83%,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仅为17%传统产业中,汽车产业“一柱擎天”,产值占全市的56%,其中一汽集团占全市的41.45%除汽车产业外,其它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不够长,产业配套率比较低,产业集群效应不够明显,与工业紧密相关的生产业发展滞后,与制造业整合度不高二是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6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仍然较低为27.7%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够工业增加值率较低为2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体制机制不活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占比高,受计划经济影响大,缺乏体制机制创新,缺少内生动力和活力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全市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户数为153个,低于南京、宁波、苏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够,缺乏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多,仍是制约发展的内在因素四是要素支撑能力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企业普遍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缺市场,特别是缺少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缺少市场上叫得响、过得硬的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缺少领军企业和行业排头兵五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和总产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三梯队,分别居第14位和第11位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虽突破万亿,但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仅占GDP的4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还面临着要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区域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大,以及传统优势产业对产业决定性作用不断减弱等挑战。
未来五年我市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二、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一)打造创新引领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态势好、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骨干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在产业集群建设中发挥领军作用,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等任务,通过技术输出、资源共享、供应商管理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要素资源,快速提升规模效益水平引导企业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品牌、技术、资源、渠道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推动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本地企业集团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参股、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经营布局,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形成更多创新、技术、质量、品牌、形象世界一流的龙头企业二)加快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产业链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打造专注于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细分赛道,突出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三大目标性指标衡量,科学考量企业技术创新等研发指标,强化环境保护、信用等约束性指标作用,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突出主业,深耕细作,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加强对单项冠军企业的跟踪管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完善促进我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总结企业在培育提升工作中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每年选择一批典型经验,通过编写案例集、组织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企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推广,总结归纳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成功经验,组织企业学习交流加快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实现技术质量双提升、国内国际双领先,形成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打造若干创新引领的排头兵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鼓励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带动一批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三)加速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开展分层次梯度培育,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500家左右,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引导基地向平台化、智慧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创业创新环境和条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聚服务资源的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持续组织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动,逐步实现优质服务与中小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
